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式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阅兵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有时只进行一项。阅兵式是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分列式是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检阅的仪式。早在公元前,中国周代和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已有阅兵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多次举行盛大的阅兵,接受人民、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检阅。
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会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习近平总书记会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仪式概述
阅兵式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阅兵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有时只进行一项。阅兵式是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分列式是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检阅的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共进行了16次阅兵,其中重大的周年阅兵分别是1949年,1959年,1984年以及2019年。
发源历程
中国
古代
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大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中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阅兵”这一名称是汉代正式叫起来的。在西汉建朝之初,国防不固,国境不宁,武装力量被十分看重,因此阅兵活动不仅经常举行,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集比武与阅兵于一体。此后,各朝都有类似汉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它不仅是最高统治者对武装力量的检阅,也是显示军力国威的重要形式。唐人薛存诚在《观南郊回仗》诗中曰:“阅兵貔武振,听乐不死鸟来。”宋人王安石在《射亭》诗中曰:“因射构兹亭,序贤仍阅兵。”
装备和军种从来都是阅兵的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代战马、战车大量装备部队,此后阅兵中必有战马、战车组队受阅。有了水军以后,战舰也受检阅。宋大明五年和七年,刘骏两次阅武于玄武湖西岸。齐永明二年,萧赜阅兵于玄武湖。陈太建十一年,陈顼阅兵于玄武湖。陈至德四年,陈叔宝至玄武湖阅兵。有一首《昆明治水战词》这样记叙宋孝武帝时阅兵:“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交敛红\赤帝龙孙鲜甲怒\临流一眄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旗兽舰凌波起\雷吼涛惊白若山\石鲸眼裂蟠蛟死。”形象地描述了宋孝武帝亲自披甲指挥,湖上战鼓雷动、战舰凌波、士兵杀声震天的壮观场面。
清代早期阅兵规模更大、官兵甚众。宫廷画家金昆等奉命所绘的《八旗阅阵图》不仅对乾隆当时大阅兵的盛况作了宏观记录,而且以分卷形式对细部都进行了描绘。在清晚期,北洋政府军队建立后,阅兵成为检验部队、显示军威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彰德大会操”可谓是全国搞新建陆军后的一次大演习,充分展示了陆军改革的成果;而且也是首次邀请西方国家官员和新闻媒体观看大阅兵。英、美、俄、法、德、意、奥、荷、比、日等国均派武官观看,英国的《泰晤士报》、俄罗斯的《警卫报》、德国的《营报》、美国的《月报》以及日本《时事新闻报》和《每日新闻报》等均刊登了北洋军的官兵素质和装备情况。这次阅兵的对外开放是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阅兵式,最早是在1931年11月7日的江西瑞金。当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举行,根据中共中央“动员一切力量准备一苏大会的开幕”和“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举行一部分中国工农红军的阅兵式”的指示,苏区中央局决定在代表大会开幕当天举行隆重的阅兵典礼。
受阅队伍列队完毕后,排在前面的是红军第3军、第4军、第7军、第12军和第3军团各1个建制营,由各军首长亲自率领;紧随其后的是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学员方队,由校长萧劲光率领,此外,还有瑞金县赤卫队和模范少先队。6时30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项英、任弼时、邓发、周以栗、叶剑英、张鼎丞、曾山等领导人和红军将领进入会场。朱德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他宣布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开始,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7时整,阅兵式正式开始。担任阅兵总指挥的第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快步跑到检阅台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大声说道:“报告总司令、总政委,阅兵总指挥彭德怀率部队接受检阅,请指示!”朱德和毛泽东分别回礼。接着,朱德发出号令:“阅兵开始!”之后,中国工农红军战士扛着从战场上缴获的各种武器进行阅兵。一列列赤卫队和少先队员身着列宁装,挂着红飘带,手持大刀,肩扛梭镖,健步行进。在红旗引领下,他们分四路纵队,高喊着“红军万岁!”“苏维埃皇帝!”“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由南向北,整齐地通过检阅台并行注目礼。毛泽东、朱德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叶剑英的陪同下,骑马检阅了受阅部队。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举行过3次较有影响的阅兵:一次是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红场举行的规模较大的“八一”阅兵;一次是1944年的八路军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奉命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时,在延安机场举行的阅兵;另一次是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市时,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现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市,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198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之后,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2015年,中国举行了第一次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2019年,中国举行了国庆70周年阅兵。截至2025年8月,中国已举办了16次阅兵。2025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80周年,中国定于9月3日进行阅兵。
外国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记载。18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
1945年6月24日,苏联首次在红场举行纪念苏德战争胜利的阅兵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1995年起,在每年的5月9日举行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及系列庆祝活动。
当地时间202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
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每四年举行一次阅兵,时间是每次总统选举之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个传统逐渐停止。此外,在庆典活动和繁多的特定纪念日,各大军事基地都会举行小规模的阅兵礼,很多阅兵式都向公众开放。
2009年,美国在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阅兵和群众活动,庆祝第56届总统奥巴马就职。
2025年6月14日,美国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250周年,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阅兵式,6000多名官兵列队而行。这是自1991年以来美国首次举行阅兵式。
巴士底日阅兵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常规性阅兵活动,从1880年开始,几乎每年的7月14日都要举行一次。游行队伍从巴黎凯旋门出发,在《马赛曲》的伴奏下,沿着香榭丽舍大街朝终点协和广场前进,法国总统和军政要员以及外国使节会在那里等候。法国有专门邀请国外军队参加国庆阅兵的习惯,欧盟代表团、美国军事学院以及联合国蓝盔维和部队也在不同年份参加过法国国庆日游行。
日本没有举办过海陆空三军同时参加的大型阅兵,各支自卫队每三年单独阅兵。各自卫队阅兵的叫法和举行地点各异:陆上自卫队的阅兵叫“观阅式”,在埼玉县的朝霞驻地举行;海上自卫队阅兵叫“观舰式”,举办地点在神奈川县的相模湾海域;航空自卫队阅兵则叫“航空观阅式”,在茨城县航空自卫队百里基地举行。
印度每年1月26日在新德里国王大道举行国庆阅兵式。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印度的老百姓可以买票观赏阅兵式。印度的国庆阅兵式上会进行高难度的摩托车特技表演,还有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士兵骑着涂满艳丽油彩的骆驼列队缓缓驶过。阅兵还以展现高尖端武器闻名。
2009年,印度军方在阅兵式上隆重推出“信息战”小组。
仪式程序
受阅部队阅兵队形根据阅兵的目的、场地条件和部队的数量、装备等情况确定。通常分为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结合重大作战、演训任务组织沙场阅兵时,阅兵队形按照作战编成(作战群)确定,也可以由阅兵指挥确定。
徒步方队的阅兵队形:成建制阅兵时,按照编制序列排列;同一军兵种不同建制部队参加阅兵时,通常按照编制序列排列,也可以按照阅兵指挥确定的序列排列;多个军兵种部队联合参加阅兵时,通常按照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序列排列,也可以按照阅兵指挥确定的序列排列。预备役部队参加阅兵时,按照阅兵指挥确定的序列排列。
装备方队的阅兵队形:成建制阅兵时,按照编制序列排列;同一军兵种不同建制部队参加阅兵时,通常按照编制序列排列,也可以按照阅兵指挥确定的序列排列;多个军兵种部队联合参加阅兵时,通常按照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序列排列,也可以按照装备类型统一排列。
装备方队的车辆通常成3—4路、4—6列;车与车的间隔为2—3米,距离:坦克为5米,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伞兵突击车)和汽车均为2—3米;人员通常在本方队车辆前成数列横队列队,力求与车辆排面宽度一致,后列人员与车辆相距3—5米。
首长乘车阅兵时,阅兵指挥乘车到达首长车的右前方(两车头相距约5米)停车向首长报告,尔后,在首长车的右后侧(指挥车前轮与首长车后轮在一线上,两车间隔2米)陪阅。首长车距受阅队列10—20米,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从队列前通过,返回阅兵台时,以每小时约40公里的速度行驶。
当阅兵首长行至各方队(作战群)右前方时,各方队(作战群)指挥员下达“敬礼”或者“××方队(作战群)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后,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其他人员行注目礼,目迎目送首长(左、右转头不超过45度),阅兵首长应当还礼,陪阅人员行注目礼;当首长问候:“同志们好!”或者“同志们辛苦了!”,队列人员应当齐声洪亮地回答:“首——长——好!”或者“为——人民——服务!”;当首长通过后,指挥员下达“礼毕”的口令,队列人员礼毕。
中央军委主席阅兵问候:“同志们好!”或者“同志们辛苦了!”,队列人员应当齐声洪亮地回答:“主——席——好!”或者“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历届阅兵
1949年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举行的。这次阅兵专门制订了《阅兵典礼方案》,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程序组织阅兵。阅兵式在静态下举行,受阅部队以天安门城楼为中心,按序列在东、西长安街街道列队,接受朱德总司令的检阅。分列式在行进中举行,受阅部队依次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一阅兵路线延续至今。受阅部队由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1师、骑兵第3师、步兵第207师第619团、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受阅部队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包括日式75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弹炮、97式中型坦克、37毫米和75毫米高射炮,美式105毫米榴弹炮、轮式装甲车、P-51战斗机,英式蚊式轰炸机等。阅兵历时两个半小时,充分展现了中国武装力量的强大阵容。
1950年
1950年国庆阅兵,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部队。受阅部队共24209人。受阅武器为各种火炮88门,坦克、自行火炮80辆,汽车178辆,军马2899匹,飞机28架。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部队后,宣读了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和地方武装的命令,随后进行了武装部队的分列式检阅。阅兵分列式以空军学校和海军学校的学员为先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战车摩托化步兵和骑兵部队,空军空中梯队的各种战机在步兵进入天安门广场时临空,形成了立体阅兵的场面。
1951年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周年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这一年的阅兵式上,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一批身经百战和功勋卓著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国庆阅兵式,并走在受阅部队的最前面;第二,参加阅兵式的各类专业军事院校学员数量增加,他们分别来自步兵学校、战车学校、炮兵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等,体现出共和国对专业军事人才的培养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三,一些新兵种纷纷亮相。这其中包括空降部队部队,火箭炮部队,防空兵部队等;第四,民兵大队第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都是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
1952年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共和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增长,为保卫国家和平,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这一年阅兵式特点是公安部队和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大队首次参加阅兵式和分列式。仪仗兵首次参加国庆阅兵。160辆摩托车组成的三轮摩托化步兵方阵,来自全国的少数民族民兵大队组成的方队首次亮相。
1953年
1953年,中国已从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进入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阶段,稳步展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这一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10月1日的阅兵式上,抗美援朝战争中凯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归国观礼代表团也参与观礼。黄色战马方队首次出现在阅兵式上。此次受阅地面方队48个,共10038人。受阅武器为各种火炮144门,坦克、自行火炮67辆,汽车168辆,三轮摩托车165辆,军马770匹,飞机96架。
1954年
1954年国庆阅兵,国防部长彭德怀检阅了部队。受阅部队包括地面方队38个、4个空中梯队,共10384人。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苏式的,包括M-43式120毫米迫击炮、57毫米防坦克炮、76.2毫米加农炮、M-38式122毫米榴弹炮、M-37式152加农榴弹炮、M-13式冲天炮、85毫米高射炮、M-39式37毫米高射炮,T-34中型坦克、NC-2重型坦克、CY-122式122毫米自行火炮,杜-4重型轰炸机、杜-2轻型轰炸机、米格-15战斗机比斯歼击机等,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国大典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组成,海军和空军只是象征性的。国庆5周年,受阅部队由陆海空诸军兵种编成,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
1955年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穿55式军服,佩戴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55式军服设置了礼服、常服、工作服3个系列,军官佩戴军衔肩章、兵种勤务符号领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军衔领章;男军官夏季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陆、空军士兵戴船形帽。受浓云影响,受阅飞机延迟原定起飞时间,后与群众游行队伍同时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6年
1956年国庆阅兵,共有11929人接受检阅。分列式在雨中举行,阅兵的顺序是军事学院、石家庄市步兵学校、西安炮兵学校、南京工程兵学校、第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第5航空预备学校、第5海军学校,第24、63、65、66、69军,炮兵第2、10、14、32师,坦克第1师,机械化师、空降部队教导师,防空高射炮第100团、防空高炮第10师等部队,相继通过了天安门广场。
1957年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阅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9次国庆阅兵。参加受阅的部队共有29个方队,各种坦克车辆226台,飞机81架。阅兵历时50分钟。中国自行生产的伊尔-28轰炸机型喷气式轰炸机、歼-5型歼击机首次参加国庆阅兵。1957年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军事建设反映在阅兵上,最大的变化是受阅总人数比往年少,是中国13次阅兵中最少的一次。这次阅兵的特别之处还有,国外来宾空前多。应邀来中国访问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在华外国专家等观看了阅兵式。
1958年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中国举行阅兵式。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地方武装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基干民兵方队由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战斗英雄组成,他们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打击过敌人。他们仅训练了20多天就参加了国庆阅兵。另外,军事学院和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空军、海军等军事学校方阵引人注目。
1959年
1959年国庆,中国举行阅兵式,受阅部队官兵身着新式军服,佩戴军衔。军事学院方队、水兵方队、步兵方队、空降兵方队依次受阅,喷气式轰炸机和歼击机从扩建一新的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这次阅兵与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阅兵相比,取消了骑兵、三轮摩托车方队。受阅武器装备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其中中国自行制造的“五九式”主战坦克和“红旗牌”检阅车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
1981年
1981年9月14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军在华北某地举行华北军事演习。实兵演习结束后,9月19日,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分列式。这次阅兵称为“1981年华北大阅兵”。
1984年
1984年国庆,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建国35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这是在1959年之后首次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式。检阅进行曲旋律响起后,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红旗牌黑色敞篷轿车在阅兵总指挥秦基伟的陪同下开始检阅部队,邓小平第一次喊出了“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口号,体现了对人民子弟兵的关爱。检阅后,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鼓舞全军将士“务必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政治素质,努力掌握和提高应付现代战争的知识与能力。”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此次阅兵中,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亮相,并且首次出现女兵方阵。
1999年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阅兵,共和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在这一年,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种警察、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汇入了受阅大军中。在武器装备方面,此次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世纪大阅兵”完美地实现了“米秒不差”:压阵的第二炮兵战略导弹方队最后一排通过天安门中线的那一刻,陆海空航空兵首次联合编队组成的强大机群中的第一架飞机准确飞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上空。此次阅兵方队数量和车辆数量都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1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阅兵之最。
2009年
2009年国庆,由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抽组的14个徒步方队、500余台地面装备组成的30个装备方队和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51架战鹰编成的12个空中梯队,在天安门接受检阅。这次阅兵展示的52型主要装备,全部是国产装备,近90%是首次参阅。如三代战机,自主生产的歼-10和歼-11;这次参阅飞机有12种15型,涵盖空军、海军和陆军航空兵现役主战机型。
2015年
2015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为主题举行阅兵,正式受阅约1.2万人,共编50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1个,抗战老兵乘车方队2个,装备方队27个,空中梯队10个。首次组织抗战老战士,包括中国国民党老兵参阅;首次邀请外军代表参加分列式;首次安排将军领队受阅;首次按照作战体系模块化编组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游击队等英模部队首次受阅。
2017年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1万2千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受阅车辆装备,34个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陆上作战群、信息作战群、特种作战群、防空反弹道导弹作战群、海上作战群、空中作战群、综合保障群、反恐维稳群、战略打击群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依次通过检阅台。这次阅兵,受阅装备近一半为首次亮相,集中体现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
2019年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此次共有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近15000名受阅官兵参与阅兵,受阅装备全部为中国制造,40%为首次亮相。阅兵后,“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开始,分“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10万群众、70组彩车组成36个方阵和3个情境式行进,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2025年
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会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此次阅兵,会安排民兵方队参阅,这是民兵首次参加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活动。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在总体设计上,科学安排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阅力量,精心编组各受阅方队、梯队。徒步方队重点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改革重塑后新的军兵种结构布局,以及“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成。装备方队重点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体系建设最新成果,通过群队联合、方队合成的编组方式,体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的力量运用新模式,反映中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空中梯队重点展示中国空中作战力量的体系化水平和快速提升的先进战斗力。参阅的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在展示新一代传统武器装备的基础上,也安排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体现中国人民解放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