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英文名:Kashi University),简称“喀大”,位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南疆城市群区域中心—喀什市,由教育部批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是中国最西部的大学、欧亚大陆腹地口岸边境上的大学、“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上的大学、“棋眼”中心的大学。
学校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喀什师范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2015年更名为喀什大学。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1994年、2009年,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14年,中国语系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22年,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高台、新泉和东城3个校区,占地面积4050亩。学校有23个教学单位,1个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建设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7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有教职工2300余人,在校生3.5万人。
2025年,喀什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居第500+名。
历史沿革
喀什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上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对自治区的大专院校进行了调整,做出了将原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合并,从中抽调部分教职员工、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在喀什市组建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的决定。
1962年7月,自治区教育厅暨自治区并校领导小组任命艾孜佐夫为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代理校长,吐尔地·艾力为代理副校长,并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喀什师专的筹建。9月3日,经过呈报教育部批准后,喀什师专正式建立。
1963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在师专视察指导工作,决定将喀什师范学校搬迁出去,将其校址定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的校址。
从建校到1978年底的16年间,是自治区5所高等院校中唯一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在南疆基础教育、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喀什师范学院
1978年学校完成专升本并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2002年,为响应教育部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华中师范大学与学校签订了《华中师范大学与喀什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协议书》。
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被教育部评估为优秀。2009年学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12年,学校被列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喀什大学
2014年,南疆急缺人才,高等教育力量相对不足,为充实南疆人才梯队,提升南疆高等教育水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筹建喀什大学。
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喀什师范学院更名为喀什大学。2016年6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2018年12月,喀什大学与曲阜师范大学签约共建国学院;2021年6月喀什大学与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签署框架协议,合作建设喀什大学交通产业学院,培育交通专业人才。
2021年9月,喀什大学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学校利用基地为南疆特别是喀什地区18-45岁少数民族农牧民开展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培训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南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和推广。
2022年1月,喀什大学在新泉校区举行山东援疆喀什大学工作基地、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喀什大学交通学院(筹)、喀什大学国学院揭牌仪式。2024年1月16日,喀什大学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成立,旨在为促进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创新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77个本科专业。
师资情况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 1235 人、外聘教师 509 人,生师比为24.35:1。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92 人,占专任教师的 7.45%;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60人,占专任教师的 21.05%;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019人,占专任教师的 82.51%。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 3 人、青年拔尖人才2 人、新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3 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 人;“天池英才”-特聘教授 11 人、领军人才(创新)1 人、青年博士 1 人;智力援疆创新拓展计划-柔性引进援疆专家人才 4 人、“小组团”援疆团队5 支(35 人);校内柔性引进特聘教授、主讲教授和讲座教授 69 人。
学校有23位援疆干部人才;90位“银龄计划”教师,这些教师来自42所高校,其中有9位来自南开大学,9位来自中山大学、7位来自山东大学、5位来自华中师范大学、5位来自厦门大学、4位来自华东大学、4位来自青岛科技大学,涉猎专业广泛,基本上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领域。学校有多个老师获得了自治区教学名师、自治区教学能手、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自治区“天山学者”、自治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8月,学校有1个教育博士学位授权建设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和工学6大学科门类。7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11个学科门类。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
教学成果
2023-2024学年,学校评选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立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7项,项目内容涉及专业建设、教学信息化改革、课程思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四新”建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646 个。2023-2024学年,学校共派出4700余名学生到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阿克苏地区等地州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实习支教工作;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教学情况,共安排385个班级、16749 名学生分别开展专业实习、认知实习、课程见习、野外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校与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华电英才”班,校企协同育人初见成效。学校新获批1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校际合作
2023-2024学年,学校通过对口支援机制与校际合作交流机制的有效运作,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江汉大学、南开大学、齐鲁师范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等6所高校紧密合作,这些支援高校为学校66名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机会。
2021年10月,喀什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洽谈对口支援工作,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十四五”期间对口支援框架协议,与深圳大学签署合作交流框架协议。2022年3月,喀什大学与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4+0”应用型本科协议书。2023年3月,喀什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理论》同步课堂顺利举行。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70491.53m 2,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56万册,当年新增70529册,生均纸质图书43.01册;拥有电子期刊32.15万册,学校有电子图书178万种。2023年图书流通量达到 3.66 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2703.32 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68.11万篇次。
学术期刊
《喀什大学学报(原: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创刊,为双月刊,由喀什大学主管主办。学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文化、文学、艺术、语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体育学、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学报内容已被知网、万方、维普网和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全文收录。学报获得过全国自然科学学报评比获编辑优秀奖、首届新疆社科优秀期刊称号等荣誉。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民委批准设立的科研机构、1个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教育改革与法治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
注:以上名单不全。
学术成果
在课题项目方面,在2020-2022年中,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课题2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的项目3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项目4个。此外,学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疆项目立项的课题1个,被确立为自治区社科联2020年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诠释专项的课题1个,获得2020年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立项的项目5个,获2020年度自治区创新环境(人才、基地)建设专项—自然科学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7个,获得2021年度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立项的项目3项,获得2021年度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立项的课题2项。
在论文、专利方面,2017年-2020年,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30余篇,核心80篇,申请专利2项。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在《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Journal of Food & Drug Analysis》《Current Microbiology》《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8项。2015年-2020年,数学与统计学院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核心及以上80余篇,SCI检索论文10篇,EI/CSSCI/CPCI检索论文8篇。
学校排名
2025年,喀什大学在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居第500+名。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徽章为印有学校徽志、题有校名的圆形徽章。图案的白色部分是一朵绽放的雪莲花,上面的线条由“喀什”拼音的首位字母“KS”形成一只飞鸽,整个线条“K”的右边部分是字母“S”,以示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体现了喀什的地域特色;图案用雪莲花(绿叶和白花)的品格,展现了学校的生机活力、宗旨、理念和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校徽图案基本保留原喀什师范学院校图案,寓意着学校“继承传统,延续办学历史”;在校徽上增加英文校名,进一步体现出喀什大学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的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开放性的特点。
校训
和谐包容、励志图强。
校歌
《世界我来了》
作词:刘国政
作曲:刘晓鹏
用知识奠基的校园,让文明高耸
用爱心守护的殿堂,让团结永恒
和谐包容立志图强,向高处攀登
生如胡杨心比红烛,融血脉传承
世界我来了,在写满传说的喀什城
世界我来了,在风云际会的召唤中
让吐曼河清凛的水,激荡青春乘
昆仑山吹来的风,放飞中国梦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学校精神
胡杨般坚韧、红烛般奉献。
社团文化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以上信息统计时间为2025年6月,来源于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高台校区
高台校区的地址为新疆喀什市学院路29号,占地450亩。高台校区共有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六个学院。
新泉校区
新泉校区的地址为新疆喀什市东城区学府大道380号,占地2000亩。新泉校区共有继续教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十六个学院。
东城校区
2022年9月,喀什大学东城校区项目正式开工,占地900亩。截止到2023年4月,东城校区在建设中。东城校区预计建设交通学院、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现代农学院及设计学院4个学院和19个应用型专业。
校友情况
以上信息统计时间为2025年6月。
校园风貌
一号综合楼,位于喀什大学广场正中央。
科学会堂,用于举办各种晚会和会议。
所获荣誉
1994年,学校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07年,学校获“全国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
2009年,学校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12 年,学校被列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2017年,学校获“2015-2017学年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21年,学校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学校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称号。
2023年,学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建设周期为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