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百科首页
伍荣生
情感咨询师

伍荣生(1934年1月17日-2025年8月22日),男,出生于瑞安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伍荣生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他先是被派到武汉中心气象台实习,再回到南京大学指导学生学习。1981年,伍荣生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天体和地球物理系进行学术访问。1984年起,伍荣生担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1986年,伍荣生被聘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并兼任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研究所所长。1989年,伍荣生担任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年,伍荣生被任命为国家教委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999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至2006年,伍荣生担任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理事长,2006年之后担任名誉理事。2024年,伍荣生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会士。2025年8月22日10时05分,伍荣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伍荣生的研究领域为大气波动与大气动力学,尤其在边界层动力学与锋生理论发展方面贡献突出,建立了“惯性力+摩擦力+折向力+气压力=0”的四力平衡边界层动力学模型,提出 Ekman动量近似概念,还发展并修正了Ekman螺线,完善了大气边界层理论等。其代表著作有《动力气象学》《大气动力学》《现代天气学原理》《大气科学中的数学物理问题》和《锋面过程与中尺度扰动》。2006年,他获得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截至2014年10月,伍荣生累计培养出40余名气象学硕士和博士。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4年1月17日,伍荣生出生于瑞安市,父亲伍敏行在浙江大学化学。6岁那年,为了逃避战乱,伍荣生随父母回到老家浙江瑞安生活。伍荣生高中毕业于浙江省瑞安中学。1952年,伍荣生考入南京大学气象学系。

工作经历

1956年,伍荣生作为第一批学科调整后的南京大学气象系学生顺利毕业。他先是被派到武汉中心气象台实习,学习如何画气象图等基本气象操作,再回到南京大学指导学生学习。1981年,伍荣生在进行英语口语集训后,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天体和地球物理系进行学术访问。1983年,伍荣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起,伍荣生担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

1986年,伍荣生被聘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并兼任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研究所所长。同年,他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和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后又被聘为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委员。1989年,伍荣生担任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年,他被选为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委员会中尺度工作组主席。1995年,伍荣生被任命为国家教委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999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至2006年,伍荣生担任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理事长,2006年之后担任名誉理事。

人物逝世

2025年8月22日10时05分,伍荣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身后之事

2025年8月24日上午8时,伍荣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殡仪馆博爱厅(雨花台区大周路206号)举行。

个人生活

伍荣生的父亲为伍敏行,是一位教师。在伍荣生的童年时期,父亲十分注重培养他对读书的喜爱。家中收藏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在平日闲暇之时,伍荣生就热衷于翻阅家里的藏书。

伍荣生的堂叔父伍献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并且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姐夫刘建康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的鱼类学家,同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表弟孙义燧是天体力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伍荣生的夫人冯蕊英同样毕业于南京大学,也曾和他一起在南大气象系工作。他们的儿子伍瑞新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儿媳妇王铁海也毕业于南京大学。

社会任职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伍荣生的研究领域为大气波动与大气动力学。

研究成果

伍荣生在大气科学领域取得了系统且具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他对大气动力理论展开深入系统研究,尤其在边界层动力学与锋生理论发展方面贡献突出,建立了 “惯性力 + 摩擦力 + 折向力 + 气压力 = 0” 的四力平衡边界层动力学模型,提出 Ekman 动量近似概念,还发展修正 Ekman 螺线、完善大气边界层理论,并基于此研究地形、摩擦与锋生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发展地转适应与锋生理论,提出能解释大气中另一类锋生的相关理论;在大气波动动力学领域,他解释了部分气象观测现象,系统探究非线性波动共振的能量转换规律,解析得出振动周期,最早提出共振周期与大气中期天气过程的对应关系,为中期天气过程变化提供新的可能机制;同时,他关注热带气旋强度预报难题,提出依据螺旋度预报热带气旋强度的思路并推导相关结论,还意识到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研究的重要性,组建中尺度灾害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为中国中尺度气象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被学者广泛认可与引用。

截至2012年7月,伍荣生在大气波动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1980)、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1986),在边界层动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1989、1994);2006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主要成就

发表论文

仅收录部分,参考资料:

出版书籍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伍荣生长期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编著出版了多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培养出40余名气象学硕士和博士。

获奖荣誉

个人荣誉

1999年,伍荣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4年,伍荣生当选中国气象学会会士。

成果荣誉

相关影响

2017年5月27日,温籍院士风采园揭幕,该园位于温州世纪广场东南面,院内呈现了23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温籍院士的雕塑,伍荣生院士的雕像也陈列其中。

人物评价

伍荣生对大气动力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对边界层动力学与锋生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伍荣生院士为中国气象事业和大气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京大学评)

伍荣生院士热爱祖国、忠诚于党,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我国气象事业,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伍荣生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大气科学界、高等教育界和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他的学术成就将永载史册。他的科学精神、师德风范和高尚品德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伍荣生院士治丧委员会评)

伍荣生院士立德树人、诲人不倦,是一位深受爱戴的教育家。在七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严谨治学、言传身教”的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气象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和领军人才。他编著的《动力气象学》《现代天气学原理》和《大气动力学》等教材体系严谨、内容精深,成为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经典教材,影响了几代气象学人的成长。(南京大学评)

参考资料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伍荣生逝世.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3

从航空梦到气象路——他为中国气象静心“捕风”.腾讯网.2025-08-23

伍荣生 毕生贡献气象学 炼就学界“风云人物” ■记者 金邦寅/整理.瑞安日报.2025-08-23

伍荣生:锋生气动渡峥嵘.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5-08-23

首批中国气象学会会士名单公布!30位气象领域两院院士当选!.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3

伍荣生.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2025-08-23

伍荣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25-08-23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伍荣生逝世.南京大学.2025-08-23

院士伍荣生:求心不求境,自有云淡风清.南京大学.2025-08-23

伍荣生:两岸名词能一致就一致,能靠近就靠近.百家号.2025-08-23

伍荣生.中国知网.2025-08-23

伍荣生文选.豆瓣读书.2025-08-23

锋面过程与中尺度扰动.浙江图书馆.2025-08-23

大气动力学(修订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5-08-23

大气科学中的数学物理问题.浙江图书馆.2025-08-23

现代天气学原理.浙江图书馆.2025-08-23

大气动力学.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5-08-23

气象学词典(大气动力学部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5-08-23

动力气象学.浙江图书馆.2025-08-23

伍荣生.中国科学院学部.2025-08-23

温州又添一文化地标 23名温籍院士风采在这里呈现.温州网.2025-08-23

运动小飞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