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是位于苏州道前街170号的建筑群,修建于清雍正八年。该建筑群东边临近养育巷,北边靠近瓣莲巷,西边连接剪金桥巷,南朝道前街。其旧址为明朝兵备道署。
明朝初期,在苏州市设置江苏省水利分司署,明弘治十四年,改为按察分司,之后,其专门治理兵备事务,称兵备道。清代初期,兵备道迁移到太仓市,雍正八年,江苏按察使从江宁区迁至苏州,改兵备道署为提刑按察使衙门,主管江苏省司法刑狱,咸丰十年,江苏按察使署毁于战乱。同治六年,巡抚郭柏荫重新修建江苏按察使署,民国年间,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成为江苏高等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成为苏州市人民政府治所。20世纪八十年代,相关部门拆迁江苏按察使署旧址的大堂及雨庑改建大楼,市纺织、物资等局在这里办公,后来,江苏按察使署旧址由市级机关使用和保管。2004年,江苏按察使署旧址的头门、照墙等建筑被重修。2006年,江苏省按察使署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有关部门再度修缮江苏按察使署旧址。2024年6月,“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不可移动文物保险捐赠及宣传仪式在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举行。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本体占地面积为416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8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清晰,属于前朝后寝式衙署建筑。旧址现存建筑主要包括二堂、内宅等。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苏城西南是官衙重地。明代初年,朝廷在这里设置江苏省水利分司署,明弘治十四年,江苏省水利分司署改为按察分司,之后,其专门治理兵备事物,称为兵备道,该衙门前的道路由此称为道前街。
清代初年,兵备道移驻到了太仓市,清代雍正八年,江苏按察司从江宁区迁到苏州市,兵备道署改为提刑按察使衙门,掌管江苏省内的司法与刑狱。咸丰十年,江苏按察使署毁于战乱,同治六年,巡抚郭柏荫重新修建江苏按察使署。到了民国年间,江苏按察使署成为江苏高等法院。
1936年12月至1937年7月,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发生了上海救国会七君子事件。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变成了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治所。20世纪80年代,相关部门拆掉江苏按察使署旧址的大堂和雨庑,改建大楼,然后,苏州市纺织、物资、环保等局在此地办公。
之后,江苏按察使署旧址由市级机关使用保管,因为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年久失修,几近塌方。2004年,苏州市人事局筹措资金重修了头门、照墙等建筑。200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是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有关部门再度修缮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并于2024年通过验收。2024年6月,在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举行了“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不可移动文物保险捐赠及宣传仪式,活动现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江苏按察使署旧址730万元保额的不可移动文物保险。
名称释义
按察使是一个文华殿大学士,唐朝仿汉代刺史制设立的,其职责为赴各道巡察,负责考核吏治。署是处理公务的办公场所。按察使署就是按察使的办公楼。按察使是主持一省司法谳狱的三品官,别称臬台,位次于巡抚(抚台)和布政使(道员)。
位置面积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位于苏州道前街170号。其东临养育巷、北靠瓣莲巷、西接剪金桥巷、南朝道前街,此地自明代以来就是官衙重地。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文物本体占地面积是416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8平方米。
建筑布局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的建筑格局清晰,属于典型的前朝后寝式衙署建筑风格。江苏按察使署旧址重门复道,石板甬道两侧呈对称式分布,建筑表现的较为威严庄重。其厅堂装饰简洁,架构使用传统圆作抬梁式的做法。其楼厅风格古朴,再加上之后修复的苏式园林风格的花园,使得建筑充满了生活气息。
按察使署旧址主路包含三开间大门及三进建筑,主体建筑按前衙后寝、中轴对称的格局布局,以层层院落递进的方式,形成多重空间。经过修缮后的按察使署旧址,其中、东两路的古建筑与西路的现代建筑相结合,西路建筑里有一中式古典花园,与东部的花园相呼应。西路建筑中还有两幢苏州市传统白墙黑瓦形制的两层现代建筑。
主要建筑
江苏按察使署的建筑包括,在主轴线上的门厅以及北部的二堂、内宅和东边的二路各四进建筑。其中,工字殿和楼厅都是正面有五个房间,硬山式屋顶,中部有卷棚顶的廊道连接。东路有一条南北联通的巷子,最北边是内宅,楼前有一个蓓园。
价值意义
历史意义
江苏省按察使署旧址在承担官署职责的同时,还见证了许多名人事迹,张伯行于康熙四十五年到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任江苏提刑按察使,由于他为官清廉,整顿吏治,革除弊端,被康熙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林则徐来苏州市接任江苏提刑按察使,时年39岁。期间,林则徐肃清积案,改革审判程序,禁绝罂粟。他到任后用四个月时间,把积案处理了十之八九,江苏百姓称他为林青天。抗日战争初期,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七人被关押在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史称七君子事件,救国七君子在这里与当局开展斗争。
文化价值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属于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调研组来到江苏按察使署旧址,详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未来规划等内容,调研组希望苏州法院继续深化传统文化保护司法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
2006年6月,江苏按察使署旧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1月15日,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修缮工程动工,工程对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保护范围内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主要包括屋面整修、大木构架与木基层修缮、水电改造等项目。2023年6月16日,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修缮工程完成现场施工。2024年3月1日,江苏省文物专家对江苏按察使署旧址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