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站(Nanning Railway Station)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华路82号,北通柳州市、桂林市,南连凭祥市、北海,西接百色市、昆明市,是沟通西南出海大通道和中国东盟国际经贸大通道的铁路交通枢纽,是国铁集团连接东盟的桥头堡。
南宁市在解放前,除几条低等级公路之外,是一座没有铁路的孤城。1951年2月25日,南宁站开站,3月10日,开始办理营业。1978年2月16日,南宁站房扩建、新建工程开工,同年11月完工。1999年3月,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批准,南宁站由一等站升为特等站,副处级建制。2000年,南宁站装修改造主站房和软席候车室。2013年,南宁站开始进行站场改造施工。12月30日,南宁站发出首列正式运营的动车组列车D8204次,标志着高铁运营就此拉开序幕。2015年3月20日,南宁站站场改造施工基本完成,客车到发线由原来9条增至13条,南宁铁路枢纽共增开动车组列车14对。2021年1月,南宁站启用“铁路e卡通”。2025年5月25日起,中国北京西、南宁市至越南河内(嘉林)站间国际旅客列车恢复开行。
南宁站规模为7台13线,站房总结构分为地上两层,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候车室面积0.38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0.4米。2019年4月4日,南宁站发送旅客8.25万人次,刷新单日旅客发送量纪录。2021年,南宁站发送旅客2678.16万人,同比增长17.7%;完成运输收入28.289亿元,同比增长24.3%。南宁站曾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路文明车站”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南宁市在解放前,除几条低等级公路之外,是一座没有铁路的孤城。据史料记载,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广西商办铁路曾拟筑南宁至桂林铁路,因种种原因未果。1909年(清宣统元年),柳州市至南宁段才开始勘测,取来宾市、迁江、宾阳县、昆仑关至南宁,但因昆仑关山势迂回险要、工程艰巨、耗资巨大,此方案未能实现。1937年,再勘测时候取柳州起直接趋来宾,沿大江经由黎塘镇的方案,并征调民工筑路,后因抗日战局紧张,路基受到破坏,柳州至南宁铁路终成泡影。
1950年10月,铁道部衡阳铁路局来镇段工程处修建来宾-镇南关(今友谊关)铁路,1951年2月23日,从来宾铺轨至南宁市,2月25日,南宁站开站,3月10日,开始办理营业,建有站场、站房、货场等设施。开站初期,包括正线在内有到发线、编组线共5股道。北头另有尽头线3股,其中2股作站修线,1股作牵出线。1953年起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在年度计划内安排单项改、扩建工程,1955年增加到发、编组线2股,1958年增加存车线1股,1959年改建站修线2股。1965年6月又建成9道、10道共2股,先后投资共330.95万元。到1965年末,南宁站形成一级二场站型,包括正线在内计有到发线5股,有效长度639米至700米;编组线4股,有效长度600米至703米;存车线1股700米;南、北牵出线2条,分别为385米、160米。查定到发、解编能力分别为每日43.4列、每日750辆。
1973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向交通部提报南宁站总体规划初步设计,工程内容有延长到发线和编组线有效长度,增设存车线和交接线,改建洗车线和牵出线,以及改善南端咽喉道岔区布置等。经交通部批准后于1974年10月开工,1976年11月竣工并交付运营。
1975年9月,为迎接自治区成立20周年,对站房进行改建工程设计。1977年11月,自治区审定建设规模和条件:旅客候车最高一次集结人数按3500人设计,要求利用原站房进行改建,全部改建工程设计建筑面积19332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设计面积12855.5平方米,拆除旧房屋9380平方米。
1978年2月16日,南宁市站房扩建、新建工程开工。车站主楼高21.5米、宽27米、长106米。增建了贵宾室、售票厅、行包房、办公楼、站台、雨棚、天桥以及广场等设施,施工9个月,同年11月完工,共计完成新站房12065平方米,其中:候车室5312平方米,行包房1637平方米,售票房589平方米等。完成投资包括改建过渡工程在内共计768万元,其中:大修资金468万元,更新改造资金300万元。12月1日,新站房正式办理客运业务。1983年南宁站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质设计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奖。1985年6月至12月,延长旅客基本站台47米、雨棚101米,投资76.38万元。
到1990年末,南宁站站型为一级二场,采用平面调车,有到发线6股(包括正线),有效长度773米至1010米;编组线4股,有效长度785米至888米:存车线3股,有效长度115米至310米;公务单线1股69米;南北牵出线2条有效长度分别为468米、537米;洗车线1股,交接线2股以及大站继电集中等设备。1988年查定到发列车能力每日70.2列,解编能力每日969辆。1990年实际完成办理车每日861.8辆,其中有调车作业车达100%,解编能力利用率达88.94%。
1999年3月,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批准,南宁站由一等站升为特等站,副处级建制。
2000年,南宁站装修改造主站房和软席候车室,重点是主体站房外貌改进、出站通道改进,对候车大厅服务功能和设施重新规划,旅客候车由5个区域和1个中厅组成,可同时容纳4106人候车。安装全新电子显示引导系统和全新广播语音合成系统。2004年,大修一站台地面、雨棚及天桥,在车站候车室中厅安装2台自动扶梯。
2009年1月1日,南宁市站开行南宁至越南河内(嘉林)国际列车。2010年,南宁站屋顶和部分线路局部大修。2013年,南宁站开始进行站场改造施工,12月10日,车站顺利完成高铁拨接,正式启用8—13新站台。12月30日,南宁站发出首列正式运营的动车组列车D8204次,标志着高铁运营就此拉开序幕。
2014年7月,南宁站5道、6道开通,进一步提升了车站接发车能力。同年11月7日,南宁站实名制验证闸机开始投入使用。
2015年1月,南宁市站营业部开办高铁快运业务,初期涉及南宁、贵港市、北海、钦州市、防城区、百色市和崇左市6个市区。同年3月20日,南宁站站场改造施工基本完成,客车到发线由原来9条增至13条,南宁铁路枢纽共增开动车组列车14对。
2018年1月,南宁站启用人脸识别闸机,开启“刷脸”进站模式。2021年1月,南宁站启用“铁路e卡通”。2022年6月22日,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引入南宁站站改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南崇铁路与既有南宁站实现互联互通。2025年5月25日起,中国北京西、南宁市至越南河内(嘉林)站间国际旅客列车恢复开行,为促进中越两国人员往来、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运输保障。
地理位置
南宁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华路82号,北通柳州市、桂林市,南连凭祥市、北海,西接百色市、昆明市。
建筑规模
整体规模
截至2021年,南宁站站台面积4.29万平方米,旅客跨线地道1条、天桥2座。主体站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候车室面积0.38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0.4米。售票大厅1个,面积975平方米,人工售票窗20个,自动售(取)票机44台,自动检票闸机38台;行包房面积2616平方米。列车最大图常数103对,动车70对、普速33对。
建筑设计
截至2013年12月,南宁站站台长550米、宽10.5米、高1.25米,站台上一根根细小的柱子将雨棚顶起。柱子使用细小结构,能减少柱子占据站台的面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两座旅客天桥横跨过每个站台,天桥通道宽约10米,天桥每跨过的站台都有上下站台的阶梯。此外,旅客地道在轨道地下穿行而过。
整体布局
南宁站站房自1978年改扩建后,站房内增建了贵宾室、售票厅、行包房、办公楼等,站房以南增建了广场及雨棚等设施,该布局沿用至今。
截至2018年11月,南宁站站房南侧为站前广场,站前广场设东、西两个进站口。广场前为中华路与朝阳路交汇口,中华路上方高架为南宁东西向快速路。
站台线路
截至2015年3月,南宁站设有7个站台(1个侧式站台,6个岛式站台),13个站台面,13条到发线。引入线路为湘桂铁路、南昆铁路、南广铁路、柳南客专、南崇高铁。
运营情况
自助购票
截至2016年1月,南宁站设有30台自动售取票机,位于南宁站站房东侧。
便民设施
刷证进站
自2019年1月起,旅客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等有效证件在12306.cn(含手机APP)上购买“D”“G”字头车票后,不需再换取纸质车票,可持购票时所用的有效证件在南宁站直接刷证检票进出站。
电梯
截至2013年12月,南宁站高铁站台同时配设有手扶电梯和升降电梯。从天桥上下到每个站台的阶梯旁有电手扶梯,此外在阶梯的另一侧还另有一部升降电梯。
客货运量
年客货运量
2021年,南宁站发送旅客2678.16万人,同比增长17.7%;完成运输收人28.289亿元,同比增长24.3%。
参考资料:
日最高客运量
2019年4月4日,南宁站发送旅客8.25万人次,刷新单日旅客发送量纪录。
交通换乘
轨道交通
公交路线
参考资料:
文化建设
车站精神:首府车站,永创典范
价值意义
南宁站是一个集客货运输业务于一体的特等车站,伴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南宁站发生了巨大变化,南宁站始发、通过的旅客列车可达全国各大城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地市。南宁站是广西主要客流和重要物资集散地,担负着华南与大西南经济区域客货运输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