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放派》是浙江卫视节目中心星图工作室于2021年至2022年制作的中国奇趣实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由姚译添担任总导演。第一季王嘉尔、任嘉伦、陈飞宇作为“嗨放探索员”和李荣浩、魏大勋作为“嗨放特派员”。第二季由任嘉伦、李荣浩、魏大勋作为“嗨放学长”和李诞、范丞丞作为“嗨放新学员”,共同担任常驻MC,共10期。
《嗨放派》是浙江卫视金号毛巾推出的国内首档奇趣实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中的嘉宾需要完成各种“稀奇古怪”的实验,验证一系列新奇的想法和有趣的脑洞,最终得出一些令人惊讶或者有趣的结论。节目的特色在于结合妙趣横生的脑洞和相对严谨的科学小常识,为观众带来知识和快乐的双重体验。在2022年,节目第一季在微博视界大会上获得了“微光荣耀作品综艺”奖项,并在微博综艺大赏中被评为“年度十大人气综艺”。2023年,节目第二季在“时代旋律 家国情怀”环球影视文化传播高峰论坛上被评为“年度影响力综艺”。
《嗨放派》于2021年8月14日20:20播出先导片,并于8月21日正式在浙江卫视首播,每周六晚20:20更新。第一季于2021年10月23日收官,《嗨放派第二季》于2022年8月6日起每周六晚20:30接档《为歌而赞第二季》在浙江卫视首播,与《听说很好吃第二季》叠播;于2022年11月12日收官。除了浙江卫视,观众还可以在网络播放平台如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中国蓝TV上观看。截至2023年10月9日,第二季已完结。2024年7月1日,生存实验季直播正式开始。同年8月17日,浙江卫视官宣定档《嗨放派 3》于2024年8月23日起每周五在浙江卫视和Z视介播出。
节目历史
社会背景
科技进步与国家的崛起紧密相连,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政治和经济,科技和文化也已成为关键领域。为了保持竞争力,培养下一代的科技人才变得尤为重要。而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传达政策和普及科技知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嗨放派》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产生,旨在与时俱进,反映科技教育的最新动态,同时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行业趋势
真人秀节目在中国自2005年《超级女声》的热播后逐渐兴起,尤其是唱歌选秀类节目。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进一步加强了真人秀的影响力,尤其在明星亲子类节目领域。此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内容和形式相似的节目,如《爸爸回来了》和《和爸爸在一起》,这种同质化的趋势导致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在这种环境下,《嗨放派》以其结合娱乐与科普的独特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也传递了科学知识,实现了娱乐与教育的结合。
创作背景
《嗨放派》旨在打破科学知识的传统枯燥形象,通过综艺的形式,使实验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节目中的实验简单易懂,旨在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观看的同时体验科技的魅力。好奇心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原动力,而创新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激发好奇心、打破认知局限、鼓励创造性思维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都十分重要。
节目邀请了娱乐圈的当红明星王嘉尔、陈飞宇和任嘉伦作为“嗨放探索员”,李荣浩和魏大勋作为“嗨放特派员”,共同担任常驻嘉宾。这样的明星配置涉及到了音乐圈、演艺圈以及偶像圈,五位嘉宾各自有代表作和高流量人气,借助明星的人气来普及科学,这也为节目的收视保障提供了一个基础。
节目内容
内容形式
《嗨放派》融合“娱乐+科学”与“科学+日常”两大元素。《嗨放派第二季》旨在通过趣味的科学探索实验,打开观众的想象力,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发现世界的更多精彩。节目邀请了明星王嘉尔、陈飞宇、任嘉伦、李荣浩和魏大勋参与,通过游戏化的实验挑战,使科学知识变得轻松有趣。每期节目都有特定主题,如太阳或动物,嘉宾需完成与主题相关的实验挑战。例如,探讨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或验证“海拔高的人是否会比海拔低的人早看到日出”“通过巨型放大镜在太阳光照射下能否做熟一顿饭”等。节目还通过小提示展示实验内容和工具,鼓励观众自己尝试。这种形式使科学知识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例如在第一期节目中第三个实验,在一天当中,紫外线最强时晒太阳多久可以明显晒黑,这个实验的提出与观众防晒的日常息息相关,当得出结论35分钟就有明显晒黑时,观众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参考,在出游或工作时能够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第一季
第二季
节目成员
第一季
常驻MC
嗨放探索员
参考资料
嗨放特派员
参考资料
飞行嘉宾
参考资料:
第二季
常驻嘉宾
嗨放学长
参考资料
嗨放新学员
参考资料:
飞行嘉宾
参考资料:
生存实验季
参考资料
第三季
常驻嘉宾
嗨放学长
嗨放新学员
制作人员
参考资料
节目制作
制作地点
《嗨放派》第一季的先导片及第一、二期在大连市拍摄,第三至十期在杭州市进行录制;第二季的制作地点为湖州市的德清县。
幕后亮点
在《嗨放派》节目录制中首次采用MXA910矩阵话筒。与常规话筒固定的拾音指向性不同,MXA910内置超过120个微型话筒,能在三个维度上配置多达8个波束,实现多区域拾音覆盖。在基地客厅中,使用一只MXA910覆盖餐厅和挑空客厅的拾音,通过5个拾音波束均匀地采集餐厅和客厅的声音。每个波束的信号独立采集,为后期剪辑提供了丰富灵活的声音素材。
8月10日下午,浙江卫视《嗨放派》第二季举办了以“很高兴认识你”为主题的沉浸式分享会,浙江卫视文艺总监、《嗨放派》总统筹周冬梅女士,特别嘉宾华宵一女士,“嗨放学长”任嘉伦、李荣浩、魏大勋,“嗨放新学员”李诞、范丞丞全员集合,以“直播短综”的形式为观众带来基地房间360度全方位Room Tour,还与总导演姚译添展开一场互相“打趣”的嗨放较量,在互动中揭秘录制幕后的嗨放趣事,沉浸式感受嗨放精神。
播出情况
播出平台
参考资料:
收视率
《嗨放派》CSM63城市网首播收视情况
节目特色
选题丰富
《嗨放派》的内容选题丰富多样,涵盖了从天文到地理,从植物到人体的各种科学知识。例如,节目中探索了太阳的能量是否能通过巨型放大镜煮熟食物,植物是否具有感知能力,以及关于人体的各种冷知识。这些内容不仅提供了科学知识,还与当今社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如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等,使得节目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娱乐性。
结合社会现实
节目在选题上不仅注重广度,还追求深度。通过简单的实验方式,节目将一些难以直观体验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直观、影像化和可视化的展示,从而引起观众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专家解读
虽然《嗨放派》具有娱乐和真人秀的元素,但其核心仍然是科学实验。为确保内容的科学性,节目在某些复杂实验后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解读,并配合动画进行解释,使得观众能够更容易理解。例如,当探索平均海拔与日出时间的关系时,节目请来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光学专家进行解释。
节目影响
行业影响
节目通过创新思路实现了综艺与科学的有机融合。节目通过沉浸式科普环境,将生活呈现为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为观众展现了科学求索和知识总结的过程。例如,节目中的实验结合影视艺术与化学,展现了电影中特殊视觉效果的制作方法。
社会影响
节目通过实验手法和科学理论启发观众培养辩证思维,重新认识事物。节目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探索过程的主体性。例如,节目中的一个实验挑战了大众的惯性思维,更新了观众的知识框架。《嗨放派》在内容策略上将“日常”作为切入点,引导观众关注熟悉的现实生活,发现平淡中的有趣,寻找理性中的感性,并在陌生感和新鲜感中营造浪漫。作为响应时代号召的科普类综艺,节目还尝试在理论知识中挖掘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传递了尊重自然、关注动物心理健康、尊重个体差异等理念,并向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致敬。
权威评价
正在浙江卫视热播的《嗨放派2》,就抓住科普热,将创新的趣味实验融入生活,让冷知识“热”起来——从第一期“很高兴认识我”,到最新一期“无处不在的力”,每期节目中,众多嘉宾都会围绕当期主题,进行“实验公开课”。《西安晚报》评)
在浙江卫视收官的奇趣实验节目《嗨放派》第二季,就通过以人为核心的选题与实验设计、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内容与呈现形式,以及启发观众辩证思考和科学探索精神的节目理念,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实现了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搭建起让大众走近科学、了解科学的坚实桥梁。(《中国文化报》评)
因与日常的实用脱节,节目中许多实验和知识看似“无用”,就连嘉宾也会问“这有什么意义”,但正因不于已知的、确定的意义,反而产生了很多意外收获。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解放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