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百科首页
海竹
情感咨询师

海竹(拉丁学名:Yushania qiaojiaensis),为禾本目禾本科玉滑竹属植物。其产于云南东北部,栖息于海拔3100米的地方,生于地下水位很高的高山草甸土上。海竹具有典型的根状茎扩展特性,其株高呈现显著的海拔适应性差异,低海拔地区植株可达3米,高海拔个体通常维持在0.5-0.6米。

海竿柄长15-40厘米,直径5-7毫米;节间长2-10厘米,空腔小,髓呈笛膜状。竿散生,直立,高0.5-0.6米,粗达0.4厘米。枝条在竿之每节为5-6枝,直立,枝下部数节间常有角棱,直径1-1.5毫米。叶柄长约1毫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质较厚,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上表面有灰白色疏柔毛,下表面灰白色,无毛,次脉2或3对,小横脉较清晰,叶缘之一侧小锯齿细密,另一侧之小锯齿稀疏而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5月。

海竹营养生长期可达20-30年,盛花期后常出现群体衰亡现象。其对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具有天然抗性,但在排水不良条件下易发根腐病。海竹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宜栽植于全日照至半阴环境,需避开强风侵袭。种植间距保持1.5-3米,以保障根系扩展空间。春季采收的幼笋可供食用,成熟秆材适用于编织工艺,丛生形态适宜作绿篱或庭院点缀。

形态特征

竿

竿柄长15-40厘米,直径5-7毫米;节间长2-10厘米,空腔小,髓呈笛膜状。竿散生,直立,高0.5-0.6米,粗达0.4厘米;节间最大可达11厘米,圆筒形,但在分枝一侧的基部扁平,无毛,幼时被白粉,纵向细肋较明显,竿壁厚1-1.5毫米,髓呈笛膜状;箨环明显;竿环平坦或在分枝之节微突起而与箨环等高;节内长约1.5毫米,向下渐变细。

枝条

枝条在竿之每节为5-6枝,直立,枝下部数节间常有角棱,直径1-1.5毫米。箨鞘早落,厚纸质,长三角形,短于其节间,背面被灰黄色向下之刺毛(在基部毛尤密),纵肋明显;箨耳不存在;箨舌近截形,无毛,高约0.5毫米;箨片直立,线状三角形,长约7毫米,宽1.5毫米,无毛,基部不收缩,每小枝具(1) 2-3叶。

叶鞘

叶鞘长1.2-3厘米,边缘无纤毛;无叶耳,鞘口两肩初时各具(1) 3-5条劲直或弯曲长1-2毫米之灰黄色繸毛;叶舌截形或有不整齐的裂刻,紫褐色,无毛,高约0.5毫米;叶柄长约1毫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质较厚,长(1)1.7-3.2 (5)厘米,宽3-5 (6)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上表面有灰白色疏柔毛,下表面灰白色,无毛,次脉2或3对,小横脉较清晰,叶缘之一侧小锯齿细密,另一侧之小锯齿稀疏而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5月。

分布栖息

海竹产于云南东北部,栖息于海拔3100米的地方,生于地下水位很高的高山草甸土上。

生物习性

海竹具有典型的根状茎扩展特性,其株高呈现显著的海拔适应性差异,低海拔地区植株可达3米,高海拔个体通常维持在0.5-0.6米。秆径4-15毫米,节间长度11厘米,秆壁厚度1-1.5毫米,髓腔具膜质间隔。海竹喜全日照至半阴环境。海竹营养生长期可达20-30年,盛花期后常出现群体衰亡现象。对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具有天然抗性,但在排水不良条件下易发根腐病

种植与养护

栽培管理

繁殖技术

有性繁殖

种子需浸种24小时后浅播,保持20℃恒温,2-4周可发芽。

无性繁殖

主要价值

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包括竹梢凸唇斑蚜竹螟等刺吸式及咀嚼式口器害虫,可选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防控。病害防治以改善栽培环境为主,发病初期可喷施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

相近物种

裸箨海竹食虫类玉山竹属 qiaojiaensis f. nuda)与海竹主要区别为:裸箨海竹竿高达2 (3.1)米,粗达1.5厘米,箨鞘背面无毛,花枝未见,笋期8月。其产于云南省东北部,生于海拔2050米的沼泽地草甸土上。笋可食,竿篾性柔韧,劈篾可供编织竹器之用。

参考资料

海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7-28

qiaojiaensis.植物智.2025-05-24

What is a Yushania qiaojiaensis? Complete Guide 🎋.GREG.2025-05-24

Yushania qiaojiaensis.Useful Temperate Plants.2025-05-24

运动小飞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