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样痣(lentigo),又称黑子,是指皮肤或黏膜上呈褐色或黑色斑点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可为先天性,亦可为获得性。多于幼年起病,且数目可逐渐增多。损害长期存在,亦可在数年之后自行消退。临床表现为淡褐色至黑褐色的斑疹,无自觉症状。
雀斑样痣可分为单纯性雀斑样痣和发疹性雀斑样痣病两种。单纯性雀斑样痣在白种人中其发病率较高,亚洲人发病率较低。于接受日晒后开始发病,但也可到7岁才发病。雀斑样痣可发生在见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黏膜交界处,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肩部和手背,在真皮层里面。雀斑样痣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米粒至豌豆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或轻微脱屑,散发、单发或多发,但不融合,雀斑样痣与皮肤表皮平齐,或微微隆起。确诊常需病理检查。该病可见于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如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面中部雀斑样痣病等,不能忽视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雀斑样痣的治疗方法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以Q开关755nm翠绿宝石激光为主;常用药物有对苯二酚乳膏等。
分型
雀斑样痣可分为单纯性雀斑样痣和发疹性雀斑样痣病两种。
病因
该病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神经嵴发育病。如果黑素细胞刺激激素增加,痣的颜色可明显加深,数目可显著增多。
流行病学
雀斑样痣一般发病的年龄较小,甚至一两岁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单纯性雀斑样痣在白种人中其发病率较高,亚洲人发病率较低。于接受日晒后开始发病,但也可到7岁才发病。
临床表现
1.皮损层次:雀斑样痣是在真皮层里面的。
2.好发部位:雀斑样痣可发生在见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黏膜交界处,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肩部和手背。
3.外观颜色和形态:雀斑样痣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米粒至豌豆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或轻微脱屑,散发、单发或多发,但不融合。雀斑样痣与皮肤表皮平齐,或微微隆起。
该病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表现为棕黑色的斑点。包括以下类型:
单纯性雀斑样痣
单纯性雀斑样痣(simple lentigo):较常见,损害为淡褐色至黑褐色的斑疹,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多小于5mm,但可相互融合,表面平滑或略隆起,损害内色素的分布非常均匀。损害单发或多发,数目有时很多,呈簇集或散在分布,无自觉症状。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包括掌跖、甲床和黏膜,分布与日晒无关。日晒后颜色不加深,冬季亦不消失。多发的雀斑样痣可群集并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往往呈单侧节段性分布,状如曲线或漩涡,损害为直径2~10mm的褐色斑疹,出生时或童年早期即已存在,患者的身体大多健康。此种情况有学者称之为簇集性雀斑样痣(agminated lentigines)或节段性雀斑样痣病(segmental lentiginosis)。
发疹性雀斑样痣病
发疹性雀斑样痣病(eruptive lentiginosis):于数月至数年内广泛发生数以百计的雀斑样痣。患者多为青少年,并无心脏或内部异常疾病。患者的身体大多健康,但有一部分人合并其他发育异常,如黏液瘤综合征、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面中部雀斑样痣病、波伊茨-耶格综合征等。
检查诊断
诊断
确诊常需病理检查。该病可见于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如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面中部雀斑样痣病、口周雀斑样痣病,LAMB综合征等,不能忽视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突略伸长,轻度棘层肥厚,在伸长的表皮突的基层内黑素细胞增生,但不形成细胞巢。
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①雀斑:颜色较浅,发生于日晒部,黏膜无损害,夏季加重,表皮黑素细胞的数目不增多;而雀斑样痣的颜色往往较深,分布常更稀散,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黏膜均可被侵犯,不因日晒而加深颜色或增加数目,在延长的表皮突的基层内黑素细胞增多。
②恶性雀斑样痣:年龄较大者,要注意与恶性雀斑样痣鉴别。后者逐渐向周围扩展,颜色不均匀地加深。病理可见黑素细胞不典型增生和退化现象。而单纯性雀斑样痣通常无上述病理改变。
③斑痣:簇集性雀斑样痣与斑痣的区别是簇集性雀斑样痣的色素性斑疹出现于外观正常的皮肤,而斑痣系于褐色斑的上面有颜色更深的斑点或丘疹存在。
④交界痣: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痣细胞。
治疗
激光治疗
雀斑样痣属于表皮斑,以表皮基底层中黑色素细胞增殖为特征,一般选用短脉宽的色素性激光治疗。主要以Q开关755nm翠绿宝石激光为主,也可以应用532nmNd:YAG激光和694nm红宝石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靶向击碎黑素颗粒及黑素小体,使其被吞噬细胞吞噬代谢达到清除的目的。
雀斑样痣通常需要多次治疗,且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经两次治疗后效果较好,色素明显减少;而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如果遇到面积较大的雀斑样痣,可以先小面积试打,根据反应再优化调整。
冷冻治疗
使用液态氮冷冻雀斑样痣,使其脱落。
药物治疗
使用美白或褪色药物,如对苯二酚乳膏,减少色素。
历史
早在1960年Leon Goldman首次应用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采用红宝石激光(694nm)治疗色素痣和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