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大厦(以下简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大厦),原名威尔士亲王大厦,俗名添马舰军营,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环。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
驻港部队大厦的塔楼总共28层,裙楼5层,内部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外形像一只高脚酒杯,底部呈向内倾斜的漏斗状,设计的本意是为了防止外界侵入建筑内部。2002年1月1日,根据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的《二000年军事设施禁区(修订)令》,将原威尔士亲王大厦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大厦。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大厦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3月,当时的威尔士亲王即英国王储查尔斯到访香港,并出席了驻港英军新大厦的揭幕仪式,因此将该建筑命名为威尔士亲王大厦。又因英军登陆港岛时乘坐的一艘军舰叫“添马舰”,所以俗称添马舰军营。
驻港部队大厦建成初期,紧邻海边,侧面港池停泊有军舰。随着中环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港英政府提出了中区湾仔填海计划,添马舰海军港池也在填海的范围之内。经过多年填海,大厦距离海边已有较长的距离。1994年6月,中英达成协议,英军在港14幅军事用地在回归后移交給中国驻军,其中包括这座大厦。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大厦成为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2001年5月,根据香港基本法的精神和香港回归的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了《二000年军事设施禁区(修订)令》,将原威尔士亲王大厦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大厦;2002年1月1日,大厦正式启用新名称。
建筑特点
驻港部队大厦的塔楼总共28层,裙楼5层,内部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外形像一只高脚酒杯,底部呈向内倾斜的漏斗状,设计的本意是为了防止外界侵入建筑内部,这使得大厦在维多利亚港的众多建筑中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而建筑上部立面具有现代功能主义特征。同时,大厦也是大型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参与汇演建筑物之一。
相关事件
2019年8月,香港“民间人权阵线”煽动示威者从维多利亚公园到遮打公园的“流水式集会”,部分黑衣人用镭射枪向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和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照射挑衅,在警方严正警告下散去。9月,龙和道一带的暴徒再次挑衅,用镭射笔照向驻港部队大厦,在外墙上可见多处蓝绿色光斑。
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主席、大律师马恩国表示,对于暴徒不断将暴力升级,予以强烈谴责。马恩国称,驻港部队军营属于重点地区,不能肆意侮辱,暴徒不要“玩火”,否则将付出沉重代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发生在香港的游行示威活动已经完全超出了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范畴,已经演化为极端的暴力行动,严重挑战了香港的法制和社会秩序,严重威胁到香港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触碰了“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并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支持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带领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也支持香港警方依法止暴治乱,恢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