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百科首页
蓝盔
情感咨询师

蓝盔,指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因执行任务时头戴象征和平的蓝色钢盔或者蓝色贝雷帽而得名。蓝盔部队依照“各方同意;公正;除非出于自卫和履行职责,不得使用武力”三点基本原则执行任务。

1948年6月,为监督阿拉伯国家以色列战争的停火,联合国建立了停战监督组织。这是联合国的第一次维持和平行动。1988年9月,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同年,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获诺贝尔和平奖。2010年,维和人员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小幅减少。截至2024年5月,已有200多万维和人员执行任务,4000多名维和人员为和平事业奉献出了生命。同时,中国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第一大维和出兵国。

维和行动已成为联合国履行国际和平与安全责任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对防止冲突扩大,促进冲突的政治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其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名称由来

为了遏制战争,实现和平,联合国推动进行维持和平行动,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下,使用非武力方式帮助冲突各方维持和平、恢复和平并最终实现和平。由于执行维和任务的人员通常头戴蓝色钢盔或者蓝色贝雷帽(蓝色象征和平),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蓝盔”。

发展沿革

1948年6月,为监督阿拉伯国家以色列战争的停火,联合国建立了停战监督组织。这是联合国的第一次观察和监督类维持和平行动。这个组织的任务包括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5个国家。

1956年,为解决第二次中东战争联合国启动第一次武装维持和平行动,并成功部署了第一支联合国紧急部队(紧急部队一)。

1960年,联合国刚果行动(联刚行动)正式启动,军事人员最多时达到近20000名。联刚行动表明,使战争区域恢复稳定是一项风险极大的任务——包括秘书长达戈·哈马舍尔德在内的25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为此献出了生命。

1960年代和1970年代,联合国在以下地区设立了短期特派团:多米尼加共和国——秘书长代表驻多米尼加共和国特派团(驻多代表)、西新几内亚岛(西伊里安)——联合国驻西新几内亚安全部队、也门——联合国也门观察团;在以下地区开始实施长期部署:塞浦路斯——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持和平部队(联塞部队),中东——第二支联合国紧急部队(紧急部队二)、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和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

198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荣膺诺贝尔和平奖。彼时,诺贝尔委员会表彰称,“维持和平部队通过自身努力,为实现联合国的基本信条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该世界组织开始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日益赢得各方的信任”。

1989-1994年间,联合国授权开展了20个新行动,维持和平人员从11000人增至75000人。

截至2010年5月,联合国维持和平进入巩固阶段。随着联合国组织刚果稳定特派团军队的减少和联合国中非和乍得特派团(中乍特派团)于2010年底撤出,维和人员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小幅减少。

截至2015年9月,联合国累计开展了71项维和行动。截至2024年5月,已有200多万维和人员执行任务,4000多名维和人员为和平事业奉献出了生命。

组织说明

部队特征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非强制性。它的进驻与活动,需由安理会或大会决定,并征得有关各方同意(其中15个联合国成员国中,至少有9个国家赞成,而且中、美、英、俄、法5个常任理事国没有投反对票),然后授权联合国秘书长组织;进驻后,一旦该国政府提出撤军要求,必须立即撤出。

二、它具有鲜明的中立性,其成员必须来自与冲突双方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它不同于一支真正的军队,它没有战场,没有敌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在执行任务时,除进行自卫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内政。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总司令是联合国秘书长。部队的人员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维持和平部队是由武装部队的分遣队组成,士兵可以配备轻型防御性武器。

标识规范

联合国规定在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时,各国军队着本国军队制服,佩戴本国军衔标志,左臂佩戴本国国旗,右臂佩戴联合国旗。为了方便识别是维和部队,各国部队均头戴蓝色的头盔,头盔上有联合国标志和英文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无论什么国家参与其中,都必须接受联合国训练中心训练,以熟其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

基本任务

传统的维和行动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由非武装的军事观察员组成的观察团监督停火、撤军或有关协定的执行;二是派出装备用于自卫的轻型武器的维和部队,以确保停火,缓和局势,为解决争端创造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维和的任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据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80年代末以来,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数量和规模大大增加。同时,其任务除继续承担传统的监督停火等职责外,急剧扩展至包括组织和监督选举、维护法律秩序、安置难民、为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创造安全环境、解除各派武装、清除地雷、重建国家等。

基本原则

各方同意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需经主要冲突当事方同意才可部署。这需要各方承诺达成一项政治进程。他们接受维持和平行动就为联合国开展授权任务提供了必要的行动自由,不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实际方面的。

若未获得此类同意,维持和平行动就有可能成为冲突一方;并被引向执行行动,从而偏离了其维持和平的基本作用。

主要当事方同意部署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未必表示或保证地方一级也同意,特别是在主要当事方内部出现分裂或指挥控制系统薄弱的情况下。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通常都存在不受任何当事方控制的武装团体,或者存在其他破坏者——更难达成普遍同意。

公正

公正对于维持主要当事方的同意与合作至关重要,但不应与中立或不作为相混淆。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在对待冲突各方时应保持公正,但在执行任务时不应中立。

正如优秀裁判既要保持公正又要惩处犯规行为一样,维持和平行动亦不应宽恕任何一方妨碍和平进程努力或违反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秉承的国际规范和原则的行为。

尽管需要建立并维持与各方的良好关系,维持和平行动必须审慎地避免开展可能有损其公正形象的活动。特派团不得因害怕曲解或报复而逃避严格执行公正原则。

不这样做可能会削弱维持和平行动的公信力和合法性,还可能导致一方或多方拒绝其继续存在。

除非出于自卫和履行职责,不得使用武力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并非一个执行工具。但它们可在获得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的情况下,出于自卫和履行职责之目的在战术一级使用武力。

在某些动荡局势中,安全理事会给予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强有力的”授权,授权他们“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威慑武力破坏政治进程的企图、保护受迫近的袭击威胁的平民、和/或协助国家当局维护法律与秩序。

不应将强有力的维和与《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规定的执行和平相混淆,尽管在实地,它们有时看似相同。

强有力的维和包括在获得安全理事会授权以及所在国和/或冲突的主要当事方同意的情况下,在战术一级使用武力。

与之相对,执行和平无需获得主要当事方的同意,且可能包括在战略或国际级别使用军事力量——根据《宪章》第二条(丁)款,非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通常禁止会员国这样做。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除非万不得已,不得使用武力。使用时,须以精准、相称和适当的方式为之,且遵守使用所需的最小武力达到预期效果之原则,并维持对特派团及其任务的认可。联合国维持和平使用武力总会产生政治后果,通常还会导致不可预见的情况。

需在特派团内部的适当级别,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后,对武力的使用作出裁决。这些因素包括特派团的能力;公众认识;人道主义影响;武力保护;人员的安全与安保;最重要的是,此类行动将对国家及地方对特派团的赞同态度产生何种影响。

组织架构

维和行动是由安理会批准,由秘书长直接领导,分军事观察团和维和部队两种形式。

联合国秘书处下设维和部,具体负责维和行动。但每次具体维和行动都要设一个专门的机构,这个机构有专门的名称,如中东的《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负责监督伊拉克科威特停火的《联合国伊科观察团》,负责西撒的《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等。每个维和机构一般由军职人员和文职人员两部分组成,都有一套完善系统的组织。通常军职人员承担维和的执勤任务,文职人员负责行政和后勤工作。

参加维和行动执勤的人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装备轻武器用于自卫的维和部队;二是不带任何武器的军事观察员;三是工兵、医疗、运输等后勤分队。维和部队和军事观察员依然是其本国军队的成员,受派遣国军事法规、条令、条例的约束。在维和行动中受联合国的指挥。维和官兵身着本国军服。

行动影响

作为最具广泛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国际维和事务中的作用是其他国际组织无法替代的。实践证明,维和行动已成为联合国履行国际和平与安全责任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对防止冲突扩大,促进冲突的政治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国维和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参与

1988年9月,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独立;1992年4月,第一支“蓝盔”部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2004年,中国维和工兵在利比亚架设桥梁。2006年3月,中国赴黎维和部队首次部署。

2013年,中国首次派出连级规模警卫分队参加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2015年,首次派出维和步兵营支援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2017年,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部署至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同年9月,中国军队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完成在联合国注册。2019年,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工兵手册编审工作。

2020年8月,中国第八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抵达任务区。9月,国新办发布首部维和专题白皮书。10月,维和警卫分队高标准通过到达任务区以来的首次联合国装备核查。

截至2021年9月,中国维和人员累计新建修复道路1.7万余公里、桥梁300余座;排除地雷以及各类未爆炸物1.8万余枚;运送物资120余万吨,运输总里程1300余万公里;接诊病人25万余人次;直升机飞行1600余架次,飞行近2000小时;完成4900余次武装巡逻和护卫任务。

马里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3日,应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简称“联马团”)的要求,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于当日凌晨派出38人分遣队,远赴危险前线梅纳卡市执行为期10个月的任务。期间,中国维和工兵分遣队执行掩体构筑、道路抢修、板房架设等工程保障任务,加固联马团在梅纳卡的防御工事,以保护当地所有执行维和任务人员的安全。

2023年6月,中国第10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前往马里加奥科技学校开展义务诊疗和爱心捐赠活动。此次活动,医疗分队共接诊患者100余名,捐赠医疗物资37箱,学习和文体物品162套(件)。

2024年4月,中国第27批赴刚果维和部队全体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第27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共218人。自2023年9月部署任务区以来,工兵分队已完成13次工程勘察、16项工程任务;医疗分队所在的中国二级医院累计接诊近500人次。截至2024年5月,中国赴黎维和部队累计完成约200万平方米疑似雷区、爆炸物散落区,以及8.4万平方米巡逻道路搜排,发现和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物1.4万余枚。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共参加29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4.9万余人次,警察2700余人次。中国仍有1800余名维和人员在8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在维和出兵国中排名第8位,在安理会五常中居首。2025-2026年中国承担联合国维和摊款在全体会员国中居第二位。此外,有超过10名中国军人为和平事业献出生命。

参考资料

致敬!中国“蓝盔”!.央视国际时讯-微信公众平台.2025-08-30

维持和平的基本原则.联合国维持和平官网.2025-08-30

军事人员.联合国维持和平官网.2025-08-30

军事背景资料: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最新报告.新华网-新浪军事.2025-08-30

大公报:中国维和受全球赞誉 领路“世界大同”.中国新闻网.2025-08-30

维持和平的历史.联合国维持和平官网.2025-08-30

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官网.2025-08-30

坚持标本兼治 实现持久和平.新华网.2025-08-30

从维和“蓝盔”到环保监察尖兵.大河报.2025-08-30

中国“蓝盔” 和平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5-08-30

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携手同心·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军网.2025-08-30

[军事报道]马里 中国第八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抵达任务区.央视网.2025-08-30

我第8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通过联合国装备核查.中国军网.2025-08-30

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梅纳卡分遣队出征.央视新闻.2025-08-30

今天,致敬中国蓝盔!.光明网-百家号.2025-08-30

中国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关系.外交部网站.2025-08-30

运动小飞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