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广播电视台(外文名:Guizhou Radio TV Station)是贵州省最大的省级综合传媒机构,拥有电视、广播、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平台号“七位一体”融合传播平台。
贵州广播电视台拥有广播端、电视端、网站,其中广播端拥有5个频率,电视端拥有7个频道,网站有1个。1950年1月1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时称贵阳广播电视台)正式成立,开始正式播音。1951年4月5日,贵阳广播电视台更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1968年7月1日,贵阳电视实验台建成开播。1999年9月,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安装了音频工作系统,标志着贵州电台的节目、播出、管理和存储已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2007年8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广播更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都市广播。12月,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实施全面广播体制改革。改革后按照管理机构、播出机构、经营机构三大体系运行。2009年4月21日,贵州大众广播传媒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贵州人民广播实现了制播分离。2011年11月25日,由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与贵州电视台两台重组的贵州广播电视台正式成立,并从青云路陆续搬迁至瑞金南路149号新的贵州广播电视大楼。2017年起,贵州广播电视台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2023年10月24日,贵州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正式关停。12月31日,贵州广播电视台摄影频道正式关停。
2020年11月,贵州广播电视台在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中,其电视专题《我是188万分之一》荣获一等奖,广播直播节目《新家新市民 新梦新未来》获得三等奖。2024年9月,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卫视获 “2024年度省级卫视新媒体运营创新奖”“2024年度覆盖传播卓越奖”,动静新闻荣获“2024年度省级广电新媒体品牌十五强”。
发展历程
广播阶段
1938年3月,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拟设昆明广播电台和贵州广播电台,以供战时舆论宣传之需要。同年4月,贵州广播电台成立筹备处,着手购买、安装传音设备和发射设备,选配职员。次年1月1日,贵州广播电台建成开始播音,设有发音室与发射设备。1939年初,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拨款,在贵阳市小团坡(贵阳市半边街106号501台所在地)购买地皮,并着手修建,随后将发射部分设施迁到新址。至此,贵州广播电台有城台和乡台之称。城台为行政部门与发音室,乡台为技术设备与发射。
1945年后,由于贵州广播电台的经费减少,播音就中断。到1949年,贵州广播电台仅剩下19人。1949年3月,安粤(安毅夫)指示电台工作人员邓俨在贵阳解放时设法保护电台设备,防止破坏。10月中旬,黄天如在电台开“应变会议”,决定拆卸机器。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接管电台,并于当天恢复播音,呼号为“贵阳广播电视台”。内容主要是转播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的节目,同时也广播人民解放军贵阳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命令和通令。12月12日,中共贵州省委决定调张经五任广播电台军事代表,负责电台工作。自12月20日起,对广播电台所有的广播器材、房产、地产以及唱片、办公用具等都造册登记验收,并于12月31日举行贵阳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大会。1950年1月1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时称贵阳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成立,开始正式播音。
1951年4月5日,贵阳广播电视台更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1967年1月,贵州电台停止自办节目。1969年5月1日,贵州电台恢复地方新闻和自办文艺节目。1971年,原本在电台街华家阁楼办公的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和贵州省广播事业管理处(贵州省广播电视局)搬迁到原贵阳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青云路272号旧址,并开始投资基建。1975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全部从电台街华家阁楼(大觉精舍)搬迁至青云路272号。1983年4月4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调频立体声广播正式播出,播出内容为立体声文艺节目,频率为91.6 兆赫。1989年1月1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调频立体声文艺节目开播,频率为91.6兆赫。贵州经济广播于1994年11月18日正式开播。
1998年,贵州健康广播电台成立。2月16日,贵州音乐广播正式开播,频率FM91.7兆赫。1999年9月,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安装了音频工作系统,标志着贵州电台的节目、播出、管理和存储已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2001年10月,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网络传播平台“今日传播”网站开通。2003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交通广播开播,频率FM95.2兆赫。2005年7月,贵州健康广播电台更名为贵州都市广播电台。2007年8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广播更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都市广播。12月,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实施全面广播体制改革。改革后按照管理机构、播出机构、经营机构三大体系运行。2008年1月1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开播。9月26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旅游广播(FM97.2兆赫)开播。2009年4月21日,贵州大众广播传媒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贵州人民广播实现了制播分离。12月22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纪念大会在贵阳举行。
电视阶段
1959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筹建贵阳广播电视台。经过一年的努力,实验成功,后因三年困难时期停办。1966年,中共贵州省委指示重启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筹建贵阳电视台的工作。1968年7月1日,贵阳电视实验台建成开播。1972年春,贵州省电视台拍摄的名为《苗岭山区医疗队》的短片,该片开创了贵州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先河。1973年8月贵阳电视实验台定名为贵州电视台。1979年初,贵州电视台首次用录像盒式录音磁带记录下《炉火正红》、苗族舞蹈《古瓢舞》,以及盛家丽的独唱等一组节目,并协助尚无录像设备的云南台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联播节目的摄制,赶上了首届中国电视文艺大联播。1980年,贵州电视台拍摄首部电视剧《敌营十八年》。
1984年贵州电视台推出的《可爱的贵州》。1986年,贵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在贵州电视台电视剧部的基础上成立。1989年,贵州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正式开播。1998年10月20日,贵州电视台开办了第三套节目文艺频道。2001年,贵州电视台和贵州有线电视台合并。2005年4月1日,贵州电视台民生新闻直播栏目《百姓关注》开播,时长为90分钟。2007年1月1日,贵州电视台卫视频道和公共频道改版播出。贵州公共频道植入了“百姓”品牌和直播概念,同时,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实现全天24小时直播。2008年3月,贵广网络成立。
融合阶段
2011年11月25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与贵州电视台两台正式合并重组成贵州广播电视台,并从青云路陆续搬迁至瑞金南路149号新的贵州广播电视大楼。2013年,贵州广播电视台家有购物频道覆盖中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域,辐射超过5.2亿电视观众,同时家有购物成为中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电视购物企业。2014年起,贵州广播电视台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3月24日,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延续2013年电视剧“季播”模式,推出“热血青春季”。2016年,贵州广播电视台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启动贫困县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和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器材配置项目。12月10日,贵州省广播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组联合主办中国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贵州选拔活动。
2017年起,贵州广播电视台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10月31日,《贵阳高新新闻》节目开播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贵州广播电视台举行。2018年,“‘TV地标’(2018)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发布,贵州广播电视台的6个节目和团队上榜。2020年1月,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主办首届网络春晚《2020家的味道》。2021年10月20日,贵州广播电视台在贵阳市主办第22届论道暨中国IPTV/OTT智能视听产业高峰论坛。2022年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总台授权许可贵州广播电视台转播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贵州广播电视台第5套电视节目生态·乡村频道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开播。8月2日,贵州广播电视台黔南工作站授牌仪式在都匀市举行。
2023年10月24日,贵州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正式关停。12月31日,贵州广播电视台摄影频道正式关停。2024年5月14日,贵州广播电视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工作站挂牌仪式在凯里市举行。
分支机构
内设机构
党群工作部、办公室、总编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目标管理部、审计法务部、离退休人员管理部、后勤服务中心、融媒体工作部、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技术管理部、播控传送中心、广告监管中心、节目产权处、电视录制中心、节目指导中心、卫视频道、公共频道、大众生活频道、法制频道、科学教育健康频道、数字频道、经济广播、交通广播、音乐广播、都市广播、旅游广播、故事广播、经济频道、采编部、地方站管理部、外宣部、内容生产运营部、视听产品部、编播统筹部、新媒体技术部、网络运行部、纪检室、工会、贵阳记者站、遵义市记者站、六盘水市记者站、安顺记者站、毕节记者站、铜仁记者站、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记者站、黔南记者站、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记者站。
直属机构
参考资料
人员编制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主持人
下属频道
广播频率
电视频道
停播频道
参考资料
特色节目
参考资料
其他媒体形式
文化特色
形象标识
贵州省电视台的标志与贵州的首字母“G”相似,又似贵州著名景区木奶果的瀑布。
贵州广播电视台第二代台标以贵州的首字母“G”为设计要素,灵感来源于电视及电视遥控器上的“开机”符号,既体现行业特征,又具有收视暗示。台标形状为圆形,“圆”在中原地区文化中具有“圆满”“和谐”“理想”等含义,符合贵州广播电视台倡导中国主流文化价值的节目理念;台标主体色彩为红色,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同时有着积极向上的色彩寓意。台标于2009年6月1日启用。
文化精神
贵州广播电视台口号:正青春,爱绽放。
获得荣誉
传播影响
贵州省广播电视覆盖率从1949年广播中波覆盖率1.91%、1978年电视混合覆盖率17.43%,2018年底发展到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3.9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76%;广电系统职工人数从1949年的27人到2018年底的18828人,增长了697.3倍。2018年,贵州广播节目播出时间累计达25.65万小时、电视节目45.15万小时。
2019年,在抖音平台发布的3月媒体抖音号月榜中,由贵州广播电视台运营的抖音账号“动静贵州”,以突破4.4亿播放量位列全国媒体抖音总榜的第七名。5月,贵州广播电视台进驻快手,其创建的快手账号“动静视频”,在一个月内便涨粉至85万。
截至2024年9月,贵州广播电视台运营的动静新闻客户端、动静新闻抖音、动静贵州微信等动静系列平台总下载量和粉丝数近1.2亿,其中,动静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超8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