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百科首页
中国传统村落
情感咨询师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立的村子,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2012年9月,经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2012年至2023年,中国发布了6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批646个,第二批915个,第三批994个,第四批1598个,第五批2666个,第六批1336个,共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名录。2025年上半年中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中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定义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立的村子,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传统”这个词在汉语里,特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和行为方式等 , 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一词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强调文化和文脉从古至今的延续性,诠释了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

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现存传统建筑风貌完整。也就是在村落中应该拥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传统建筑,同时要求历史遗存的文物古迹和建筑物、构筑物布局集中紧凑,用地面积达到保护区内建筑总用地的 70% 以上;建筑的形式、高度、体量、屋顶、墙体、门窗、色彩等基本保持着传统的地方风格和风貌特色;二是村落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也就是村落的演变和发展基本延续了始建年代的堪舆选址特征,仍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蕴含着古代先民的天地人和哲学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风水理念,以及儒家礼制规范和伦理道德;村落的各类建筑布局、路网格局大体保持着传统的空间结构、空间肌理和空间形态;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也就是村落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富有生命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鲜活的起居形态,以及依托传统方式和形态,在历代生息繁衍中创造的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的口头文化、体型文化、造型文化和综合文化等等。活态传承尚须拥有经国家和省相关部门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历史沿革

2012年9月,中国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上所称的“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截至2023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已公布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全国共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截至2024年4月,中国共有691510个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共有8155个,其在中国村庄总数中占比为1.1%,100个行政村中约只有1个传统村落;按照1865247个自然村数量算,占比为0.47%,约250个自然村中只有1个传统村落。2025年上半年中国全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村落是在广大乡村地区形成的人口居住聚落。因为农耕劳作与起居生活依附于土地和山、水、林、牧等自然资源,所以生态环境对于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平原地区的村落通常选择在靠近河流、湖泊,或者地下水源丰沛的地址建造;丘陵山地的村落一般选择在靠山近水、地势高爽的向阳坡面营建。先民秉持着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巧妙利用自然条件,使村落与沃土良田、山形水势有机融合,形成山、水、田园、阡陌、村落和谐共存的生态人文环境大格局,从而构成村落空间系统的基础。这和拥有相当人口规模和工商产业的城镇按照儒家礼制规范,集中紧凑规划形成的空间格局极为不同。村民只选择在便于就近从事田间耕作的地点营建屋舍,于是呈现出了分散的村落布局。

中国传统村落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传统村落的遗产保护必须是整体保护。所有建筑内全都有人居住和生活,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所以村落不会是某个时代风格一致的古建筑群,而是斑驳而丰富地呈现着它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无论历史多久,都不同于古建;古建属于过去时,乡土建筑是现在时的。所有建筑内全都有人居住和生活,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

传统村落不是“文保单位”,而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社会构成最基层的单位,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没有这样的问题。

中国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还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

认定标准

(1) 中国传统村落建筑评价指标。包括传统建筑主要集中修建年代、建筑种类、风貌特征、用地面积、占保护区建筑总用地比例、整体保护程度。

(2) 中国传统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包括村落始建年代、历史环境要素、传统格局保存程度、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状况、典型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特征。

(3)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级别、传承方式、活动规模、代表性传承人

村落现状

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2005年存量为5000个的古村落,截至2014年3月只剩不足3000个。

消亡原因

村落消失的原因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被瓦解,造成空巢化严重;二是城市较为优越的、全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的选择。许多在城市长期务工的年轻一代农民,已在城市安居和定居,村落的消解势所必然。三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政府行为,拆村并点力度强大、所向披靡,直接致使村落消失。

保护措施

2012年,中国开始对传统村落开展调查、登记上报。同年9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年12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中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第一批共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为指导地方做好相关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3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兰村等915个村落名列其中。第二批名单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在各地初步推荐上报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的。2014年,中国国家文物局确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作为文物系统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对象。同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发通知,公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等994个村落。2016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发通知,公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等1598个村落。

2017年,住建部启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截至2017年底,已公布了6批27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批4153个中国传统村落。在已启动的第五轮调查评估中,预计有超过5000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庄纳入。文物部门对首批实施的51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中的50处村落投入保护资金12.5758亿元,41处村落有地方配套资金10.3453亿元。经项目评估课题组对其中47个村落进行评估,村落文物保存质量、文物安全明显改善,风貌得到更好保护,文物部门在文物修缮、活化利用、产业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和创新。有一半村落人均收入高于所在县平均水平,70%村落的旅游收入实现近40%的增长。

2019年6月6日,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发布,其中共有2666个村落。2020年5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工作的通知》正式公布。住建部将统一设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标志,实施挂牌保护。2023年3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发布。

2024年5月8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了甘肃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情况,截至2024年5月,甘肃省共有108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分布在全省11个市州,白银市景泰县陇南市两当县文县分别于2022年、2023年、202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共有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了挂牌保护,16个省份将5028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保护了55.6万栋传统建筑,传承发展5965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5518个村编制了村史村志。截至10月13日,江西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413个、省级传统村落157个、传统建筑2万余幢。

截至2025年7月,安徽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国家级传统村落中有280个村开展过省级中心村建设,29个村纳入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截至2025年8月,江苏省已有7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累计公布命名624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81组传统建筑组群,提前完成“有效保护1000个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的“十四五”目标任务。

村落名录

第一批

参考资料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第五批

第六批

意义作用

中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是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

参考资料

如何保护传统村落.靖州新闻网.2025-08-26

邵阳的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2-23

用心用情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光明新闻.2024-02-23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官网.2025-08-26

表里山河话山西—中国传统古村落.微信.2025-08-26

知识卡片 || 中国平均每100个行政村中有1个传统村落!.官网.2025-08-26

2025年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抖音短视频.2025-08-26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人民政协网.2025-08-26

冯骥才:把本色的中华文明留给子孙,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建设新闻网.2025-08-26

在时光边缘留住乡愁——我国集中连片传统村落保护见成效.政府网.2018-11-06

在时光边缘留住乡愁——我国集中连片传统村落保护见成效.中国政府网.2025-08-26

被国家看上!江西这些地方的人身价将暴涨.百家号.2025-08-26

第一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官网.2025-08-26

第二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官网.2025-08-26

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国家文物局.2025-08-26

巴中市10个村落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四川省人民政府.2025-08-26

住建部:统一设置保护标志 “挂牌保护”传统村落.百家号.2025-08-26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公布浙江235个村落榜上有名.秀洲区人民政府.2025-08-2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五批 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08-26

标 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08-26

甘肃省108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分布在11个市州.百家号.2025-08-26

住建部:8155个村落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百家号.2025-08-26

江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413个村落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百家号.2025-08-26

安徽守护传统村落 “基因” 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百家号.2025-08-26

江苏已有7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百家号.2025-08-26

关于公布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08-07

第三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官网.2025-08-26

第四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官网.2025-08-26

第五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官网.2025-08-26

第六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官网.2025-08-26

运动小飞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