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蒂博尼特省,是海地共和国十个省级行政区之一,位于海地中东部,被称为“海地粮仓”,首府为戈纳伊夫市。
阿蒂博尼特省地理上包含阿蒂博尼特河,这是海地共和国最大河流,也是海地岛上最长的河流,源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境内中科迪勒拉山脉的锡博阿山,向西流贯海地,注入加勒比海戈纳夫湾,全长320公里,水量充沛。阿蒂博尼特平原则是海地四大平原之一,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是主要的农业区。
2024年,阿蒂博尼特省安全形势持续恶化,6月至10月间发生多起黑帮武装袭击事件。6月14日,海地帮派武装“蒂·巴瓦多姆”在夜里袭击了阿蒂博尼特省的一个街区,造成10多人死亡,10多栋房屋被毁,一名学校教师遭绑架。10月,黑帮分子袭击了阿蒂博尼特省的松德桥镇,纵火焚烧了数十座房屋和数十辆汽车,造成至少70人死亡,另有多人重伤,6000多人逃离家园。
名称由来
阿蒂博尼特其名源于阿蒂博尼特河(Artibonite River)。
位置境域
阿蒂博尼特是海地共和国十个省级行政区之一,是海地面积最大的省,位于海地中东部。
行政区划
阿蒂博尼特辖有圣马克、格鲁伊夫等多个区级行政单位,其首府戈纳伊夫(Gonaives)是海地北部城市,由美洲原住民建于1422年。
自然地理
阿蒂博尼特河(Artibouite River)又名“瓜亚哈尤科河”,海地共和国最大河流,也是海地岛上尼罗河,源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境内中科迪勒拉山脉的锡博阿山,向西流贯海地,注入加勒比海戈纳夫湾,全长320公里,水量充沛,河谷土地肥沃,为海地重要的农业区。其作为阿蒂博尼特河流域农业工程的一部分,1930年开始修建一条控制洪水的堤坝,1956年完成后出现一个浩瀚的人工湖(佩利格尔湖)。佩利格尔水电站于1971年建成,发电能力为31400千瓦。此外流域内还开垦了大约8万公顷的土地。自河口起可通航小型船只,通航里程约160公里。
阿蒂博尼特平原是海地四大平原之一,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是主要的农业区。
人口
阿蒂博尼特首府戈纳伊夫在2015年人口统计中达到27.86万,是该省政治经济中心。
社会经济
阿蒂博尼特被称为“海地粮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作物常常和经济作物一起套种,主要农产品有咖啡、棉花、可可、大米、玉蜀黍属、高粱、香蕉、甘蔗等,咖啡是重要的传统经济作物,玉米是居民的主要食物。戈纳伊夫市作为贸易枢纽,拥有连接太子港与海地角的公路网络,主要输出咖啡、棉花、蔗糖、香蕉、杧果和制造细木家具用的木材等。
社会事件
2024年成为该省暴力冲突集中爆发年:
6月,海地帮派武装“蒂·巴瓦多姆”(Ti Bwadòm)14日夜里袭击了首都太子港附近阿蒂博尼特省的一个街区,造成10多人死亡,10多栋房屋被毁,一名学校教师遭绑架。
10月,黑帮分子袭击了海地西部阿蒂博尼特省的松德桥镇,该镇是主要产粮区,造成至少70人死亡,另有多人重伤,6000多人逃离家园,纵火焚烧了数十座房屋和数十辆汽车。同月,海地黑帮格兰格里夫帮入侵中部阿蒂博尼特省的城镇,该团伙乘独木舟接近蓬桑德,袭击当地居民,受害者包括婴儿、年轻母亲和老人,致至少115人死亡,超过6200名幸存者逃离蓬桑德。
司法管理
海地宪法于1987年3月29日通过,1988年6月至1989年3月中止实施,其后少数条款被废止。经2012年6月9日修改通过的1987年宪法目前有效。宪法规定:海地国家主权属全体公民;三权分立是其基本原则;国民议会享有立法权,分参、众两院。议员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修改宪法须经参议院和众议院各三分之二成员的同意;总统和以总理为首的政府内阁分享行政权;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弹劾政府。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初审法院、和平法院和特别法庭,它们的数量、组成、组织、运作和管辖均由法律规定。
根据海地司法体系设置,阿蒂博尼特河谷地区设有专门土地法院,负责处理土地确权、产权登记等事务。该机制源于省内集中了全国重要农业资源,土地纠纷占民事诉讼法总量的重要部分。2023年改革后,土地案件审理周期从平均5.2年缩短至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