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岩(原名:李进生),1941年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专文化,军旅诗人,解放军出版社原副社长、编审,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萧军研究会名誉会长。
峭岩于1958年入伍,历任一九八师一九四团战士、北京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干事、解放军画报社编辑等职,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峭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其毕业于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政治系。1994年,峭岩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2003年,其著作《追梦与摇篮》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22年9月,峭岩出席纪念贾大山同志诞辰80周年座谈会暨“大山杯”乡村振兴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启动仪式。
峭岩擅长赞颂革命英雄和歌唱祖国的抒情诗创作,峭岩的作品有《峭岩诗选》《星星,母亲的眼睛》《爱的双桅帆》《绿色的情诗》等,曾获“中国首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第十五届国际诗人笔会“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等荣誉,此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经历
峭岩于1958年入伍,历任一九八师一九四团战士,北京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干事,解放军画报社编辑、编辑组长、副社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政治委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编审。1960年,其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峭岩毕业于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政治系。1994年,峭岩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1999年,峭岩创作的叙事长诗集《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出版。2003年,其著作《追梦与摇篮》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2010年4月,峭岩随中国作家“走进红色岁月”采风团,一心扑进黔西北,探访遵义市的山山水水。2011年,峭岩的著作《遵义诗笔记》出版。2020年,峭岩担任“中国十大女诗人奖”评选团评委。2022年9月,峭岩出席纪念贾大山同志诞辰80周年座谈会暨“大山杯”乡村振兴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启动仪式。
创作特点
峭岩擅长赞颂革命英雄和歌唱祖国的抒情诗创作,峭岩的诗歌创作始终坚持崇高的革命情怀,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奋斗史实为思想经纬,以瑰丽、灵动、温婉的语言抒发家国情思和民族情感。在峭岩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对其影响巨大的,一是家乡故土,二是军旅生涯。
主要作品
峭岩从事业余文学创作40余年,共出版专著30余部。主要有《峭岩诗选》《星星,母亲的眼睛》《爱的双桅帆》、《绿色的情诗》《浪漫军旅》《凝眸辉煌》《追梦与摇篮》,叙事长诗《高尚的人》《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仰望》等,散文集《士兵的情愫》《被遗忘的爱》《怀念那片水杉林》《走进阿尔卑斯山》,长篇传记文学《走向燃烧的土地——魏巍传》《峭岩文学手记》等。
以上为部分作品信息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作品荣誉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诗人峭岩正是这样,他怀着对光明的向往,怀着对诗的热爱,在军旅诗写作的道路上跋涉了50年。他是当代军旅诗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见证人,为中国军旅诗写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诗歌评论家吴思敬 评)
峭岩从军旅诗开端,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以他的纯正思想和独特风采,屹立诗坛,是当代诗人的重要代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 评)
峭岩先生是家乡的骄傲,《峭岩传》在《唐山晚报》刊登连载,成为万千读者必读的篇章,它调动了无数读者的阅读兴趣,摘录警言妙语者有之,甚或有的保留报纸装订成册珍藏。(唐山劳动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张秀山评)
峭岩诗歌的思想性贯穿于其作品的始终,它就像一条清晰的主线,连接着他不同时期的创作,并促使他不断攀登与超越,达到新的诗歌审美境界。对红色题材的书写与其历史担当精神在诗歌中的体现,使其作品呈现一种严肃、热烈又庄重、大气的风格特质;对生命的歌颂、时代的关注与对人性的反思,使其作品在瑰丽灵动的同时,又充满冷峻清醒的哲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