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财经学院(Zheng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郑州财经(ZCFE),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天河路36号,是第一所入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民办高校,是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市级产教融合创新试点校,获得“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质量十佳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97年成立的郑州经济管理学校,2003年郑州经济管理学校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郑州经贸职业学院,2014 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置为本科层次的郑州财经学院。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惠济、航空港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54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033.39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40万册,电子图书144万册;设有14个学院、2个教学部、开设38个本科专业;有折合专任教师1351.5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1107人,全日制在校生24953人。
在2025软科中国民办财经类高校排名中,郑州财经学院位列第24名,民办主榜参考排名97名。
历史沿革
1997年,郑州经济管理学校成立;
2003年,郑州经济管理学校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郑州经贸职业学院;
2014 年,教育部批准设置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为本科层次的郑州财经学院;
2015年,郑州财经学院成为河南省电子商务协会会员单位;
2016年,郑州财经学院被授予河南省计量科普教育基地;
2017年,郑州财经学院获批建立省“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2018年,郑州财经学院被批准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9年,郑州财经学院成为“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首批会员单位;
2019年,郑州财经学院成立现代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及校地合作处,撤销文化与传播学院;
2021年,郑州财经学院获批郑州市产教融合创新试点院校;
2022年,郑州财经学院入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高校;
2023年4月,郑州财经学院获批首个省级科普基地。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设有14个学院、2个教学部、3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6大学科门类。
师资情况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折合专任教师1354.5人, 其中自有专任教师1119人(含银龄教师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61%。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18.59%,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1.33%,“双师双能型”教师占32.71%。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标兵、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等100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省级创新工作室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12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等1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优秀课程等1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5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1项。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教师在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获奖143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38项。
学校交流
校企合作
截止2025年2月,郑州财经大学与华为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5个产业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提升干部和师资队伍素质“三年行动计划”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连续十年对口支援西藏那曲职业技术学校,累计捐赠物资529.91万元,为其培训教师12批694余人次。
国际合作
从2017年到2025年2月,选派师生553人次赴14个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和专业培训。与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实施教师海外培训、师生出国访问交流、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骨干教师出国读博等项目。资助107名优秀毕业生、65名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校深造。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5年2月,图书馆馆舍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惠济校区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有馆藏纸质图书240万册,电子图书144万册。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拥有电子期刊35.77万册,学位论文451.65万册,音视频84025.9小时。
学术期刊
截止2023年3月30日,学校主办期刊《应用经济与管理》,其前身为《郑州经贸职业学院学报》《郑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创刊,季刊,准印证号:省直号,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财经学院主办的内部资料,主要栏目包括:“高质量发展”“应用经济”“应用管理”“智能工程”“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研究”“文化艺苑”“产教融合”“法律研究”“学子论坛”等。2016年获得全国民办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科研平台
截止2025年2月,学院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1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智慧教学研究实验室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
学术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院获省部级科研项目10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65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36篇;授权专利455项,其中144项专利实现成果转化。与郑州市知识产权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机构合作,推进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首家通过“贯标”认证的高校。学校先后组织师生101人次参与市政府重点研究,形成内参47项,其中21项被市领导批示,11项获郑州市政府决策研究优秀成果。
学校排行
在2024软科中国民办财经类高校排名中,郑州财经学院位列第20+,全国参考排名100+。
在2025软科中国民办财经类高校排名中,郑州财经学院位列第24名,民办主榜参考排名97名。
校园文化
校训
厚德、砺志、笃学、敏行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徽
校歌
《郑州财经学院校歌》,刘慧韬作词,李洋作曲。
歌词: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的波涛。知识赋予才干,智慧凝练思想。厚德砺志,传承薪火。笃学敏行,铸造栋梁。我们拥抱太阳,走向明天的辉煌。我们在民族复兴的大潮冲浪,青春谱写新时代的华章。心灵充满阳光,双手描绘理想。团结勤奋,追求卓越。求实创新,桃李芬芳。我们拥抱太阳,走向明天的辉煌。
行政管理
以上数据截止于2025年6月。
校友情况
截至2023年4月,
2005级软件专业罗旭峰,任河南云支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008届优秀毕业生张亚飞,任郑州华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2008届优秀毕业生杨耀科,先后创办了襄城县宏光实业有限公司和北京豫财海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0届市场营销专业刘留柱,2019年创立喜大圣品牌,2020年创建连锁加盟品牌胡夫炸串等。
所获荣誉
2014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
2015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
2019年,学校被评为“2019年度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
2021年,学校被评为“2021年度河南省最受中学信赖本科高校”;
2022年,学校被评为“2022年度河南省最受高中生关注本科高校”;
2023年,学校被评为“郑州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