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1954年2月12日出生于农安县,中国内地影视、小品和话剧演员,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之子。
1979年,陈佩斯主演了他的首部电影《瞧这一家子》,正式出道。1982年,陈佩斯凭借影片《夕照街》获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并开始以“二子”形象为观众所熟知。20世纪80年代后,陈佩斯和父亲陈强搭档主演《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电影,在《父与子》《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爷儿俩开歌厅》等影片中均以“二子”形象出现,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电影系列。此外,陈佩斯还于1993年执导并主演了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并凭借出演的古装喜剧片《京都球侠》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除了电影表演之外,自20世纪80年代起,陈佩斯也凭借小品创作而活跃在电视荧幕上。1984年,陈佩斯与朱时茂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首度搭档,表演了小品《吃面条》,节目一经播出便深受观众喜爱,被大众所熟知。。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多次合作,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包括《羊肉串》《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王爷与邮差》等在内的一系列经典小品,两人独特的演绎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王爷与邮差》获得当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类一等奖。
进入21世纪后,陈佩斯逐渐淡出荧幕并投身舞台,转向话剧创作。2001年,陈佩斯开始主演其首部话剧《托儿》,并被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提名为“2001年中国十大演出盛事(戏剧类)”。2015年7月16日,陈佩斯执导并主演的《戏台》在北京喜剧院开演。随后,陈佩斯又主创了《阿斗》《老宅》《惊梦》《寻找家人》等一系列话剧作品,并在2018年创办了“大道喜剧谷”。2021年2月6日,陈佩斯担任金牌导师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喜剧传承类综艺《金牌喜剧班》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从而回归中国中央电视台舞台。2022年8月,陈佩斯编导并主演的《惊梦》于国家大剧院戏剧舞台首演。2025年7月25日,陈佩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根据同名高分话剧改编的电影《戏台》在中国大陆上映。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4年2月12日陈佩斯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他小时候十分淘气,在学校经常惹老师生气,但是那时的陈佩斯非常自由快乐。直到15岁那年,陈佩斯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父亲陈强在文革期间被打成了黑帮,因此他随着父亲“上山下乡”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
从1969年开始,他们父子在沙漠地区的建设兵团待了四年。在这期间,陈佩斯特别热爱运动,是当时兵团里的运动健将,跳高和排球都是他擅长的项目,他还夺得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冠军。后来从兵团回到北京,他报考了北京军区的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和总政话剧团,但是由于父亲仍被认为是“黑帮”,两个地方都没有录取他。1973年,陈佩斯报考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并被录取。
演艺经历
涉足影视界
1979年,陈佩斯出演由王好为导演,父亲陈强主演的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这是他首次与父亲合作,也是首次担纲主演,在片中扮演好逸恶劳却本性善良的话剧演员胡嘉奇,为影片贡献不少笑料。该片获得1979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1年,陈佩斯参演了法律题材影片《法庭内外》,在片中饰演夏欢这一角色,影片获得第一届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提名。1983年,陈佩斯再度与导演王好为合作出演电影《夕照街》并在剧中饰演“二子”这一角色,自此以后,陈佩斯在自己主演的喜剧电影中多以“二子”这一形象出现,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二子宇宙”。陈佩斯凭借《夕照街》中“二子”这一角色被提名为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1986年开始,陈佩斯与父亲陈强合作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喜剧电影,该系列共5部,分别是《父与子》(1986年上映,王秉林执导)、《二子开店》(1987年上映,王秉林执导)、《傻冒经理》(1988年上映,段吉顺执导)、《父子老爷车》(1990年上映,刘国权执导)和《爷儿俩开歌厅》(1992年上映,陈佩斯、丁暄执导)。这一系列喜剧讲述了老奎和儿子“二子”之间的有趣故事:时而父亲食古不化、儿子激进跳脱,时而父亲保守正统、儿子浪荡不羁。二人斗智斗勇,让观众啼笑皆非,同时又带给人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对父子关系的相处、生活水平的变化的思考。此外,“二子”的含义并不是傻,而是用自嘲的态度展现简单智慧。
同一时期,陈佩斯与赵家玲合作出演的喜剧电影《少爷的磨难》于1986年上映,片中饰演的富二代“金福”一角,展现了从富到贫再崛起的奋斗历程,并通过“男扮女装”的表演贡献笑料。随后又凭借该角色荣获88年小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陈佩斯与张丰毅、宝丽娜·拉芳合作,出演由谢洪执导的古装喜剧片《京都球侠》,并凭借该片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影股份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该影片获得了当年的全国票房冠军。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陈佩斯出演了大量喜剧电影。1993年,由他和赵丽蓉、魏宗万、丁嘉丽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喜剧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上映。影片主要讲述了负责宣传推广火葬政策的陈小二(陈佩斯饰)与坚持土葬习俗的母亲及舅舅之间的荒诞闹剧,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该片是陈佩斯几部作品中喜剧技术最为复杂的一部,他在其中运用了伦理喜剧、误会喜剧和计谋喜剧的叠加,豆瓣至今评分8.7分(2023年3月数据)。此后,陈佩斯又出演了《编外丈夫》《临时爸爸》《飞来横福》等影视作品。1996年上映的《太后吉祥》是陈佩斯的另一部经典之作,该片云集斯琴高娃、陈强、李大强、宫晓瑄等诸多明星,作为“中国第一部贺岁电影”,首开架空历史喜剧之先河,票房预计超过了1300万元人民币。
同时期,陈佩斯也为多部动画电影中的角色配音,如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木须龙、1999年国漫经典动画《宝莲灯》中的孙悟空。还有之后十数年间的《超人总动员》《宝葫芦的秘密》《爱宠大机密》《豆福传》等都有他的传神演绎。尤其是2017年上映的《豆福传》,年逾花甲的陈佩斯依然用自己充满喜感的嗓音,成功塑造了一个调皮、淘气、捣蛋、搞怪的“豆界老顽童”形象,为影片增色不少。
2015年,陈佩斯再次与央视合作,其自导自演的电视喜剧《好大一个家》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播出后全国收视率为1.84%,份额4.98%。中心城市收视率为2.08%,份额5.26%,在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二。
2024年2月5日,陈佩斯参演的贺岁新片《最家拍档》上线。2025年6月6日,陈佩斯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戏台》官宣定档于7月1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拓展小品界
1983年,陈佩斯与朱时茂合作,以报考演员的笑话趣事为题,编排出一个喜剧小品《考演员》,没想到的这个小品在哈尔滨市一演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1984年,受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黄一鹤之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陈佩斯与朱时茂共同编剧并表演喜剧小品《吃面条》,该小品运用了滑稽、夸张的表现形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陈佩斯连续多年应邀参加央视春晚并表演小品《拍电影》(1985年)《羊肉串》(1986年)《狗娃与黑妞》(1988年)《姐夫与小舅子》(1992年)《大变活人》(1994年)《宇宙体操选拔赛》(1997年)等。其中,1989年春晚小品《胡椒面》是陈佩斯首次采用接近“默剧”的表演形式,完全依靠肢体语言表达,全程几乎无台词。在90年春晚小品《主角与配角》中,陈佩斯把“误会喜剧”和“错位喜剧”的方法相结合,演绎出一个滑稽的“反派”角色。1994年春晚,陈佩斯再次创新,首次将魔术引用在小品《大变活人》中,观众反响热烈。
1995年,陈佩斯将外景小品《赶场》搬上了当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的舞台。之后又将这种全新的小品形式推广到电视荧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中开辟了《佩斯快乐岛》节目,又在北京有线电视台开发了《天乐时光》栏目。其中《天乐时光》在全国120家地市电视台共同播出,分为“生活情景一瞥”、“师傅和徒弟”、“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等多个系列主题,共30集短剧。在此后的三年里,陈佩斯陆又续拍摄了《光说不练的假把式》《热点访谈》《流水作业》《96摇滚指南》等十多个小品短片。
1998年的小品《王爷与邮差》是陈佩斯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的最后一个作品,该作改编自阎肃创作的剧本《万国运动会》,表演结束后被“伊利杯”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小品类一等奖。
深耕话剧界
2001年开始,陈佩斯的大道文化制作公司开始制作舞台喜剧,这一年他开始出演由王宝社编剧的话剧《托儿》,该剧先后在中国40多个城市进行演出,共计演出100余场,所有演出场次的上座率均为100%,并获得由中国演出家协会颁发的“2001年中国十大演出盛事戏剧演出提名奖”。
2004年,由陈佩斯创作并领衔主演的舞台喜剧《阳台》,在北京喜剧院拉开帷幕,它先后在不同的地区推出了“四川方言版、普通话版、云南方言版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教学版”四个版本,这四个版本共同演出了将近137场,2007年10月28日《阳台》在北京海淀剧院落幕。在对喜剧的探索中陈佩斯不仅在《戏台》和《阳台》等作品上追求更全面的喜剧表现,还在不断尝试掌握悲喜剧之间的平衡技巧,来达到自己对喜剧的要求。
2007年,陈佩斯首次尝试使用全新的说台词方法,演绎自己编剧的话剧《阿斗》,并以此成功从“小品演员”转为“话剧明星”。这部话剧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看历史,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火花。2015年7月16日,由毓钺编剧,陈佩斯执导并与杨立新共同主演的新喜剧作品《戏台》在北京喜剧院正式首演,《戏台》的首演也标志着北京喜剧院的正式开幕,同时戏台也开始了“马拉松”模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演出近百场,时间长达168天。2021年8月31日,陈佩斯参演的电视剧《一剪芳华》多平台播出。2021年9月22日,《惊梦》作为陈佩斯执导并主演的舞台剧登陆了国家大剧院,并且该剧被选为“演艺大世界·2021第七届上海国际喜剧节”开幕大戏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这也是陈佩斯与陈大愚父子两人首次同台,门票开售一小时就突破百万票房。2022年,陈佩斯与陈大愚主演的《惊梦》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戏剧开幕。2023年3月16、17日,由陈佩斯担任艺术总监的音乐剧《寻找家人》中文版上演。同年8月,陈佩斯参与录制实景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第三季。
2024年5月16至19日,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演出的舞台剧《惊梦》登上甘肃大剧院。
2024年6月11日,陈佩斯父与子系列直播泉州市站,梨园名家曾静萍、曾龙做客直播间,话剧《惊梦》也于6月13日至16日在泉州大剧院演出。
2025年4月18日,陈佩斯携《戏台》剧组亮相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4月26日,陈佩斯与老搭档朱时茂亮相闭幕式现场。7月25日,陈佩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根据同名高分话剧改编的电影《戏台》在中国大陆上映,他在片中饰演侯喜亭。
个人生活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是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51年,陈强跟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国家歌剧院演出《白毛女》,演出期间正逢陈佩斯的哥哥出生,陈强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将“布达”作为大儿子的名字,数年之后又将“佩斯”作为二儿子的名字。
陈佩斯的妻子叫王燕玲,原先是一名护士,后来成为了陈佩斯的经纪人,并与陈佩斯育有一子陈大愚。
人物影响
不同于堆砌段子或搞怪的表情动作来取悦观众,陈佩斯的喜剧不仅都有严谨的内在逻辑,而且表演形式不拘一格:既有莫里哀“仆人戏主”式的《王爷与邮差》,又有“错位”与“误会”式的《警察与小偷》;既有局限于舞台的小品,又有电视蒙太奇的短剧。都能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一步一步达到开心的目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喜剧理论,他总结出喜剧是“通过自我折磨,把这先完成了,再去取悦于他人”的艺术形式,并在反刍中发现早期的小品中也有这种“悲剧内核”。陈佩斯将自己的理论应用在后续的影视剧和舞台剧作品中,身体力行教授给他的学生。2012年,陈佩斯开办大道文化喜剧表演培训班开始培养喜剧人才。
2015年,北京喜剧院成立,陈佩斯担任北京喜剧院首任艺术总监。以喜剧创作态度严谨著称的他,强调喜剧院应该“注重喜剧艺术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以及作品的创造力”,成为喜剧精品的汇聚地、喜剧佳作的孵化地、更要成为新人佳作的交流平台,成为一个能够满足百姓需要的高品质剧场。2018年,陈佩斯开辟了“大道戏剧谷”,为喜剧“优青年计划”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2018大道文化陈佩斯喜剧作品展演”提供了依托。
主要作品
注:以下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7月14日
小品作品
参演电影
喜剧短片
参演电视剧
舞台剧作品
配音作品
相声作品
参加综艺
导演作品
广告代言
社会活动
荣誉奖项
作品荣誉
影视荣誉
个人荣誉
人物事件
央视纠纷
1997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发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央电视台全资国企)未经允许,擅自出版了《吃面条》《警察与小偷》等8个小品的VCD光盘。
双方经过多次协调,未达成一致。于是他和朱时茂以侵权为由把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与此同时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央视事件也在不断地发酵,而后遭到央视的封杀。正因此事,1998年陈佩斯在事业巅峰时退圈。2000年12月6日,陈佩斯和朱时茂胜诉了。判决裁定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赔偿他们16万元侵权金。
1999年,陈佩斯与妻子王燕玲在北京郊区承包了万亩荒地,他们在荒地上种石榴树,并把自己所种植的石榴树作为退休以后的一个退路。
2020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官微正式官宣陈佩斯将回归中国中央电视台,担任央视重点打造综艺节目《金牌喜剧班》金牌导师,这也代表央视和陈佩斯真正意义上的和解。节目的平均收视率0.84%,单期最高收视率1.28%,开播后观众黏性有显著提升。
陈大愚正面回应假冒账号言论
2024年9月10日,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从2024年6月份开始,陆续有账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恶意冒充他的父亲陈佩斯,用他的头像以及名字在海外不同平台和账号发布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并大量违规搬运其账号上发表的一些原创视频进行牟利,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陈大愚表示,为了不让父亲陈佩斯受到更多的困扰,最初他只是希望尽快澄清事实真相,将假账号禁封,然而由于涉及到外网,很难处理。7月26日,公司最先发表澄清声明,并警告冒充者将面临法律制裁,但外网平台上的假陈佩斯并没有收手。8月初,陈大愚向外网平台发了多封邮件,阐述账号的侵权问题,并要求平台做出处理。
2024年8月6日,陈佩斯以及陈大愚对此事进行报警,中国国内公安机关也进行备案,但由于是境外网站,中国国内警方无法干涉。陈大愚表示,到8月11日,他们联系到了一位美国的当地律师,才让事情出现转机。该律师表示愿意帮他们远程在美国处理这件事情。经过共同努力,终于在8月16日以合法合理的手段要求平台禁封冒名顶替的账号,并删除违规视频。但是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新的假账号死灰复燃,并且冒充他的父亲无休止发布反动言论,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持续输出负面观点和情绪。陈大愚表示,最后决定将此事通过他们的账号发出来,是希望多一个了解真相的网友就会多一个人为他的父亲作证,同时也会少一个上当受骗的人,并表示他会和这位外网的不法分子硬刚到底。
在《人民日报》撰文
2025年8月7日,《人民日报》第20版发布文章《“长期主义”就是“戏比天大”》,作者为电影《戏台》导演、主演陈佩斯。陈佩斯表示,现在流行说“长期主义”,其实就是老艺人们常挂嘴边的“戏比天大”。您看那些老戏班子,都是一代代人在“死磕”。搞创作就认一个死理儿:戏是磨出来的。我们有时候也得有这股子轴劲儿,为了一句台词能磨半宿,为了电影里一个不起眼的道具或者台词的气口较真,即使观众不会注意到,我们自己心里得门儿清。永远把观众当明白人,别想糊弄观众。不管潮流怎么变,该守的规矩一寸都不能让。
人物评价
陈佩斯擅长设置身份的反差为观众带去优越感,并通过形象的错位,增加戏剧冲突,在不断矛盾冲突层层递进中制造线性的情绪变化,再加之出神入化的细节表演,让他的作品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人民日报评)
陈佩斯以自嘲为基础展现了世界的荒诞。(作家张佳玮评)
陈佩斯是耐得住寂寞的演员。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尤其聊起喜剧,他很像一位专门研究喜剧理论的学者。(中国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