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则贤,1966年出生于中国安徽,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 Kaiserslautern )物理学博士。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973”纳米材料项目首席科学家,英国物理学会亚太网科学顾问。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博导,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物理杂志专栏撰稿人。
曹则贤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7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物理中心,之后获得硕士学位,并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 Kaiserslautern ),1997年获得该所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微结构与量子力学等。2022年,曹则贤参加聊天真人秀节目《圆桌派第六季》。
曹则贤曾在APL, 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物理评论快报, Advmat., 自然子刊等国际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另发表中文物理学、材料学教育论文近300篇,2018年获“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之“科技传播者”荣誉称号。著有《物理学咬文嚼字》(四卷)《至美无相》《一念非凡》《惊艳一击》《量子力学-少年版》《相对论~少年版》等书,其中《一念非凡》一经问世,就广受读者好评。先后入选科技部2017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科院2017优秀科普图书、2018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以及4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40本科学科普书等。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开设物理学、物理学史和哲学课。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曹则贤,1966年出生于中国安徽。1982年-1987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7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物理中心,获得硕士学位,而后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 Kaiserslautern ) 大学,1997年获得该所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1998年,在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 Kaiserslautern )IFOS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
1998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曾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年,在《物理》杂志开设专栏并发表文章《关于物理学》。此后,他陆续撰写了总计100篇的“物理学咬文嚼字”系列,内容涉及夸克、量子、温度、熵等重要概念的起源。2010年,曹则贤将这些文章陆续集结成书出版了《物理学咬文嚼字》四卷本。
主要社会活动
2011年5月22日,在福建师范大学进行学术讲座“什么是物理学”。201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物理英才”频道主讲“学不分科”系列讲座。同年9月14-16日,中国物理学会2018年秋季学术会议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曹则贤应邀作报告。2019年1月21日,在“中科院物理所”抖音帐号发布《恋爱博弈论》视频,引起了网友广泛的共鸣,该条视频获得超250万的点赞,抖音号一夜涨粉100万。2021年9月,应邀参加了“方寸之间 遇见知识——抖音开学公开课”活动。2022年2月12日,参加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的《科学公开课》第8期,主讲课题物质的形态。同年3月24日,作为主讲人参加了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第三十七讲讲座。8月18日,参加真人秀节目《圆桌派第六季》在优酷首播。2024年3月6日,在“中国物理学会”抖音帐号参与科学1小时直播活动,有超过96万人观看。曹则贤在节目中用行星轨道曲线解释情侣为什么分手。同年6月1日,参加抖音科学夜晚会,并撰写诗作《信使》。
主要成果
研究方向
薄膜的生长与机理;新材料探索;表面的电子能谱扫描探针谱分析;固体表面的原子过程与修饰;纳米结构发光与器件;脉冲电子束薄膜沉积技术,微结构与量子力学。
研究课题
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基金委“面上项目”,先导B项目;软课题等。
研究内容
水科学;贵金属氮化物热稳定性设计与合成;低温等离子体;结构与花样中的数学物理等。
工作成果
主要论文与著作
学术论文
参考资料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曹则贤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973”纳米材料项目首席科学家,英国物理学会亚太网科学顾问。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博导,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物理杂志专栏撰稿人。
人才培养
曹则贤作为博导培养出已毕业博士生11名,在读硕博连读生2名。 2024年1月,其培养的研究生王恩获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天目湖之星”——“科普之星”奖学金特优奖。
开设课程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人物评价
曹则贤研究员的报告生动有趣,睿智幽默,他凭借深厚的物理学功底和超强的表达能力将一个个复杂的定理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对数学公式背后的物理涵义做出了准确深刻的阐释。这不仅仅是物理学科普的学术盛宴,也让聆听报告的我校师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中国科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评)
曹研究员不仅在物理前沿领域成就卓著,对于物理知识普及工作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评)
提到科研颇有些沉重的曹则贤,在学生眼中却是一位风趣幽默、旁征博引的老师。在百度集团上搜索曹则贤,会看到学生笔下对他的描述,“黄老邪似的人物”“常常自我调侃”“有实力”“可爱”……这些词汇,放在物理学研究者曹则贤似乎有些“反差萌”之感。(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