小飞侠百科首页
汪道涵
情感咨询师

汪道涵(1915年3月27日-2005年12月24日),原名汪导淮,安徽嘉山(今明光市)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市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

1932年9月,汪道涵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就读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参加革命活动中止学业,进入解放区长期担任党和人民政权的领导工作。1937年春,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理学院数理系。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财政、工业等战线工作。1980年起,历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市长,主持制定了一系列事关上海重大发展的战略性决策。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1年12月起,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1993年和1998年两次受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会晤,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历史上称这两次会晤为“汪辜会谈”。

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汪道涵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2年,年仅18岁的汪道涵从南京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学院物理系。

1933年2月,经由唐山交大转学而来的电机工程学院一年级学生林得连介绍,汪道涵加入了文化界左翼群众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开始研究社会科学。3月,汪道涵在上海交通大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林得连。5月,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会改选,汪道涵通过公平竞选进入学生会,并主持平民教育部,得以合法形式进一步组织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1933年六七月间,汪道涵任宣传干事。同年7月暑期,汪道涵没有回家,调离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抗日左翼团体上海反帝大同盟(简称“反委”)法南区党团书记。11月底,汪道涵在上海交通大学附近的台斯德郎路(今广元路)、姚主教路(今天平路)路口遭国民党逮捕。次年1月,汪道涵经父亲保释出狱,离开上海回到了家乡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37年春,汪道涵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理学院数理系,插入本科二年级。是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从光华大学回到安徽明光,创办《抗战日报》,组织“青年抗敌后援会”和演出队,以各种方式宣传抗日;8月,中共明光临时支部成立,任支部书记;10月中旬,毁家纾难,与父亲汪雨相带领全家、中共明光临时支部成员及亲友共28人,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奔赴延安,受到林伯渠、叶剑英等接见。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县长、行署副主任、专员、地委委员等职。

1946年至1949年,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建设厅副厅长,华中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长、政委,山东省财办主任、财政厅长。其间,于1948年3月,代理胶东区行政公署主任。

建国之后

1949年后,汪道涵任华东工业部部长。

1953年后,历任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中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后,汪道涵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副市长、市长。

1985年,获美国塔夫茨大学授予的公共管理学荣誉博士称号。

1986年,任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

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0年,当选为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1991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汪道涵出任会长。

1993年4月,在“海协”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两岸共同努力,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同年11月,汪道涵被推选为第九届上海市工商联名誉会长。

1994年,被上海交通大学董事会聘为名誉董事长。

1998年10月,第二次“汪辜会谈”在上海举行。

2005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因病逝世

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汪道涵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12月30日,汪道涵同志遗体在上海火化,江泽民同志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为汪道涵同志送别,并向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担任职务

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成就

出任海协会会长

汪道涵同志关心台湾问题,致力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991年12月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参与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他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等分裂活动。他关心和热爱台湾同胞,广泛联系主张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台独”的台湾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汪辜会谈

1993年4月,汪道涵同志受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实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公开接触商谈,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进展,并推动了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历史上称为“汪辜会谈”。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

第一次“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海协会与海基会双方联系与沟通渠道的建立,也开启了两岸沟通正常化、制度化的大门,对此后双方人员互访及解决两岸交往中存在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会谈过程中始终强调的“九二共识”,成为此后海峡两岸开展进一步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石。

1998年10月,辜振甫率海基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北京,与汪道涵在上海举行了“汪辜会晤”,也被称为第二次“汪辜会谈”,这次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双方还达成了包括两岸继续进行政治对话及汪道涵会长应邀访问台湾的“四项共识”。

家庭成员

人物轶事

汪道涵极爱读书。尽管时常工作到深夜,他也要从堆满床头的书堆中拿出一册看。逛书店是他的最大嗜好,他每月都要购置一些书,内容从文学评论、历史专著、名人传略、音乐、美术,到科技专著、经济理论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他对经济管理类图书尤为感兴趣,除了自己看,还要推荐给别人看。汪道涵是书店常客。出身书香门第的他,从小养成爱书、买书、藏书、读书的习惯。即便是在担任上海市市长的时候,他仍常常光顾上海的书店。在他看来,买书之前要在书店边翻边选,而选书无法由他人代劳。

汪道涵曾说:“读书就是生活。”由于长期购书日积月累,汪道涵的藏书多达10万册,坐拥书城。汪道涵读书,分为精读和泛读。他精读金融、经济类图书,同时泛读名人传记、文学评论、历史专著、科技著作以至音乐、美术。他的知识面广而博,而且关注方方面面的最近进展。他的谈话常常引经据典。

人物评价

我们纪念汪道涵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对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始终不变,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要学习他勇于探索、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不管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都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担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学习他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思维,“读书就是生活”,热爱读书、热爱学习,善于从长远和全局,看问题、定政策、抓工作。我们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时刻把群众急、难、愁的民生问题放在心上。汪道涵同志的光辉业绩、领导艺术、战略眼光和人格风范,历历在目,尽管汪老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为上海发展立下的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人格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 评)

汪老是富有战略思维的纵横家,又是才华横溢的雄辩家,还是刚柔并济的外交家。汪老的思维空间远不止于台湾海峡,他的头脑纵横驰骋,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海社会科学院黄仁伟 评)

参考资料

汪道涵多维多彩的情感世界.人民网.2025-08-31

今天,致敬交大杰出共产党人 | 纪念汪道涵诞辰110周年.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平台.2025-08-31

汪道涵 (1915—2005).威海党史史志网.2025-08-31

回忆汪道涵:高山仰止,学人敬慕[图].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网.2025-08-31

【上观】百年珍稀档案首发,华东师大这场展览揭秘“民族脊梁型爱国学府”峥嵘岁月.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2025-08-31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逝世.中国青年报.2025-08-31

珍贵画面揭秘1993年"汪辜会谈"始末.台海网-今日头条.2021-3-28

62nd Congregation (2005).香港中文大学.2025-08-31

曾庆红到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汪道涵.中国政府网.2025-08-31

江泽民到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汪道涵.中国政府网.2025-08-31

两岸人士同送汪道涵最后一程(组图).新京报-搜狐.2025-08-31

百年瞬间|第一次“汪辜会谈”.共产党员网.2025-08-31

历史回眸:1993年和1998年的两次“汪辜会谈”.中国新闻网-新浪网.2025-08-31

汪雨相选择共产党的漫长历程.人民网.2025-08-31

汪道涵 智者远行(2006-1-6).中国台湾网.2025-08-31

“追随父兄往延安!”一一忆离休干部汪琪.上海科技党建.2025-08-31

汪道涵多维多彩的情感世界 孟 素 2013年06月18日08: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2025-08-31

汪道涵家人赴台吊唁辜严倬云.新华网.2025-08-31

汪道涵次子汪致重访台:两岸农业应扩大交流合作.中国台湾网.2025-08-31

汪道涵女忆父亲教诲:事情自己做好,历史留给别人.中国新闻网.2025-08-31

汪道涵下放河南罗山“五七”干校的往事.澎湃新闻.2025-08-31

"京城四少"情史:娱乐圈"花旦"皆曾当过四人女友(3).中国新闻网.2025-08-31

汪道涵多维多彩的情感世界 孟 素 2013年06月18日08: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2025-08-31

上海举行座谈会 纪念汪道涵诞辰100周年.人民网.2025-08-31

情系两岸的赤子之心 超越时空的战略思维.央视网.2025-08-31

运动小飞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