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山岛:福建隐藏的海洋宝石,十大必体验的奇幻之旅!

揭秘东山岛:福建隐藏的海洋宝石,十大必体验的奇幻之旅!

你知道吗?在福建省东南沿海,藏着一座令人惊叹的岛屿——东山岛。它陆地面积达188平方公里,几乎占据东山县全部陆地,是中国第六大岛、福建省第二大海岛。坐落在东海与南海交汇处,介于厦门与汕头经济特区之间,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区核心,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因其形似蝴蝶,别名蝶岛,等待你来探索它的神秘魅力!

东山岛地理坐标介于117°17'—117°35'E和23°33'—23°47'N之间。西北通过八尺门与漳州云霄县相连,西靠诏安湾,东北邻东山湾,东南望南澎列岛。这座基岩大陆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丘陵向滨海平原延伸,最高峰苏峰山海拔274.3米。海岸线蜿蜒158.1公里,港湾星罗棋布,滩涂广阔。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宜人,年均气温20.9℃,但需警惕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

东山岛历史悠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痕迹。1950年解放后,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如今,岛上6个镇、61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人民英勇抗敌,从明代的倭寇、葡萄牙、荷兰侵略者,到近代的英国、日本入侵,以及1950年的解放之战,都彰显了不屈精神。港口资源丰富,已开发铜陵、冬古、澳角和大幢四大港区,成为经贸枢纽。

命名

东山岛古称铜山岛,后因岛上青翠的苏峰山而改名“东山”。人们爱慕此山,以山名岛,亦叫陵岛或蝶岛,名字背后藏着深厚文化底蕴。

位置境域

东山岛位处福建最南端,扼守闽粤海上要冲,东濒台湾海峡,西临诏安湾。作为中国第六大岛,它介于厦门与汕头之间,距澎湖98海里、高雄110海里。由东山岛和32个小岛组成,总面积188平方公里,海岸线141.3公里,地理坐标北纬23°33′33″~23°47′11″,东经117°17′33″~117°34'32″,是连接两岸的重要桥梁。

历史成因

东山岛位于戴云山隆起与台湾海峡抛陷带交界,经历多期构造作用,岩体变质变形强烈。北东向构造主导,控制着地貌和沉积中心,白垩纪—东山城断裂影响深远,塑造了今日的海岸景观。

地理特征气候

地处北回归线边缘,东山岛享受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舒适,光照充足。1月均温13.1℃,7月27.3℃,年均温20.9℃,年降雨1224.9毫米。降水集中在5-9月,旱季为10月至翌年2月。常年东北风,年均风速7.1米/秒,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但需防范干旱、台风和大风等灾害天气。

地质

作为基岩大陆岛,东山岛以丘陵、台地和海积平原为主,岸线类型多样。出露前泥盆纪变质岩、混合岩等,潮间带沉积物丰富,从砂质到泥质,分布依水动力强弱而异。

矿产资源

石英砂储量超2亿吨,辉绿岩、高岭土和花岗岩等资源丰富。梧龙和山只大型硅砂矿质优量足,辉绿岩储量30万立方米,花岗岩1274万立方米,支撑着地方产业。

地质灾害类型

主要为崩塌、海岸侵蚀和水土流失。崩塌点状分布于丘陵区,海岸侵蚀线性发育于东部和南部沙滩,需持续监测和保护。

地形地貌

岛屿呈北东向展布,最宽17.5千米,最窄2.0千米,南北长27.5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与平原交错。神秘的“东山陆桥”连接台湾,证明两岸地质亲缘,曾发现万年“东山人”化石,填补福建旧石器时代空白。

岛陆地貌

类型多样:侵蚀剥蚀高丘如大帽山和苏峰山,低丘广布,台地、平原和风沙地貌并存。海积平原占68.7平方千米,风沙地19.9平方千米,形成独特滨海景观。

海岸地貌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崖和海蚀平台点缀海湾,崖边沟洞纵横。东部和南部海岸侵蚀显著,金銮湾年均后退速率最高,环岛公路等设施需加固应对。

海岸堆积地貌

鱼骨沙洲潮汐塑造,退潮时形似鱼骨,成为自然奇观。东山湾作为福建大湾,泥沙淤积形成海滩、沙嘴和连岛沙坝,潮滩广阔用于养殖。

水文海水水文特征

周边海域流速平缓,水温年均21.2°C,盐度受台湾海峡影响较高。透明度冬小春大,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2.30m,最大4.14m,是海洋活动理想之地。

陆地淡水水文特征

降雨不均,汛期集中,岛内无大河,仅小溪沟和小水库。淡水资源紧缺,地下水易受污染,需科学管理应对枯水期。

土壤

赤红壤和风沙土为主,分别占34.50%和21.99%。滨海盐土占8.80%,水稻土少量分布,土壤类型支持多样农业和生态。

生物

植被以人工次生林为主,包括杉木、木麻黄和相思树。野生动物稀少,但潮间带生物丰富,有170种底栖生物。海洋资源多样,鱼类205种,软体动物198种,节肢动物66种,是渔业和生态研究宝库。

港口

四大港区支撑贸易,泊位11个,年吞吐量超百万吨。航线通达汕头、香港、上海等地,对外开放和对台贸易活跃,是福建省最大县级对台基地。

产业

粮食以番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工业轻工主导,水产加工重要,产品如紫菜、鱼翅。硅砂品质优良,与上海合作开发,年产30万吨。渔业资源丰富,闽南渔场水生生物644种,水产品年产量30多万吨,加工和出口领先全省。

人类活动历史遗迹

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东山人”化石和“东山陆桥”证明闽台同源。贝丘遗址和石器展现古代文明,吸引考古爱好者。

抗击外侵

从明代抗倭、抗葡、抗荷,到近代抗英、抗日,以及1950年解放之战,军民英勇捍卫家园,故事激励人心。

环境问题与保护

过度养殖和旅游曾破坏环境,海水污染凸显。如今坚持“标本兼治、陆海并举”,建设海洋碳汇基地,种植红树林,拆除八尺门促进水流,实施绿化行动,守护生态海湾。

风景名胜

四大景区各具特色:风动石朝圣区、马銮湾沙滩度假区、金銮湾康乐区和乌礁湾森林游乐区,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东门屿

海上仙山,与鼓浪屿、江心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面积近1平方公里,最高文峰91.3米,沙滩原始野性,是探险和放松完美结合。

九仙山

又名观音山,明初设水寨,兴化官兵奉祀九鲤湖仙公。摩崖石刻二十多处,书法艺术荟萃,历史价值深厚。

马銮湾

长2500米沙滩洁白细软,水质清纯无鲨鱼,风平浪静,是安全游泳和沙滩活动天堂。

石庙山

侨胞兴建的热门景区,紧连西埔镇,山门通车方便。石庙寺为文物保护单位,香火旺盛,文化气息浓郁。

羊角山

文化之山,海拔84.4米,十八景观如羊角石、青云洞、风动石等,融合自然与传说,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文化历史人物

谷文昌,上世纪五十年代县长,带领全民造林治沙,誓言“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埋我”。1964年绿化8.2万亩,被称“谷满仓”。陵园和纪念馆纪念其奉献,是环保教育基地。

艺术作品东山歌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闽南语歌唱,保留古汉语成分。古代女性知识启蒙,结合潮州歌册和本地元素,形成独特风韵,传递爱国和反封建思想。

侨乡文化

近台湾,闽南语通行,饮食和渔民习俗完整。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侨乡文化丰富,连接两岸情感。

关公信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初引入,以战神形象深入人心。关帝庙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信仰几乎主导民众生活,促进文化认同。

东山岛的魅力远超想象——历史厚重、自然瑰丽、文化多彩。无论你是历史迷、自然爱好者还是休闲旅人,这里都有你的故事。计划你的东山岛之旅吧,亲身感受这座岛屿的奇迹!

参考资料 >

福建东山岛地质灾害特征与成因初探.中国知网.2023-10-15

东山岛旅游网.东山岛旅游网.2023-10-15

东山岛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研究.中国知网.2023-10-15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东山!.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4

福建东山岛的若干地质地貌问题.中国知网.2023-10-15

东山商贸口岸及其对台通商贸易.中国知网.2023-10-15

东山概况.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2025-08-04

地理环境.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2025-08-04

东山岛纪实.中国知网.2023-10-15

关于福建东山岛文化旅游开发的构思.中国知网.2023-10-15

东山陆桥动物化石上的人工痕迹.中国知网.2023-10-15

“东山人”化石的年代与价值.中国知网.2023-10-15

福建东山岛地质灾害区划.中国知网.2023-10-15

弥异所134:漳州鱼骨沙洲.中国知网.2023-10-15

新中国60年——闽籍“双百”人物谱(三).中国知网.2023-10-15

东山岛植被资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中国知网.2023-10-极速版15

东山岛.地理.2023-10-15

东山县:海岛振兴从净海护海开始.东南网福建频道.2023-10-15

:::东山岛旅游网>>>.:::东山岛旅游网>>>.2023-10-15

国家森林公园――东山乌礁湾景区.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10-15

奇特的女书“东山歌册”.中国知网.2023-10-15

谱写建设海峡文化名城新诗篇.中国知网.2023-10-15

<极速版a href="http://fj.people.com.cn/n2/2022/0120/c181466-35104588.html">【星辰大海】福建东山:海岛上600多年历史的庙宇里,藏着“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故事.人民网.2023-10-15

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第三十二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开幕.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10-15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