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是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推出的文化音乐节目。节目分为《经典咏流传第一季》、《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经典咏流传第三季》《经典咏流传第四季》《经典咏流传第五季》《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前5季已经完播,《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于2023年4月30日起每周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于2023年7月9日完结。
2018年6月15日,《经典咏流传第一季》获得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综艺单元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奖。2019年,《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获得第56届亚洲-太平洋广播电视联盟年度年度电视娱乐节目奖。此外,该季节目还于2020年获得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颁发的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奖。
节目制作
创作背景
早前,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所在的团队曾连续4年做了两档梦想系列的音乐节目,后来他们发现音乐节目虽然表面上形态丰富,但其实只有素人选秀和明星PK两类。为了寻求突破,他们主动将这两档节目暂停,转而去寻找新的方向。
2016年,他们每周都记录节目研发进展情况。在研发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认为让经典诗词跟流行音乐相结合是个不错的选择。起初节目的定位是音乐节目,后来制作团队将节目形式定位于通过对古诗词进行改编,与现代语境和时尚元素相融合,并通过歌星或素人的演唱方式进行表演。
节目模式
《经典咏流传》为参与的明星或普通人赋予“经典传唱人”的身份,每一期节目展现六首左右的诗词改编,主持人在演唱开始前朗诵诗词。然后,经典传唱人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经典诗词,并分享创作过程和感触。随后,节目邀请的四大鉴赏人从文学、音乐、情感等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度剖析,其中还会穿插邀请与作品本身关系匪浅的特别人物。
创作团队
节目信息
第一季
《经典咏流传第一季》于2018年2月16日起每周六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于2018年4月21日收官。主持人为撒贝宁,康震、王黎光,中国台湾男歌手庾澄庆和中国香港主持人、歌手曾宝仪担任鉴赏人。
内容选取
《经典咏流传》在选取诗词的过程中,首先选择的大都是普通人熟悉的内容。除了将目光投向中小学教材外,也会针对不同的歌手、人物故事选取适合的诗词。
播出信息
收视情况
《经典咏流传第一季》播出期间,节目单期收视率最高达1.47%,平均收视率为0.96%,豆瓣评分一度飙升至9.4分,为文化类节目新高。
荣誉奖项
影响
2018年3月,《经典咏流传》被17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节目播出期间,《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发文点赞该节目,国务院紫光阁、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新华社以及各大媒体平台也自发多次转发、推荐和评论。
第二季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由田梅任总导演,撒贝宁担任主持人,康震、朱丹、廖昌永共同组成鉴赏团成员。于2019年1月28日在中央电视综合频道开播,同年5月11日正式完播。
节目特色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除了延续第一季的表演形式外,不仅增加了素人嘉宾的比例,选取诗词还涵盖了古今中外。此外,节目组还引入了仿真AI技术,为主持人撒贝宁打造出了一个虚拟形象,邀请线下观众完成“读诗成曲,传唱经典”的实时互动,并在大屏同步呈现这一内容。同时,节目组还新增了外拍小片和第二现场,优化了流程设计,方便线上线下的互动展开。
播出信息
收视热度
《梦之蓝·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共播出十一期,网络播放量数千万次,新浪微博阅读量达24亿次。
荣誉奖项
第三季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由陈星、邹蕾、章缘缘执导,撒贝宁担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担任鉴赏团成员。节目依旧邀请明星或音乐家“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进行演绎。该季于2020年1月26日起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因疫情影响暂停,6月27日起复播,于2020年8月1日收官。
节目特点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不仅延续了前两季的表演模式,节目组还尝试把中国经典与世界流行元素相融合,通过找到中国诗词中能够打动世界人民的同理心点,由中国经典传唱人与世界朋友一起演绎,旨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融共鉴。
播出信息
收视热度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共11期,期间共有13个话题词登陆新浪微博热搜,总阅读量突破66亿,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全网超5亿次。
第四季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于2021年1月2日起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于2021年5月9日收官。撒贝宁除了与王嘉宁担任主持人外,还与康震、廖昌永担任访谈嘉宾。
节目特色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延续了“和诗以歌”的原创模式,该季以“致敬英雄”为主题,聚焦不同时代中的中国英雄、民族精神,以歌曲、访谈、探访等形式,多元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
播出信息
收视热度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从开播到结束,全季共75位经典传唱人,56首经典传唱曲目,沉浸式音乐全网播放量近4亿,其中近30首歌曲登上各大音乐平台热搜热榜。此外,还有160个相关话题登上央视频、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17大平台热搜热榜,微博端话题阅读总量增长近60亿。
荣誉奖项
第五季
《经典咏流传第五季》共11期,由撒贝宁主持,并与康震、廖昌永组成鉴赏团。该季节目于2022年4月3日起每周六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于2022年7月9日收官。
节目特色
本季节目以“大美中华”为主题,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升级,通过经典诗词所描述的自然山河,诠释华族的历史文化之美,歌颂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之美,传递“大美中华”的内涵与文化力量。在节目中,节目组还借助AR、全息影像等高科技去构建表演模式。
播出信息
收视情况
《经典咏流传第五季》从2022年4月3日开播,到2022年7月9日完播,在新浪微博平台主话题阅读达到14.1亿,讨论量为311万,相关视频总播放量为5.8亿,91次登上热搜榜。
正青春季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于2023年4月30日起每周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于2023年7月9日完结。
节目特色
本季节目延续“和诗以歌”的呈现方式,,以“正青春”为主题,通过联动诸多专业艺术院团和文化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旨在以多维度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魅力。
播出信息
节目主题曲
衍生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播出后,节目组推出了《经典咏流传》系列图书。图书分为《经典咏流传·娃娃读诗》《经典咏流传·学生背诵版》《经典咏流传·我为诗狂》和《经典咏流传》(电视版)四个版本。此外,该系列图书还通过运用AR技术,附带了近1000分钟的视频节目。此外,节目组还推出来了一款互动H5产品“读诗成曲”。该产品上线2小时内,有超过15万用户参与使用,覆盖人群超过1500万。截至2019年3月20日,该产品总参与量达157.3万人次。
节目评价
媒体评价
《光明日报》评:《经典咏流传第一季》将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兼顾内容上的意境悠远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学经典唤醒、擦亮,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立足融合传播的大势,《经典咏流传》在酿造内容精品的同时,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打通了“台、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并将AI技术首次跨界应用到电视综艺中,实现了从“以播出为中心”到“以传播为中心”的理念升级。
《人民日报》评:《经典咏流传第三季》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打造读诗成曲互动概念。此外,它更大的创意是将古典诗词融合现代词作,谱上现代乐曲,将传统与现代、文学性和音乐性相结合。该季唤醒集体的传统文化记忆,让看似遥不可及的经典变得可读、可听、可看,从而离每个人的心更近。
《人民日报》评:202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为时代画像,向英雄致敬”这一立意,节目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与创新。除了一以贯之的音乐高水准外,本季节目进一步强化了对经典的故事解读和意义延伸。为提升“沉浸”感受经典的氛围,节目还引入了一系列珍贵的影像资料、老照片、老物件,让“经典之声”不仅仅局限于诗词的韵律和美感,而是更具历史温度、文化内涵以及新时代的崭新风貌。
《新华每日电讯》评:《经典咏流传第五季》以‘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的思路,努力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生动具象、可知可感的‘大美中华’。”节目在对文学经典予以解构、重构之时,还加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注重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两相融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创造性转化进行了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