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百科首页
泃河
情感咨询师

河,又称泃水,为海河流域蓟运河水系支流。泃河全长180余公里,流域面积2276平方公里,其源头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将军关外的茅山、青灰岭,向南流经天津市蓟州平谷区、河北省三河市后,从蓟州区红旗庄再入天津市境内,至宝坻区张古庄与州河汇合,注入蓟运河。泃河主要有洳河错河)、金鸡河、龙河、将军关石河、黄松峪石河等8条支流。

早在战国时期,泃河就实现了水道通航。刘协建安十一年(206),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扩大了泃河水运的范围和规模。泃河水运在唐代延续,至明代走向鼎盛。1912年,泃河水道加深,北平市、天津一带水运大部分通过泃河运输。抗日战争期间,泃河水路停用,结束了泃河2000多年的水运历史。1958年以后,政府先后在支流错河上建西峪水库,干流上建杨庄水库、海子水库。1958年在蓟州红旗庄建拦河闸以蓄水灌溉,1973年在蓟州区辛撞庄建涵洞式节制闸以调节洪水。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泃河上游承纳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河流水质恶化,多数时间处于劣V类水。21世纪,政府加大了对泃河的治理力度,加宽加固河堤,并在两岸种树绿化,使泃河水得到保护。

2024年,泃河实现全线贯通连续达75天,泃河下段和洳河下段保持全线有水。泃河流域6个国市考断面首次实现优良水体比例100%,泃河东店段监测到浮游植物50种,浮游动物18种,鱼类累计监测到27种,累计调查鱼类物种呈稳步上升趋势。三河市先后在泃河两岸兴建了人民公园、泃河带状公园儿童公园、绿地公园、体育公园、郊野游园等,沿岸景观打造较为完善,绿植实现全覆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景观节点。

历史变迁

泃河形成较早,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泃水的记载: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齐师反燕,战于泃水,齐师遁”(《竹书纪年》)。

刘协建安十一年(206年),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开辟了由中原通达长城内外的军运路线,为以后各代南北物资交流、军事供应打开了通道,从而扩大了泃河水运的范围和规模。

1958年以后,政府先后在支流错河上建西峪水库,干流上建杨庄水库、海子水库。1958年在蓟州红旗庄建拦河闸以蓄水灌溉,1973年在蓟州区辛撞庄建涵洞式节制闸以调节洪水。

位置境域

泃河源于河北省兴隆县茅山乡和跑马厂乡一带,流经兴隆县、天津市市蓟州区,于泥河村进平谷区境后,入海子水库,再经靠山集、韩庄、南独乐河、夏各庄镇城关镇东高村镇、马昌营、英城、马坊乡,进入河北省三河市境内,再与州河会合后称蓟运河

流域水系与特征

干流

泃河,蓟运河支流。泃河全长180余公里,流域面积2276平方公里。三河市境内全长57.5公里,流域面积299.5平方公里。泃河北京市境内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河长36公里。有8条支流,主要有洳河错河)、金鸡河、龙河、将军关石河、黄松峪石河等。历史上,由于河道弯曲,行洪能力低,下游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县城以上无固定河床,行洪滩地宽达2~3km。历史上发生最大洪峰流量曾达4100立方米/s。

主要支流

水文特征

径流变化

泃河的多年平均流量2.8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0.9亿立方米。其中河源段兴隆县年平均径流量0.6亿立方米,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73.2%。流域地势东部高,西部低。海拔高程在3~469米之间。长城以上河源市段为低山,以下均为海滨平原,两岸地势宽阔,落差小,水流平缓。支流发育,冬季封冻。

水资源

2004-2011年三河地区泃河的水资源量均在0.39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最大值出现在2005年,为0.690亿立方米,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为0.397亿立方米。除了2006年,其他年份地表水灌溉用水量占总灌溉用水量的份额只占4%左右,地表水量较为充足。

水质

"十三五"时期泃河有东店及三河东大桥两个国控断面,断面分布在泃河上、下游。水生态方面,近年来泃河流域水域被侵占、水体被污染,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通过现场勘查发现,泃河流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生态环境破坏情况严重,各入河沟渠带来大量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在部分缓流河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

河道特征

河道走向

泃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经天津市蓟州平谷区境,河道走向由东向西,蜿蜒百转,绕过平谷城区流向西南,从马坊镇东南流出,最终汇入蓟运河。在平谷境内,河道由东向西的流向,与其他北京地区大多西北向东南流的河流不同。

河道形态

泃河河道似蛇形曲折,无固定河床约束,出山峡后流入砾石行洪滩地。泃河流域覆盖平谷区全境,并与周边地区相连。

水利工程

海子水库

海海子水库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区韩庄乡,其防洪保护区涵盖了平谷县城、镇以及多个重要的工矿区,包括平谷县城、韩庄乡、夏各庄镇乡、英城乡、马坊乡、门楼乡和山东庄镇乡。海子水库的建设历程分为初建、续建和扩建三个阶段。自海子水库建成以来,1962年曾遭遇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1750立方米/秒的洪水。得益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洪峰被削减至750立方米/秒,显著降低了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

在灌溉方面,海子水库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水库水源进行灌溉,使土地大幅增产,最高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万亩。水库建成后,共经历大于200立方米/秒的洪峰12次,其中大于300立方米/秒的有9次,大于500立方米/秒的有4次,大于1000立方米/秒的有1次。最高库水位在汛期出现的年份有12年,1987年9月4日达到历年最高库水位113.52米,相应库容为0.94亿立方米。

建库后,1987年进库水量最多,达2.6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进库水量约为0.94亿立方米,其中6月至9月的进库水量为0.83亿立方米,占全年的87.7%。多年平均放水量约为0.60亿立方米,其中灌溉用水量占41%,弃水量占54%。水库扩建后,库容增大,自1983年后很少弃水,仅1987年弃水约0.123亿立方米。金海湖的拦洪蓄水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西峪水库

西峪水库地处燕山余脉浅山区,控制流域面积81.1平方公里,主坝长279.5米,坝顶高程220.4米。1968年建成初期总库容为1310万立方米,后经2022年除险加固工程调整为1310万立方米。

黄松峪水库

黄松峪水库位于北京平谷区东北部长城脚下黄松峪村口处,是一座以防洪、调蓄及灌溉功能为主的中型水库。完成土石方21.6万立方米。总库容104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9平方公里。黄松峪水库建有主坝、溢洪道各1座,发电站3座。主坝为政重力坝,最大坝高48米,坝顶长185米。发电站总装机439千瓦。灌溉面积2万亩。库区北侧有湖洞水、一线天等景点。

快活林水库

快活林水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天津市蓟州交界处的泃河支流快活林河上,始建于1975年。该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31平方千米,坝长61米,最大坝高22.5米,总库容为37.86万立方米。坝顶宽度为2.5米,死库容为6.70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为31.157万立方米。它是一座以防洪和灌溉为主,同时兼顾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2013年,该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

快活林水库控制流域50%的年来水量为617万立方米,而其兴利库容仅为31.157万立方米。由于水库库容较小,调节能力有限,其防洪功能往往无法有效发挥,出现了“小洪水时用不上,大洪水时又不够用”的尴尬局面。水库最初设计的排水设施仅为直径30厘米的灌溉用水管。这使得在汛期前无法及时排空水库以迎接洪水,尤其是在汛期期间,短时间内降低水库水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当遇到较大的洪水时,只能等待水库蓄满后,多余的洪量通过溢洪道排出。如果遇到持续降雨,流域内多次出现较大洪水,水库只能被动应对,无法有效调控。

杨庄水库

杨庄水库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北部,罗庄子镇杨庄村境内,泃河上游的峡口地段,距蓟州城区约12千米。是截取泃河地下潜流而成的山间湖泊,南北长、东西窄,泃河自北向南穿过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96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6160万立方米,总库容27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18万立方米。2001年始建,2006年竣工。库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高程多在300米以下。坝址所在地为不对称的河谷地带,右岸陡峭,左岸较缓。河谷上部宽800~1000米,河床宽330米,河谷内为现代冲洪积漂卵石组成的高、低河漫滩。坝址岩性为硅质、钙质白云岩与泥质白云岩互层。坝顶全长550米,坝顶高188.5米,最大坝高33.5米,由混凝土面板砂卵石坝和碾压混凝土溢流坝组合而成。杨庄水库风景秀丽,有蓟北小三峡之称,2016年被批准为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附近有九山顶自然风景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黄崖关长城等景区。

滑子水库

滑子水库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区滑子村村北,建于1959年,是平谷区第一座水库。是注册小(2)型水库。80年代滑子水库曾进行过防渗加固,但因渗漏问题未彻底解决,效果不太好。滑子水库此前由村集体管理。2022年,北京市对小型水库进行管理模式改革,由各区水务局负责统一管理、专业化维护。2023年1月,滑子水库已由平谷区水务局所属金海湖管理处代管,负责日常巡查维护。

上堡子水库

上堡子水库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区靠山集乡上堡子村东侧,坝址建在泃河一级支流的沟谷中,控制流域面积1.42km²,库区基岩为紫红色泥质页岩。工程分两期实施:初建于1970年3月10日完工;1974年7月启动扩建,1975年12月竣工。扩建后,坝高由10m增至13.5m,坝长114m,坝顶宽5m,总库容提升至13.7万立方米。为增强泄洪能力,1976年10月至1977年6月,县水利局设计并指导上堡子大队将溢洪道加宽,增设三孔泄水闸门。扩建完成后,水库在灌溉和防洪方面均发挥了显著效益。

南山村水库

南山村水库位于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山村东南,坝址坐落在泃河支流——南山村石河的龙潭段,控制流域面积3.5km²。坝基岩性为盘山岩体花岗石,地质条件优越。工程于1970年10月动工,1971年11月建成,坝型为混凝土心墙浆砌石结构,最大坝高19m,坝顶长66m、宽5m。大坝北侧设溢洪道一座,装有两孔敞式手摇启闭闸门,单孔尺寸2m×2.5m。水库总库容12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00亩。因库区岩体完整、施工质量高,蓄水后无渗漏现象,长期发挥稳定的灌溉与防洪效益。

杨家台水库

杨家台水库位于平谷区镇罗营镇乡杨家台村西,距城区约40km,坝址坐落在洳河支流镇罗营石河的杨家台峡谷,控制流域面积10.9km²,基岩片麻岩;工程最初按坝高22.5m、总库容72万m³设计,后于同年9月缩减规模,最终建成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高15m、坝长135m、坝顶宽6m,设计总库容23万m³;1975年设计、1979年动工、1982年竣工,1983年蓄水运行,因施工质量优良且地质条件好,水库无渗漏,水源充沛,年均可用水量2~3库,有效灌溉700亩,年发电量6000kW·h,是平谷区库容最大、效益最佳的小Ⅱ型水库。

红旗庄拦河闸

红旗庄拦河闸1958年5~10月建于天津市蓟州黄旗庄泃河河道上,名为黄旗庄拦河闸,后更名为红旗庄拦河闸。设计、施工单位均为蓟州区水利局。主要用于蓄水灌溉。在1984年因工程陈旧进行改建,为开敞式,共25孔,单孔高3米,宽2米,闸门为平板钢闸门,采用消力池消能。设计上游水位12米(大沽),设计下游水位7.7米,设计过闸流量350米³/秒,校核过闸流量830米³/秒,启闭型式为门吊车一台,启闭能力为6吨/台,设计蓄水量6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88万亩,后于1989年河北省三河市在泃河中游建错桥拦河闸,致使红旗庄闸的调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蓟州灌溉受到一定的制约。

辛撞节制闸

辛撞节制闸建于蓟州区辛撞庄,所在河流为河河,设计与施工均为蓟州区水利局,施工期为1972年10月至1973年6月,主要用于调洪,为涵洞式水闸,共6孔,单孔高4米,宽3米,闸门型式为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设消力池消能,设计上游水位11.82米(黄海高程,本闸同),设计下游水位9.71米,设计过闸流量250米³/秒,校核上游水位12.41米,校核下游水位10.05米,校核过闸流量控泄250米/秒,启闭机为电动卷扬机共6台,启闭能力30吨。

孟各庄闸

1975年,国家投资6.5万元备料,三河市赵河沟、灵山等公社出工2.7万个工日,在泃河孟各庄村西建成12孔拦河蓄水闸,共动土9000立方米、石方4500立方米,一次可拦蓄上游水量50万立方米。

航道航运

早期航运

泃河是北京地区最早用于漕运的河流。《竹书纪年》中记载了齐国燕国在泃河发生战争的事件,这表明早在战国时期,泃河就已经具备通航能力。《郡国军事考》对这场战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姬扁十四年,齐威王发动对燕国的进攻。数千名齐军从都城营丘(今淄博市)出发,到达无棣河后,乘坐百艘战船绕过渤海,进入沽口,沿着古鲍丘水(今蓟运河)逆流而上,深入燕国境内。燕后文公接到战报后,立即率领万余人的大军迎战。燕军在本国东部平原的泃河上乘坐战船顺流而下,在泃河与鲍丘水交汇的河口附近与齐军遭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最终燕军大败齐军,使其狼狈撤退。河流航运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燕国来说,泃河至关重要,它保障了兵员和粮食的及时运输,凭借地利优势,燕国成功击退了齐国的进攻。漕运是一种利用水道运输粮食(主要是公粮)及其他物资的专业运输方式。

《平谷县志》记载,东汉末年曹操主持开凿了平虏渠和泉州渠,将泃河的水引入白河,从而开辟了平谷及其沿河地区的水路交通。这一举措为后世南北物资的交流和军事供应提供了重要的通道,极大地拓展了泃河水运的覆盖范围和运输规模。

唐代航运

在唐乾元二年(759年),平谷北部驻扎着上万名士兵,为了满足军队的物资需求,寺渠渡口配备了众多军船,专门用于运输军需品。当时,每天都有数十艘船只在河北三河与寺渠渡口之间穿梭往来,运输线十分繁忙。

这一时期航运的繁忙景象,被一位唐朝诗人以一首题为《河渡》的诗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诗中写道:“古老的河流奔流不息,天空中云帆密布,船只在水面上缓缓驶来。飞鸟掠过水面,惊得鱼儿纷纷躲避;波涛汹涌,不断地拍打着堤岸。岸边堆积如山的军粮,车马往来穿梭,扬起一片尘土,展现出一派繁忙的运输景象。这里虽然是边关用武之地,但为了保障供给,士兵和百姓们也付出了极大的辛劳。”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漕运的繁忙以及士兵和百姓们的劳碌。

金代航运

在金明昌六年(1195年),京畿道转运使张格征调民夫对泃河进行大规模整治。他命令河工在平谷县城四周开辟六条山谷、开凿九口泉眼、引入七条水流注入泃河,并对河道进行了疏浚。经过这次整治,芮营以下的河槽被加宽加深,水流变得更加汹涌,船只往来频繁,帆影点点,运输十分繁忙。此后,在寺渠湾、芮营口、英城堰等地设立了渡口,漕运业迅速兴盛起来。此时,船只不仅可以直达天津,还能逆北运河而上,到达通州区

明代航运

明代,由于需要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水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平谷境内的驻军所需物资,主要依靠水路从外地运输而来,使得平谷的各个渡口都非常繁忙。明代诗人葛明曾作诗描绘这一景象:“边关的军营负责戍守,漕运负责运输军需物资。船只密集停靠,遮蔽了水面,卸货时风起云涌。邮驿的运输络绎不绝,遗落的谷物撒满道路。唉,粮食和布帛如同流水般运输!可惜,官员们富足,而百姓却依然贫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漕运的兴盛,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生活的困苦。

清代航运

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漕运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从内河运输转向了海运。随着这一转变,泃河上的驳船主要运输的是商业货物,而不再承担主要的漕运任务。因此,水运的规模和重要性逐渐衰落。

民国时期航运

到了民国初期,泃河的水运重新兴盛起来,当时设立了六个渡口和一条货运航道。1935年,这里每年运输的货物总量达到了2.39万吨。然而好景不长,1938年,侵华日军控制了泃河的水运,河道逐渐淤塞。到了1940年,泃河的水运被迫停止。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海子水库溢洪道至泃河上纸寨段15.2公里河道基本为常年干涸断流河段。泃河上纸寨至泃河洳河汇入口段仅在汛期依靠地下水潜流回补给地表水,维持较少水面面积,为季节性干涸断流河段。洳河岳各庄橡胶坝附近在汛期雨量较大时存在污水溢流入河问题,导致洳河汇入泃河河口前断面、泃河下段英城考核断面水质不稳定。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泃河上游承纳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河流水质恶化,多数时间处于劣V类水。21世纪,政府加大了对泃河的治理力度,加宽加固河堤,并在两岸种树绿化,使泃河水得到保护。

保护措施

自推行河长制以来,三河市开始系统治理泃河。三河市坚持水岸统筹多维度持续推进泃河系统治理。建设错桥闸生态砾石床,对氨氮、总磷、COD等进行降解,为水质整体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泃河7.3公里河道清淤疏浚,过流能力显著增强,蓄水能力有效提升;按照京B标准,在泃河与红娘港一支河畔分别建设1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9万吨,处理后的中水排入泃河进行生态补水,日均约2.5万立方米;对泃河16.7公里河道实施水生态修复,建成后,委托专业公司长期维护,营造自然生态景观,重建健康水生态系统;城区实施了177公里雨污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实现了市区全覆盖。

自2018年起,对泃河等9条154公里主要河道,开展河面漂浮物打捞工作,对水质净化及水环境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泃河沿线镇村生活垃圾已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水岸同治,杜绝了污染物直排入河,有效提升了泃河水质,修复了泃河水生态系统。据调查,目前泃河底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种群较为完整;鱼类种群较为丰富,有鲫鱼、鲤鱼、白条鱼、𫚪亚科麦穗鱼等多种本土鱼类;沉水植物有菹草黑藻苦草挺水植物菖蒲、芦苇、荷花;亲水植物千屈菜等各类植物。泃河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凸显。

保护现状

2024年,泃河实现全线贯通连续达75天,泃河下段和洳河下段保持全线有水。平谷区年末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17.11米,较2023年同期回升5.72米,回升值排名居全市第一。泃河周边5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9.32米,较2023年同期回升5.48米。泃河流域6个国市考断面首次实现优良水体比例100%,其中3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体。马各庄大桥、东店2个国考断面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全国水环境质量变化前10。泃河东店段监测到浮游植物50种,浮游动物18种,鱼类累计监测到27种,累计调查鱼类物种呈稳步上升趋势。

风景名胜

三河市先后在泃河两岸兴建了人民公园、泃河带状公园儿童公园、绿地公园、体育公园、郊野游园等,沿岸景观打造较为完善,绿植实现全覆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景观节点。

人民公园

紧邻泃河,总占地面积29.48万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3.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4.67万平方米,共栽植各种树木花卉100余种,乔木7200余株,灌木2.8万株,绿篱色带1万余平方米,地被草坪14万余平方米。人民公园环境优雅,景色宜人,花红草绿,曲径通幽,园林小品各具特色,喷泉迭水尽显情趣,游人流连忘返,是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公园。被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命名为“河北省五星级公园”,已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公园

泃河绿地

公园西邻东环路、东邻泃河、南接红娘港一支、北侧东出口游园,占地面积850亩。利用靠近泃河的自然优势,进行苗木栽植并进行功能分区,苗木种植上秉承“三季有花、四时有景”的理念,坚持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的种植原则,完善园路及路灯、监控等配套设施,打造“山、水、林、田、湖”相融合的滨河绿地景观,已经成为市民散步、休闲、锻炼的打卡地。

泃河郊野生态游园

位于三河市杨庄镇泗河村东南,密涿高速公路三河南连接线东端,泃河西岸,总面积约77.2亩。该节点与天津蓟州区一河之隔,可辐射冀津周边15个村庄,为周边约12000人提供休息娱乐场所,成为泃河景观带(三河段)又一重要节点。园内设有停车场、服务驿站(包括公共卫生间、休息区)、林下花海及林下露营区、儿童休闲互动区、观景平台两处及亲水垂钓平台五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被子植物门等全覆盖,为游人和骑行人群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相关文化

在泃河左岸黄土庄镇孟各庄村西北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早在6000年以前,先人们依水而居世代繁衍;西小汪村亦有商周遗址;新集镇泃河右岸大掠马村有千年银杏树,据传:李世民征东时,于此处宿营,随手将马策插在地上,一觉醒来,鞭杆已生根发芽,李世民不忍拔掉,便将其留于此地。距今1300余年,仍枝叶繁茂。

泃河沿岸错桥村附近历史上为清朝御道,皇帝去清东陵祭祖常经此处,在历史上曾为摆渡,远眺燕山,风景秀丽,被称为“七渡晴澜”,诗赞:错桥临七渡,山色绕泃阳。地脉沿溪润,春波到海长。河容开丽景,树影弄晴光。川上情何极?东游忆故乡。(明·刘希契)是清代三河县志八大景观之一。此外泃河左岸胡桥三村一带,古有“月池秋鹭”景观,泃河右岸不老淀村北,古有“南塘落雁”美景。

参考资料

治理一条河 扮靓一座城——三河市泃河被评为河北省“五星级幸福河湖”.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7

泃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8-25

泃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5-08-17

三河市母亲河——泃河.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5

“河长制”为北京平谷带来变化——让泃河洳河重现碧波.今日头条.2025-08-17

泃水晚渡 千年漕运那些事.北京市政协.2025-08-25

海子水库.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2025-08-17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2025-08-17

平谷区西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2025-08-17

水质水生态状况持续向好 “桃花水母”频现京城水域.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8-10

杨庄水库.《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5-08-25

一些小型水库年久失修不安全.新浪财经.2025-08-25

运动小飞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