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日语:ドラえもん,英语:Doraemon),是日本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所著漫画《哆啦A梦》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主角。它是一只来自22世纪的猫型机器人,受主人野比世修的托付,回到20世纪,负责照顾世修的高祖父——小学生野比大雄。漫画《哆啦A梦》在1969年首次推出,1979年改编为系列动画,由大山羨代配音。
哆啦A梦外形呈圆胖的油桶状,蓝身白面,无耳,红鼻,大嘴,黑眼有神。胸前黄铃铛,手圆球状,脚扁平,腹部有四次元口袋,尾巴是开关。哆啦A梦性格温柔善良,对大雄充满耐心与包容,重视友情;它对铜锣烧极度执着,面对老鼠会恐惧。它的核心能力来自腹部的四次元口袋,能从中取出各式未来道具,帮助大雄解决生活与冒险中的难题。
2112年9月3日,哆啦A梦诞生于东京松芝工厂,因制造事故成“特别机器人”,后被野比大雄玄孙野比世修买下;它原是黄色有耳模样,因耳朵被老鼠道具啃咬、手术失误摘除,大哭后变为蓝色无耳且怕老鼠。为改变世修家因大雄(100年前祖先)懦弱致贫的状况,它带四次元口袋穿越到20世纪陪大雄,虽大雄用道具常出状况,它仍耐心相助,还和大雄及伙伴借道具冒险,与大雄建立深厚友谊,坚守陪伴并见证其成长。
角色背景
哆啦A梦的创造要追溯到1970年的某个截稿日,藤子·不二雄的家里突然闯进了一只小猫,虽然很快就要截稿了,但他还是和小猫玩了起来,还替小猫挠虮子,而这一挠就是几小时,等他发现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完成稿子了,这时藤子·不二雄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突然踢倒了女儿的不倒翁玩具,于是他灵机一动,把猫的形象和不倒翁结合起来,就创造了哆啦A梦。
名字由来
早在《哆啦A梦》初创之时,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就很快出现了盗版漫画。1976年,《哆啦A梦》由《儿童乐园》引入香港地区,当时的译名为“叮当”。香港地区因而成为日本以外最早的《哆啦A梦》出版地区。1992年,正规版本由玉郎漫画(后改名为文化传信)出版,此时仍采用“叮当”一名。香港地区自1982年至1999年播放动画版《哆啦A梦》时,作品名也译为“叮当”。
类似的译名还有台湾地区的“小叮当”(阳铭书局早期)、“机器猫小叮当”(青文出版社早期)、“超能猫小叮当”(东立出版社早期)、“神奇小叮当”(大然文化早期)等。这些译名在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流行。
动漫中哆啦A梦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猫型机器人,而且是有求必应,近似一个守护神,而“叮当”在香港地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也是一个祈求平安的象征。正是因为有着相似的文化含义,译者才脱离了原片名,采取了“小叮当”这种译名。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内地出现的《哆啦A梦》,早期译名与香港电台地区相
同,以“小叮当”和“机器猫”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取得了日本小学馆的代理权,开始发行正版漫画,当时的译名为“机器猫”。199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以中文播出《哆啦A梦》,把动画片名也定为“机器猫”。
由于哆啦A梦本身是一个可爱的蓝色猫型机器人,而且哆啦A梦一词在汉语中也无完全的对应词,因此译者完全脱离了原片名,采取了“机器猫”这一译名。因为考虑到动漫的受众大都是少年儿童,而且在动漫引进之初,一个生动亲切的译名更容易激发观赏欲望。
1991年,央视以“机器猫”作为《哆啦A梦》动画片的作品名,以“阿蒙”作为其主角名。主角名中的“蒙”字选取与《哆啦A梦》中最后一个音节的日语发音相近的汉字。而“阿”这个表示称谓的词头,在汉语中多放在人名前,如“阿牛”“阿福”等。据使用音译“蒙”,再加上能够被广大中国观众接受并感到亲切的称谓词头“阿”字构成“阿蒙”,既可以用来指称仆人或宠物,又可以与哆啦A梦的形象吻合。
20世纪90年代,地方台将《哆啦A梦》动画片的作品名仍译为“机器猫”,但其主角名却出现了“叮当”“小叮当”“机器猫”“铜锣卫门”四种。所谓“铜锣”乃是指哆啦A梦爱吃的日式甜点铜锣烧。而某某“卫门”,则取自与“えもん”对应的汉字。“卫门”是日本近代以前常见的人名。藤子·F·不二雄的许多作品主角都惯以某某“卫门”来命名。由于“铜锣卫门”这一词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既不达意传神也不琅琅上口,因此该译名并不盛行,甚至知道它的人也为数不多。
《哆啦A梦》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于1996年病逝,其遗愿希望他笔下的这个蓝色猫型机器人统一使用它本来响亮的名字———哆啦A梦。于是台湾地区的大然文化在1997年以其音译“哆啦A梦”为该作品的中文名称。其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的青文、内地的吉林美术出版社也陆续跟进。电视播放单位也大部分于21世纪初更改了译名,把《哆啦A梦》的作品名和主角名统一定为“哆啦A梦”。自此,内地和香港电台地区统一了译名并开始流行起来。
角色经历
角色诞生
2112年9月3日,哆啦A梦诞生于日本东京的松芝工厂。在当日的量产线上是0号(第一台)之后所生产的1号(第二台)。制造过程中发生了事故,造成其中一颗螺丝掉落,成为一台“特别的”机器人。
这一特殊身份让哆啦A梦被送进机器人学校的特别班级,在这里,它结识了“哆啦A梦七小子”,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后来,在机器人学校举办的销售会上,幼儿野比世修——野比大雄的玄孙,不小心按下购买按钮,哆啦A梦就此走进了世修的生活,成为他的专属机器人。
蓝色无耳形象
起初,哆啦A梦和其他统一制造的机器猫一样,有着黄色的涂装和耳朵,且具备极灵敏的听觉等强大功能。但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一次,世修用老鼠道具帮哆啦A梦捏泥人耳朵时,道具老鼠误啃了哆啦A梦的耳朵。惊慌失措的哆啦A梦被送往医院,可医生手术失误,直接将其耳朵摘除。这一连串打击让哆啦A梦深受重创,它大哭三天三夜,不仅声音变得嘶哑,连原本的黄色喷漆也被泪水冲刷干净,露出了蓝色底漆。从那以后,哆啦A梦不仅害怕老鼠,模样也彻底改变,成了我们如今熟悉的蓝色无耳形象。
穿越回20世纪陪伴大雄
生活在野比世修家中时,哆啦A梦逐渐了解到世修家境穷困潦倒的原因——100年前的祖先野比大雄性格懦弱、能力不足,导致生活中麻烦不断,负债累累。出于对世修的关心,也为了改变这一糟糕的命运轨迹,哆啦A梦毅然决定带着肚子上那个直接通往四次元空间、装满奇妙道具的口袋,穿越回20世纪,陪伴在大雄身边。
陪伴大雄,开启日常
来到20世纪后,哆啦A梦的生活便与大雄紧紧交织在一起。大雄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学习成绩差,体育也一窍不通,还常被胖虎欺负、被小夫嘲笑。哆啦A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是毫不犹豫地从四次元口袋里掏出各种道具帮助野比大雄。
有时,大雄想要在小伙伴面前出风头,哆啦A梦会拿出“放大灯”让大雄变得高大威猛,可大雄却因得意忘形,差点引发混乱;有时,大雄为了逃避考试,哆啦A梦拿出“记忆面包”,让大雄把知识点印在面包上吃下去就能记住,结果大雄却因吃太多面包,闹得肚子不舒服,还把知识全吐了出来。尽管每次使用道具都状况百出,但哆啦A梦从未放弃,始终耐心地陪伴大雄,引导他成长。
携手伙伴的冒险之旅
除了日常的趣事,哆啦A梦还常与野比大雄以及其他小伙伴——源静香、刚田武、骨川小夫一起踏上奇妙的冒险之旅。他们乘坐时光机回到恐龙时代,见证了恐龙的繁盛与灭绝;借助“任意门”,瞬间抵达神秘的金银岛,开启寻宝冒险;在“竹蜻蜓”的帮助下,飞向南极洲,展开一场冰冰凉的冒险。在这些冒险中,哆啦A梦凭借各种道具和自身的智慧,一次次帮助大家化险为夷。可它也会因惊慌拿错道具,让情况变得更复杂,比如在冒险途中,本想拿出“空气炮”击退敌人,却错拿成“变大灯”,使敌人变得更强大。但伙伴们从不抱怨,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坚守陪伴
随着时间推移,哆啦A梦与野比大雄建立起了无比深厚的友谊。为了不让大雄在自己离开期间遭遇麻烦,它甚至拒绝去未来世界的机器人工厂做定期体检。它深知大雄的不足,却也看到大雄在一次次经历中的点滴成长。大雄从最初只会依赖哆啦A梦的道具,到后来逐渐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为他人着想,这些改变都让哆啦A梦倍感欣慰。在陪伴大雄的日子里,哆啦A梦不仅是他的伙伴,更是他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大雄,见证他从一个胆小懦弱的孩子,逐渐成长为有担当、有勇气的少年。
角色设定
身份设定
哆啦A梦是一种用于照顾儿童的量产型机器人,其正式的职业名称为“特定意志薄弱儿童监视指导员”。它受主人野比世修的托付,回到20世纪,负责照顾世修的高祖父——小学生野比大雄。
外貌形象
哆啦A梦的身高为129.3cm,体重129.3kg,三围均为129.3cm,身体呈圆胖的油桶状,整体体色为蓝色,脸、腹、手、脚则是白色。
哆啦A梦拥有一个巨大的圆脑袋,没有耳朵,这是因为其耳朵被机器老鼠啃掉后,手术失误导致耳朵被摘除。它的鼻子是红色的,嗅觉是常人的20倍,但后来故障了,其嘴巴很大,可以放下一个洗脸盆,眼睛是黑色的,虽然小但很有神。
哆啦A梦胸前挂着一个黄色的铃铛,这个铃铛曾经有召集猫咪的功能,也具有照相机功能,是哆啦A梦与野比大雄友情的象征。它的手是圆球状,能吸附东西,由于没有手指,所以猜拳总是输给别人,也特别讨厌翻花绳。它的脚是扁平的,带有反重力功能,与地面实际有3毫米的距离,因此不需要穿鞋,走路也不会留下脚印。
哆啦A梦的腹部有一个四次元口袋,这个口袋直接通往四次元空间,无论装多少东西都不会满,里面装着各种来自未来的神奇道具,是它帮助大雄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它的尾巴是主开关,只要拉一下就会停止运行,在早期设定中,拉尾巴还会隐身。
性格特点
哆啦A梦心地善良,富有正义感,基本性格较为温和。他总是真心地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野比大雄,当大雄遇到困难时,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神奇道具帮助大雄解决问题。
由于其职务是看管小孩,哆啦A梦变得有些好管闲事。他经常劝告大雄慎用道具,但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事态扩大,比如在一些情节中,他因为急于帮助大雄,而没有考虑清楚道具的使用方法和后果,结果引发了一系列麻烦。
哆啦A梦在遇到紧急情况或惊慌的时候,会完全失去理智,经常拿错道具。例如在短篇故事“世界沉没”中,他因为野比大雄的话而惊慌失措地打电话给联合国。
哆啦A梦平时性格温和,但当他吃不到铜锣烧或被人们叫他狸猫时,脾气会非常暴躁。比如有一次,小夫故意叫他狸猫,他就非常生气地追着小夫跑。
哆啦A梦虽然经常批评教育大雄,但自己也有些冒失和粗心超人。他不爱收拾整理自己的四次元口袋,导致在一些紧急时刻手忙脚乱,无法第一时间拿出需要的道具。他还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一些事情,比如忘记关闭某个道具的开关,给野比大雄和自己带来麻烦。
哆啦A梦有时会表现出浪漫主义的一面,他和大雄一样,喜欢看漫画和电视、吃点心等,还喜欢追星,是伊藤翼和丸井玛丽的忠实粉丝。
哆啦A梦与大雄缔结了深厚的友情,为了担心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大雄遭遇麻烦,甚至拒绝去未来世界的机器人工厂做定期体检。
角色能力
哆啦A梦的身体非常坚固,在深海与宇宙都可以活动,但他既怕热也怕冷,还怕蚊子叮咬,也会打喷嚏、感冒。
哆啦A梦的脚带有反重力功能,与地面实际有3毫米的距离,因此不需要穿鞋,走路也不会留下脚印。
哆啦A梦的能量来源来自食物,吃进去的东西会被体内的原子炉转换成能量,不需要上厕所。
哆啦A梦原本的耳朵具有极灵敏的听觉,类似雷达功能,但后来被老鼠啃掉,手术后只能听到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他的鼻子嗅觉原本是常人的20倍,但后来也故障了。
这是哆啦A梦最具代表性的能力来源,口袋直接通往四次元空间,能容纳无数的物品。但由于哆啦A梦是次品,有时会找不到想要的工具。
角色道具
角色生活
哆啦A梦最喜欢的食物是铜锣烧。关于这份喜好的由来,不同设定有所提及:依据片仓此前的设定,铜锣烧的成分是哆啦A梦的最佳能量来源;而在《2112年哆啦A梦的诞生》中则提到,22世纪时,舞蹈用猫型机器人哆啦咪子(ノラミャー子)送给哆啦A梦一个铜锣烧,自此铜锣烧便成为他最爱的食物。
哆啦A梦对铜锣烧的喜好极为执著,他认为过甜的铜锣烧属于外行水准,曾因铜锣烧的味道与点心店老板发生争执。只要听闻铜锣烧有大特卖,无论消息真假,他都会立刻赶往点心店大量采购,大雄也常利用这一点将他骗走。每当野比大雄想借道具却遇到困难时,用铜锣烧来交换几乎每次都能成功。平时哆啦A梦会制止大雄用道具赚钱,可若是为了铜锣烧,他甚至会采用近乎欺诈的方式去获取,比如在《聚能冰块》中的表现。他曾独自吃完和大雄房间一样大的“世界最大铜锣烧”,还曾夺得铜锣烧大胃王比赛的优胜,并且会用“录制体验机”(录音机)记录下这些与铜锣烧相关的经历,日后重新播放回味。若超过三天没吃铜锣烧,哆啦A梦就会出现不适症状,但当他因恋爱陷入烦恼时,却会连铜锣烧都提不起兴趣。
除了铜锣烧,哆啦A梦也喜欢年糕——他第一次来到野比大雄家时吃到年糕,从此便爱上了这种食物。不过在最新设定里,哆啦A梦第一次到大雄家时吃到的是铜锣烧,这也成为他喜欢铜锣烧的缘由。
哆啦A梦常与野比家附近的猫咪交流,还会和它们一起举办派对。在它的猫咪伙伴中,被称作女朋友的母猫有小玉(タマ)、小咪(ミイ)和小白(シロ),它甚至还曾对一只玩具猫产生过爱慕之情。
在漫画原作里,哆啦A梦的恋爱对象较为分散,没有固定下来;但到了动画版中,这些恋爱对象被整合为单一角色(即小咪)。此外,在来到野比大雄身边之前,哆啦A梦在22世纪曾与舞蹈用猫型机器人“哆啦咪子”有过交往(该情节出自《2112年哆啦A梦的诞生》),不过二者后续的关系并不明确,漫画原作中则明确标注他们已分手。
哆啦A梦的喜好十分多元,一方面,它热衷于和母猫约会交往;另一方面,也对丸井玛莉(丸井マリ)、伊藤翼(伊藤つばさ)等人类女偶像抱有浓厚的喜爱之情。
老鼠是哆啦A梦最厌恶的东西,这份厌恶的根源要追溯到2115年8月30日——那天,哆啦A梦的耳朵被机械老鼠咬坏。此后他深陷伤心情绪,本想喝“元气之源”提振精神,却误喝了“悲剧之素”,结果嚎啕大哭不止:身上的黄色油漆被泪水冲落,露出蓝色底色,嗓子也哭哑了。更让他受挫的是,当时正在交往的女友哆啦咪子还因此嘲笑他,最终两人分手。自此,哆啦A梦便对老鼠极度厌恶,甚至为了消灭野比大雄家的老鼠,曾试图用“地球破坏炸弹”这样极端的道具来解决。
哆啦A梦因为手指不够灵活,对翻花绳格外讨厌,而这一点恰好和喜欢翻花绳的大雄形成了反差。
相关角色
角色歌曲
获得荣誉
生日特别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