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韦帕(英文名称:Wipha;国际编号:2506;名字来源:泰国;名字意义:女士名字),为202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6个被命名的风暴。
2025年7月16日,原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热带扰动已于当日14时加强为热带低压,7月18日凌晨获得升格命名“韦帕”。7月19日5时,台风“超强台风韦帕”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之后进入南海。同日23时,台风“超强台风韦帕”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7月20日17时50分,台风“韦帕”的中心在广东省台山市沿海登陆,登陆后由台风级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同日20时15分,“韦帕”以强热带风暴级在阳江市海陵岛沿海再次登陆,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级。7月21日20时,台风“韦帕”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7月22日,台风“韦帕”在越南太平省沿海登陆,之后减弱为热带风暴级。同日下午,“韦帕”减弱为热带低压,此后风力进一步减弱,国家气象中心于当日20时对其停止编号。
台风“韦帕”具有结构松散,环流庞大等特点。其经过菲律宾期间增强了西南季风,对菲律宾造成持续强降雨天气,同时也对中国华南沿海产生显著降雨影响。截至2025年7月20日,广东省累计转移人员440400人。台风“韦帕”致中国香港2人受伤,中国澳门5人受伤,2名中国游客在泰国身亡。截至7月28日早6时,受台风“韦帕”等天气系统的综合影响,菲律宾已有31人死亡、7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627万。截至当地时间7月28日,泰国公共卫生部发布通报称,泰国5个府发生洪灾,累计已有6人死亡,123人受伤,1人失踪。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地区、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其中,“韦帕”是泰国提供的10个名称之一,是指女士名字。
形成背景
2025年7月15日上午,第5号台风“百合”在日本北海道北部海面变性为温带气旋。据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表示,5号台风“百合”南侧的水汽输送带上,已经有一块对流,在逐渐脱离百合。这个扰动在7月17日以后可能发展为6号台风“超强台风韦帕”。
发展过程
2025年7月16日,原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热带扰动已于当日14时加强为热带低压,会加强并趋向海南岛东部到广东省中西部一带沿海,该热带低压会以每小时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7月18日凌晨,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加强为2025年第6号台风“韦帕”(热带风暴级)。当日10时,国家气象中心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预计,“韦帕”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3-14级,38-42米/秒)。
2025年7月19日5时,台风“超强台风韦帕”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同日11时55分,台风“韦帕”(强热带风暴级)已进入南海,11时其中心位于距离深圳市东南方65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8米/秒)。同日23时,台风“韦帕”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
2025年7月20日17时50分前后,台风“韦帕”的中心在广东省台山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登陆后,“韦帕”由台风级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同日20时15分,“韦帕”以强热带风暴级在海陵岛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登陆后,“韦帕”在广东省阳江市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级。
2025年7月21日20时,台风“超强台风韦帕”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7月22日9时30分前后,“韦帕”在越南太平省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同日10时,“韦帕”在越南太平省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级,其中心位于北纬20.4度、东经106.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同日下午,“韦帕”减弱为热带低压,此后风力进一步减弱,会在越南清化省境内减弱消散,国家气象中心于22日20时对其停止编号。
台风特点
台风“韦帕”具有水汽充沛、结构松散、环流庞大、影响范围较广等特点。
对于台风“韦帕”频繁登陆,气象分析学者表示,主要是因为在靠近广东省之后以西行为主,而广东的海岸线恰好是东西走向,所以两者的贴合度较高。再加上海岸线不是完全平直,所以出现了台风多次登陆的情况。
气象预警
应急响应
台风影响
中国
降水增多
2025年7月19日夜间至21日,受台风主体云系影响,广东省中南部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珠三角、粤西有局部特大暴雨,面上累积雨量80-120毫米,局部最大400-45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100-120毫米,粤北有大雨局部暴雨。受台风“韦帕”环流影响,7月20日8时到21日11时,广东湛江徐闻县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全县平均雨量为243.4毫米,8个街镇雨量超过250毫米,其中迈陈镇551.2毫米。徐闻县迈陈、西连、角尾乡、南山、城北等乡镇出现严重内涝积水。7月20日,广东水利、水文部门预测,7月20日至21日广东省中南部部分河流会出现2-5米的涨水过程,部分水文站可能超过警戒水位。7月21日,受台风“韦帕”影响,福建漳州市出现大雨,部分县区暴雨到大暴雨。暴雨导致芗城区石亭街道仙景社区有房屋被淹,经救援,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成功转移26名被困群众。
景区关闭
受台风“韦帕”影响,广东惠州市海龟湾旅游区、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平海海滨温泉旅游区、好招楼湿地旅游景区等景区,以及大亚湾黄金海岸、小径湾、泡泡海沙滩等景区从2025年7月19日起实行临时闭园。
自2025年7月19日上午起,珠海市全市16个海滨景区已经关闭。7月20日,西九文化区香港书展等文化娱乐设施项目关闭或取消。
停工停课
2025年7月18日,深圳市分区暴雨橙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全市进入暴雨紧急防御状态。7月19日,江门台山市发布“五停”预通告,计划于7月20日5时起至Ⅰ级应急响应结束,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措施。此外,新会区发布部分区域实施“五停”的预通告,计划于7月20日凌晨5时起至Ⅰ级应急响应结束,在双水镇、崖门、沙堆、古井全镇范围内实行“五停”措施(即: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其余地区实行“三停”措施(即:停课、停工、停止水上运输)。7月20日,珠海市防指挥部决定全市落实“停课、停工、停运、停业、停市”措施。阳江市全市实施“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紧急措施。同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宣布,所有的日校包括中学、小学、特殊学校、幼儿园等当天停课。
交通影响
2025年7月19日10时30分,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发布通告表示,受第6号台风“韦帕”影响,海口新海港、秀英港和铁路南港于7月19日21时30分起停运(指最后发船时间,检票需提前1至2小时到港),后定于7月22日12时恢复运输。复运后,港口优先疏运停航前已在港内和港口周边待渡区待渡的1200余辆货车,预计需要8个小时恢复正常秩序。
受台风影响,国铁集团广州局通报多条线路停运。另外,受过海轮渡封航影响,对广茂铁路部分旅客列车采取停运或调整运行区段措施。2025年7月20日0时,深中通道启动交通管制措施,临时封闭深中通道全线。3时30分,黄茅海跨海通道启动交通管制措施,临时封闭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港珠澳大桥香港连接路。此外,多条渡轮航线已于7月19日夜间停航,客运码头已关闭。
2025年7月20日,澳门气象部门发出八号东北风球,受其影响,澳门往返蛇口、福永、中山市、珠海市湾仔,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客船航线全天停航。同日,澳方悬挂台风9号风球,横琴口岸暂停通关;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取消航班14架次,珠海金湾机场取消出港航班61班。同日6时起,拱北口岸等多个口岸停止通关;11时15分起,深圳地铁1号线机场东站、后瑞站,11号线碧头站(含)至机场站(含)沿途各站暂停运营服务,1号线、11号线的其余各站正常运营;同时,据广铁集团深圳车站公开信息,7月20日铁路部门对深圳北站、深圳站、福田站等站的动车组列车采取停运措施:预计15时前,广深城际、广深港高铁福田至广州南区间、厦深高铁惠东南至深圳北区间、赣深高铁东莞南至深圳北区间的列车全部停运,深圳站、深圳东站8时至15时始发的部分普速旅客列车也将停运,以上线路列车预计自下午15时起逐步恢复运行。同日下午,“北海—涠洲岛”海上客运航线全线暂停运营。此后,塘头厦站对列车运行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广深城际全线、广深港高铁福田至广州南区间、厦深铁路惠东南至深圳北区间、赣深高铁东莞南至深圳北区间的高铁列车逐步恢复列车运行,共恢复开行高铁9对。截至20日晚10时,仍停运的线路有海南环岛铁路西段、深湛铁路、广珠城际。
2025年7月21日0时,港珠澳大桥及三地口岸恢复通行、通关,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同步恢复营运。此外,厦漳轮渡发布停班通知,7月21日13时30分起全线临时停航。
物产破坏
2025年7月2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一艘三层高游艇被大风吹走径直撞向码头,米姓人员受伤。
洪水预警
2025年7月21日,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全国雨水情形势,7月20日8时至21日8时,受台风“韦帕”影响,吉林浑江支流小新开河、横路河、辽宁浑江支流大雅河、重庆长江上游塘河、四川塘河支流大槽河、福建敖江、广东雷州半岛公和水、广西桂南沿海南流江支流江宁河、云南元江支流化念河等20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最大超警幅度3.86米,其中吉林小新开河及横路河、辽宁大雅河、重庆塘河、四川大槽河等5条中小河流超保0.06—1.80米。水利部向河北省、辽宁等14个省区市发出“一省一单”靶向预警,提醒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等工作。
人员伤亡
截至2025年7月20日,台风“超强台风韦帕”致中国香港2人受伤,中国澳门5人受伤,2名中国游客在泰国身亡。
菲律宾
台风“韦帕”经过菲律宾期间增强了西南季风,对菲律宾造成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当地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2025年7月18日,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和北部邦阿西楠省乌明岸镇因受灾严重,已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2025年7月19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称,截至当日18时,菲律宾全国有30个省份受到台风影响,近1.5万人被转移至临时避难场所。台风还导致菲全国25座城镇遭遇断电,363所房屋及4处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毁。此外,菲律宾全国98座城镇被迫停工、853座城镇宣布停课。7月22日,受多个天气系统影响,菲律宾马尼拉出现多处洪涝灾害宣布进入灾难状态。此外,首都大马尼拉地区的奎松也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2025年7月28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发布消息称,截至当日早6时,受2025年的第6号台风“超强台风韦帕”、第7号台风“范斯高”、第8号台风“竹节草”以及西南季风等天气系统的综合影响,菲律宾已有31人死亡、7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627万。农业方面的损失超过7.9亿比索,约合人民币9900万元。基础设施方面的损失超过65亿比索,约合人民币8.1亿元。菲律宾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92个市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越南
2025年7月21日晚至22日清晨,越南东北部地区以及中北部一带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出现强雷暴天气。气象部门预测,22日上午至23日,北部平原地区以及中北部地区会持续出现大到暴雨,局地降雨量可能超过300毫米。北部其他地区也会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此前,越南民航局已决定21日至22日暂停受台风影响地区机场的运营。越南国防部已出动超过34万名官兵和8200辆各类装备应对台风。
泰国
2025年7月21日,泰国国家气象局发布的警报称,受“超强台风韦帕”影响,泰国约一半地区在之后几天会遭遇强风和强降水。其中东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的五个府受风暴影响最大。强降雨和强风可能引发山区省份的山体滑坡和洪水,以及沿海省份海面的大风浪。截至当地时间7月28日,泰国公共卫生部发布通报称,泰国5个府发生洪灾,包括清莱府、南府、帕府、帕尧府和素可泰府,累计已有6人死亡,123人受伤,1人失踪。
应对措施
应急救援
2025年7月20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已部署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惠州、汕尾、江门市、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云浮等11个支队共1.42万余名消防指战员、3000余辆消防车、660余艘舟艇前置一线,并于当日早晨调派广州、深圳、训保支队以及总队直属特勤大队,共427名消防指战员、110辆消防车、39艘舟艇以及26辆排涝车赴茂名、阳江、湛江等地进行增援。同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派出工作组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灾害救助工作。广东省水利厅当日派出4个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预置55支抢险队共1479人,前置抢险物资,做好应急抢险准备。海南省水务厅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全省派出近160个检查组,重点排查62个在建工程工地、24处病险水库和高水位蓄水水库、城市易涝点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滚动会商研判台风影响,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水库调度等工作。7月20日至21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广东省三防办、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连续两天紧急调派,中航无人机现场团队快速响应,翼龙应急型无人机执行台风过境前的预警侦察、过境后灾情侦察与应急指挥通信任务。本次任务,实现了全国首次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台风预警侦察,创新了“竞速台风、紧随台风”的台风全链条应急模式。
渔船回港
2025年7月17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做好当前热带低压防御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广东省防总综合会商决定,7月18日20时前,广东省海域作业渔船全部回撤至南海区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作业,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7月19日12时前,广东全省海域全面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措施:所有在广东省海域作业的渔船(含乡镇渔船)就近回港避风;渔排养殖人员、海洋牧场人员全部上岸避险;海上风电平台施工人员全部安全撤离;乡镇船舶、海钓船、游艇等禁止出海;跨海航线、滨海旅游景区适时关停。同时,督促广东省在南沙海域作业渔船机动避风,在海南省海域作业渔船按照当地防风指令落实防风措施。
截至2025年7月19日18时,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加快督促各市县摸排需要避风的海上渔船有437艘,累计转移上岸人数合计39234人,同时,指导各市县农业部门做好水稻抢收、沟渠清淤、农田管护等防范工作;海事部门协调应急船舶40艘、救助直升机2架应急待命。
转移群众
2025年7月19日,珠海市民警连夜转移500名群众:59名群众被安置在东澳庇护所;216人被妥善安置于各酒店民宿;格力二期项目大竹湾食堂、格馨苑2号宿舍分别接收51名和120名转移人员;南沙湾保障房项目1栋1楼安置38人;华发安麓酒店宴会厅为23人提供庇护;竹洲岛和白沥岛21名施工人员被紧急转移上岸;另有10人投靠亲友获得妥善安置。截至当日18时,海南省有近4万人转移上岸。
2025年7月20日,2.7万余旅客被疏运撤离涠洲岛。截至当日7时,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表示,广东省累计转移人员440400人,其中海上转移人员12036人,陆上转移人员428364人。截至7月21日,深圳市全市应急避险场所已全部向市民开放,仅宝安区设立应急避险场所超100个,珠海市和横琴共开放应急避险场所257个,转移人员64799人,安置人数7973人。
调拨物资
2025年7月19日,应广东省防指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编织袋20万条以及排水泵、橡皮舟、冲锋舟、照明设备、救生衣等1300余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支持广东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排查检修
2025年7月,为应对台风“韦帕”带来的风雨影响,海口市水务局排水中心16支党员抢险先锋队、385名排水队员全员到岗到位,并全面排查检修管辖范围内排水设施。同时,针对台风防御工作,深圳市市三防办统筹协调组织各区各单位做好指挥调度、监测预警、抢险救援等各项防御应对工作。各区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启动和调整应急响应,共出动巡查人员39854人次、车辆10468车次,重点排查在建工地、危险边坡、老旧危房、易涝积水点、地下空间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78954处次。此外,城管部门及时排查风险,提前消除隐患,修剪隐患树木7709处,加固隐患树木8020棵,并在台风影响期间高效开展处置工作,及时清除倒伏树木,保障城市灾后高效恢复。
2025年7月20日,为应对台风“超强台风韦帕”,江门市蓬江区城管局、江海区城管局,对全区主次干道、市政桥梁、路灯灯饰等设施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各地铁路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站车线巡逻检查,积极宣传疏导,全力抢险救灾。
安全提示
2025年7月20日,中国驻越南使馆提醒在越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台风“韦帕”,做好强风强降雨应对准备。7月22日,中国驻泰使馆发文提醒在泰同胞做好强风强降雨应对准备,提高防范意识。
相关事件
深圳市环卫工台风天清理树枝
2025年7月,受台风“超强台风韦帕”影响,深圳沿海地区普遍出现10~13级阵风,并伴随降雨。有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狂风下几名穿着雨衣、戴着头盔和手套的环卫工人在路边修剪、清理树枝,有的还在手持电锯锯断树木粗枝,一位工人险些被掉落的两截树木砸伤。有网友质疑,让环卫工人顶着台风在路上清理树枝,是不顾其人身安全的做法。7月21日,深圳市绿化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台风过境时,工作人员需要抢险,这是部门的职责所在,残枝断木不清理的话会对更多市民造成安全隐患,在工作人员作业时,已按照程序做了一定的安全措施。
台风后广东一海滩遍地海鲜
2025年7月21日,台风“韦帕”过境后,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附近海滩出现大量海鲜,吸引附近居民现场赶海,不少居民满载而归。专家指出,台风过后海洋中创伤弧菌数量激增,这种“海洋中的隐形杀手常附着在贝类外壳上,一旦通过伤口进入人体,最快12小时就能引发败血症,致死率超过50%。对此,深汕特别合作区相关部门表示,海边风浪比较大,危险尚未完全消除,广大市民不要到海滩捡拾贝壳海鲜,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违规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的深圳市游客被罚款
2025年7月19日,台风“超强台风韦帕”蓝色预警生效期间,广东深圳两名游客违规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被困,经救援人员近12小时的艰苦搜救,游客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8月15日,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指导南澳办事处依据《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对两名游客处以每人5000元罚款,这起案件是全国首例针对两个游客违法进入临时划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区,所给出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