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百科首页
云龙区
情感咨询师

云龙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个市辖区,因风景秀丽的云龙山而得名,位于徐州东南部,西揽老城,南跨新城,东邻徐州经济开发区、高铁商务区。截至2025年2月,该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1.03万,常住人口48.16万,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驻地和平大道66号。

云龙区境内存在少数丘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云龙区始建于1938年,时称徐州市第三区。1952年更名为云龙区。1968年改称红卫区。1975年复称云龙区。该区临近高铁东站、观音国际机场,境内有徐州市火车站、徐州汽车总站,另外京沪、陇海铁路、郑徐铁路干线,京福、连霍、宁徐高速及104国道穿境而过,是徐州内外连接的重要枢纽。

云龙区是徐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和旅游中心。该区重点围绕经济开发区、大龙湖旅游度假区、金融集聚区、会展中心做大做强现代商贸、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主导产业。是首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获批创建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创新示范区等30余项国家和省级荣誉。2024年,云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99亿元,同比增长4.0%。

云龙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两汉文化看徐州市、徐州文化看云龙”的美誉。境内有云龙山、彭祖楼、楚王陵、戏马台、户部山、钟鼓楼等景点。截至2023年5月,该区拥有AAAA级旅游景区3家,AAA级旅游景区5家,并已成功举办七届中国·徐州文博会。

历史沿革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篯铿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彭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铜山区

楚汉时,项羽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徐州市刺史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首都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十国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府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代,徐州先后为江南省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云龙区始建于1938年,时称徐州市第三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徐州市第三区更名为云龙区。

1968年云龙区改称红卫区。1975年复称云龙区。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云龙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辖彭城、子房、黄山、骆驼山、大郭庄、翠屏山、大龙湖和潘塘8个街道办事处,54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8万。

2000年4月2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云龙区狮子山乡设立街道办事处:

(1)撤销狮子山乡,将狮子山乡原辖的店子村整建制设立新店子街道办事处,另将原黄山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坝山居委会划给新店子街道办事处。

(2)将狮子山乡原辖的乔家湖村、长山村、土山寺村3个村委会整建制设立翠屏山街道办事处。

(3)将狮子山乡原辖的上河头村、下河头村、李庄村3个村委会整建制设立大郭庄街道办事处。2004年,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同意徐州市泉山区潘塘街道办事处划归云龙区管辖的批复》(苏政复[2004]55号)精神,徐州市政府同意将泉山区潘塘街道办事处(实际由徐州市城南开发区管理)划归云龙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云龙区行政区域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28.4万人,辖12个街道办事处。

2005年1月,徐州市政府批准对云龙区街道办事处进行调整:

(1)将彭城、新生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彭城街道办事处。

(2)将子房、铜山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子房街道办事处。

(3)将黄山、新店子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黄山街道办事处。

(4)将原食品城的区域范围划入大郭庄街道办事处。

(5)青年、天桥、骆驼山、翠屏山、潘塘街道办事处的名称和区域范围不变。

2006年4月,根据上级文件,云龙区将青年街道办事处与彭城街道办事处合并,合并后称彭城街道办事处;将天桥街道办事处与子房街道办事处合并,合并后称子房街道办事处。

2008年3月,根据《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云龙区街道办事处建制的批复》(徐政复〔2007〕27号),云龙区对原潘塘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1、将原潘塘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整建制划出,设立大龙湖街道办事处。

2、调整后的潘塘街道办事处辖5个行政村。

下辖街道

截至2025年4月,云龙区辖徐州市、子房、黄山、骆驼山、翠屏山、大郭庄、大龙湖、潘塘、汉风9个街道办事处。

彭城街道(驻燎原小区1号):面积2.01平方千米,人口68724人。辖10个居委会(莲花、石磊、云龙、庆新、新生、晓光、户部山、建南、燎原、兴隆)。

天桥街道(驻津浦西路142号):面积1.96平方千米,人口31988人。辖6个居委会(利群、梁庄、下洪、铁工、铁花、铁桥)。

黄山街道(驻徐州液压件厂东侧):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29728人。辖9个居委会(民安、民建、梅园、育园、黄山、民强、店子、坝山、工院)。

翠屏山街道(驻青年东路124号):面积0.96平方千米,人口22254人。辖4个居委会(宣武、开明、青年、钟鼓楼)。米,人口7278人。辖3个村委会(乔家湖、长山、土山寺)。

骆驼山街道(驻机场路15号):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6856人。辖7个居委会(狮子山、津东、金骆驼、狮南、民怡园、民祥园、民富园)。

大郭庄街道(驻三环东路大郭庄机场路口):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7414人。辖3个村委会(下河头、上河头、李庄)。

潘塘街道(驻柳集村):面积74.7平方千米,人口56990人。辖18个村委会(崔庄、柳集、塘坊、冯庄、禹王庙、大韩、孙店、赵店、程庄、潘塘、段山、曹山、丁庄、张屯、姜楼、茶庵、六堡、赵武)。

地理环境

位置

云龙区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东经117.22度、北纬34.25度。

地貌

云龙区境内存在少数丘岗,区内最高峰在云龙山,海拔142米。云龙区境内故黄河、奎河、三八河、房亭河纵横交错,有大龙湖和六堡两个较大水库。

气候

云龙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2012年的56%。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人口民族

2015年,云龙区总人口约38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云龙区常住人口为471566人。

经济

综述

2015年,云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7%;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82亿元,是2010年的1.84倍,年均增长12.9%,增速居主城区首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6.2亿元,连续四年超200亿元,年均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0亿元,首次超300亿元,是2010年的2.1倍。

2015年,云龙区新增注册企业2685家、注册资本81.1亿元,分别增长45%和142%;全区中小企业总数达15600余家,是2010年的2.2倍。

2018年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06亿元,超预算完成1.82亿元。全年税收收入完成25.65亿元,税占比91.4%。

2020年,云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预计,下同),同比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03亿元,同比增长7%,增幅和税占比均位列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5亿元,增速主城区第一。

2021年,云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3%,比2019年同期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0.3%,两年平均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48.41亿元,同比下降0.5%,两年平均下降1.2%;第三产业增加值373.95亿元,同比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4%。

2024年,云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77亿元,同比下降26.0%;第二产业增加值44.26亿元,同比下降8.2%;第三产业增加值462.97亿元,同比增长5.5%。

第一产业

2024年,云龙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亿元,同比下降0.3%。用电量为9130.2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3090.51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7.0%。

第二产业

2024年,云龙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亿元,同比下降0.3%。用电量为9130.2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3090.51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7.0%。

2024年,云龙区新增“四上”企业86家、大个体69家。中电子、中化学、中铁建、煤炭地质总局等一批央企区域总部落子云龙。项目建设提速增效。26项实施类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9.5亿元,“大块头”项目聚势突破、“大树成荫”初显,5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云盛科技研发中心、大龙湖彩云里完成建设,德基广场、招商M大道、聚昕创纬加快施工;“小而美”项目厚积成势、“小树成林”已现,21项区级重大产业项目提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中电子数据创新中心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

2024年,云龙区数据金库和数据中心“枢纽”优势充分发挥,鼎驰科技、百度智能云等16个数字经济项目顺利落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40亿元,居主城区首位。零碳负碳产业持续完善,“双碳”技术产业园、国检二期等项目投入运营,该区成功跻身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

第三产业

2024年,云龙区14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06.97亿元,同比增速0.0%,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增速排前两位的行业分别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为18.31%、15.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4.77亿元,同比增长5.1%,较上月回回落2.7个百分点。

服务业

2015年,云龙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20.1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年位居江苏省城区前十强。

2015年,云龙区累计实施重大产业项目77项,完成投资750亿元,增加载体面积260万平方米,世茂商业中心、绿地城市广场等12个城市综合体竣工运营。

2015年,云龙区10家园区被认定为市级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数量居主城区首位;淮海文博园获批“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15年,云龙区润东汽车集团成为全市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上市企业、首家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服务业企业;徐州医药等8家企业(项目)列入省“十百千”行动计划,恩华和润医药被认定为“省创新示范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企业5家,年成交额超10亿元市场4家。

2015年,云龙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1.8亿元,年均增长18%;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位居主城区首位;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区涉网企业6800余家,2015年交易额完成115亿元。

2015年,云龙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29亿元,旅游总收入完成51.6亿元,年均增长均达20%以上。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累计交易额超1.6亿元;徐州旅游服务中心启动运营,成为全市首家“互联网+旅游目的地”O2O平台;汉文化景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示范研学基地”,新增3A级以上景区5家。

2015年,云龙区拥有超万平方米商务楼宇28座,入驻企业6200余家,占全区企业总量的40%,卜蜂莲花、东方金钰、银座商城等区域总部相继落户。

2015年,云龙区引进民生银行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18家,为中小微企业定向放贷额年均增长33%;

2024年,云龙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8亿元,同比增长2.0%。

招商引资

2015年,云龙区先后引进中国外运光大集团华润集团等“555”企业43家,签约万达广场等亿元以上项目26个,累计出让土地7816亩。

2024年,云龙区举办“金秋招商投资暨数字经济发展推介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全年签约落地项目35个、投资意向明确项目31个,总投资额超160亿元。

房地产

2024年,云龙区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10.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6%。在建商品房施工面积为789.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4%,其中,新开工面积为104.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3%。住宅待售面积1.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5%。

对外贸易

2015年,云龙区新增外资项目13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自营出口总额分别累计完成4.5亿美元、10.4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3.2倍。

2024年,云龙区成功举办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重点展会16场次,成交额超32亿元。

金融业

2024年,云龙区苏州银行、浙商证券、齐盛期货等186家企业入驻金融服务中心。开展金融赋能政银企对接活动,促成授信525笔,授信金额30.5亿元。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超62亿元。系统构建“政银企”合作协同共赢改革,新增信贷支持、普惠服务累计超150亿元,银行业收入增速全市第一。促成授信525笔,授信金额30.5亿元。“云企行”助企惠企走访280家,全年新增“四上”企业86家、大个体69家。

旅游业

2024年,云龙区“演出经济”“赛事经济”拉动全市消费近2亿元,全区游客接待量超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亿元,文旅消费规模保持全市第一。

交通

云龙区内有104国道和徐连一级公路、徐连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5年,云龙区书香云龙”、“舞动汉风”、“云龙大讲坛”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为社区安装健身路径143套,在汉文化景区建成全省首个全人群健身广场,我区被评为“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省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2024年,云龙区图书馆入选全国一级馆、江苏省全民阅读“五十佳”名列前茅,崔焘故居翰林书社等3家文化场馆荣获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汉文化景区特色文旅活动连续被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成功举办淮海十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等高规格体育赛事47场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扩大至6.05平方米、主城区第一,五山体育公园跻身省级最美跑步线路,大龙湖旅游度假区成功获评“江苏省体育休闲基地”。

教育事业

2015年,云龙区累计支出教育经费14.95亿元。新建潘塘中学、云兴小学城东分校等7所学校,改扩建教学楼3.4万平方米,完成校安加固8.6万平方米,多轨制中小学全部达到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组建青年路等5个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徐州三中云龙实验学校,引入徐州市树人中学在云龙区办学。新建改造公办幼儿园6所,新增民办幼儿园14所,省市优质园比例达85.7%。云龙区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

2024年,云龙区持续加大教育领域投入,教育经费支出7.6亿元,同比增长2.7%、主城区第一,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以及省市各类表彰和试点113项。

科技事业

2015年,云龙区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54人,其中国家专家4人、入选省市“双创”计划15人;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1项,获批专利授权1100余件。

2024年,云龙区新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获批江苏省瞪羚企业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4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大佑智能电器、奇点科技等18家都市产业项目集聚发力。检验检测集链成群,简智过程分析、薪源检测等6个新项目入驻,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思慕谱环保科技产业园投产运营,全区实现营收7.5亿元,全市占比超三分之一。

2024年,云龙区深度融入徐州市科创圈建设,加强与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力度,共同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实现创新成果实质转化,推动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争创更多国家级平台;强化科技创新企业招引培育,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

医疗卫生

2015年,云龙区在徐州市率先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为居民减轻就医负担4760万元;投入3700万元,完成6家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甲等医院医疗联合体,城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实现全覆盖。“单独二孩”政策平稳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我区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顺利通过“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验收。

2024年,云龙区高标准创成江苏省级健康区,中医院新院、质子重离子医院即将建成投用,东苑中心被认定为省首批基层慢病筛防中心、主城区唯一。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二期等9所高水平医疗设施建设。

社会保障

2015年,云龙区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达79%,累计完成224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新增就业10.03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5.7万人,帮扶残疾人就业258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累计处理劳资纠纷案件936件,帮助追回工资895万元。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16.8万人,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新增及中断续保8.5万人、征缴金额3.4亿元,社会保险主要险种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在全市率先执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累计发放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7520万元。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297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2万余人次。落实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政策,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增老年福利机构7家、居家养老服务站68家,全区养老床位总数达1921张。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9万余份。

2024年,云龙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6000余人次,改造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72个,优秀率占比全市第一,新建街道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长者食堂6个。

旅游

概述

数千年的文明史给云龙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尤以汇集两汉文化的精髓而闻名于世。汉文化景区是全国最大的汉文化遗址公园之一和国家4A级景区,汇集了“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是集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荣获全国首个“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称号。被誉为“千古繁华地,徐州不夜城”的户部山,成为展示徐州市城市形象的“城市名片”。辖区内还有项羽戏马台、北魏大石佛、放鹤亭、显红岛、乾隆行宫、李可染故居、户部山古民居等名胜古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2014年,云龙区接待游客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51.6%。

景点

云龙山

云龙山,是徐州市内重要的风景山林。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由九节山头组成,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时,人们云集云龙山大世岩观音院,烧香膜拜,祈求平安,形成一年一度的云龙山庙会。

徐州汉文化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楚王陵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位于徐州市区东部,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铁路,西接津浦铁路,北迄骆驼山,总占地面积1400亩。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占地1400亩,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

戏马台

戏马台是徐州市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项羽,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徐州市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由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徐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承担着徐州的考古发掘、文物收藏、陈列宣传、科学研究等任务。

放鹤亭

放鹤亭,为彭城隐士张天骥所建。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歇山飞檐,古朴幽雅。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苏轼徐州市知州时与其结为好友。山人养了两只丹顶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亭因此得名。

徐州民俗博物馆

徐州民俗博物馆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历史名山户部山上,依明清古民居而设,是一座以收藏、展示、研究徐州地区民俗文物及民俗文化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有古民居160多间,展示民俗文物1000多件。徐州民俗博物馆的展示分徐州古民居展示、生产和生活展示、婚嫁和生育展示、民间艺术和工艺展示、地方戏曲和曲艺展示以及民俗、民风、民间绝活演展等六大部分。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概况区划.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政府.2025-08-17

2024年1-12月全区经济运行简析.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政府.2025-08-28

云龙概况.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政府.2024-03-12

网站联系.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政府.2024-03-14

江苏徐州市云龙区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4-03-12

江苏徐州市云龙区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3-12

【徐州日报】云龙全力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中心区(图文).徐州日报.2024-03-12

云龙: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中心区.搜狐网.2024-03-12

丰县等9个县(市)区选举产生人大常委会主任县(市)区长政协主席.今日头条—无线徐州.2022-01-14

云龙区概况.新亚欧大陆桥国际信息中心.2014-03-18

2021年1-12月全区经济运行简析.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政府.2022-07-14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政府.2025-08-2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2020-08-23

运动小飞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