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旭,出生于1957年8月,1988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主任委员、美国胸心外科协会AATS委员,北京心脏移植及瓣膜外科诊疗中心主任。
孟旭技术特长为瓣膜成形技术尤其是风湿性瓣膜成形技术、重症瓣膜疾病治疗、外科房颤治疗、心脏移植、ECMO辅助以及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等。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2013年发明国内第一个带有知识产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国产三维二尖瓣成形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新型实用专利证书。主要著作包括《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手册》《现代成人心脏外科二尖瓣修复基础与理念》《心脏外科速查手册》。
2008年孟旭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心外科医师“金刀奖”,2015年获得“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表彰,2018年荣获国家名医盛典国之名医称号。
人物经历
1988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于北京安贞医院工作,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6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学习一年,1997年被聘为心脏大外科副主任,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23年5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特聘孟旭教授任心外科首席专家。
社会任职
孟旭担任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心脏移植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全国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胸心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北京吴英恺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美国心胸外科协会AATS会员;亚太心脏瓣膜修复专家组织发起委员;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中国分会主委;北京市心脏移植及瓣膜外科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胸血管外科学系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中心首席专家;瓣膜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小创伤协会理事(2009-2011);北京医学会心外分会常委;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杂志副主编。
主要成就
在科研方面,主持并负责心脏外科科研的全面管理工作。同时承担心脏外科医疗信息数据化管理的设置以及实施工作。两年来已培养研究生4人(其中1人已毕业)。所承担课题题目为《小创伤心脏外科新技术》《心脏外科数据库开发》《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曾获得市科技成果奖五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北京市优秀青年临床医师奖一次。
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2009年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研究完成,2010年完成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机制和干预研究,2013年发明国内第一个带有知识产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国产三维二尖瓣成形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新型实用专利证书。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同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国家十二五课题。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书籍作品
开设课程
参考链接:
个人特长
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20余年,独立手术近万例,每年都在800例以上,孟旭技术特长为瓣膜成形技术尤其是风湿性瓣膜成形技术、重症瓣膜疾病治疗、外科房颤治疗、心脏移植、ECMO辅助以及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等。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