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白山:中国最神秘的生态宝库,世界级奇迹等你探索!
亲爱的读者,您是否曾梦想踏入一个 untouched 的自然天堂?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长白山保护区)正是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方。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跨越安图县、抚松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与朝鲜接壤,这片广袤的土地总面积达19646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7.9%,核心区面积7.58万公顷,致力于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机与神秘。
自1960年4月建立以来,长白山保护区一路荣耀加身:1980年成为中国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获评国际A级,2022年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绿色名录,2023年荣获“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这些荣誉见证了她的全球重要性。
长白山保护区属北温带湿润气候,植被代表欧亚大陆北半部的典型动植物区系。主峰白头山海拔2770米,区内高差达1900米,呈现中国最典型的植被垂直分布:从针阔混交林带到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这里是同纬度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拥有1600余种高等植物、3500多种野生动物,包括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人参、天麻等800余种药用植物,堪称生物多样性的活化石。
长白山保护区曾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多次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享有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湖泊等美誉。2023年,这里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吸引着全球目光。
历史沿革
1960年4月18日,长白山保护区正式建立,但1968年管理局被撤销,1972年恢复。1980年加入国际生物圈网,1986年成为国家级保护区,1988年通过管理条例,1992年获国际A级认证。2002年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5年成立管委会,2007年晋升5A景区。2022年列入IUCN绿色名录,2023年获“世界最佳”称号,2024年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每一步都书写着保护与荣耀的篇章。
自然地理位置境域
长白山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跨安图县、抚松县和长白县,东南与朝鲜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27°42′55″至128°16′48″,北纬41°41′49″至42°25′18″,南北长80km,东西宽42km,总面积196465公顷,林面积16081公顷,草地5683公顷,天池水面402公顷,森林覆盖率87.9%,这片土地是自然爱好者的终极乐园。
气候
属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冬季凛冽,夏季温凉,春季风大,秋季多雾。年均气温3~7℃,7月平均不足10℃,1月低至-20℃,最低曾-44℃。年日照不足2300小时,无霜期约100天,积雪深50cm,年降水量700-1400mm,6-9月占60-70%。云雾多、风力大、气压低,尤其是夏季风云莫测,年8级以上大风269天,年均风速11.7米/秒,雾凇165天,山顶雾日265天,日照仅100天左右,挑战与美景并存。
地质地貌
长白山处于东亚大陆边缘的强烈褶皱带,中生代前多次地壳变迁,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带来火山喷发,形成玄武岩台地、高原和火山锥。这是一个年轻的火山地貌区,海拔高差近2000米,主峰白头山海拔2749米(朝鲜境内),中国境内白云峰2691米。玄武岩台地海拔1000米以下,地势平缓;高原海拔1000-1800米,是火山锥向台地的过渡带,奇峰险峻,景色壮丽。
土壤
土壤垂直带谱分布:山地暗棕壤土(海拔1100米以下,红松阔叶林)、棕色针叶林土(1150-1800米,云冷杉林)、亚高山疏林草甸土(1800-2100米,岳桦林)、高山苔原土(2100米以上,灌木苔藓)。非地带性土壤包括白浆土、沼泽土和草甸土,多样土壤支撑着丰富生态。
水文
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松花江南源头道江、北源二道江,汇集西坡和北坡支流;鸭绿江源于天池南麓;图们江源于东麓。全区年径流量240亿立方米,水力蕴藏347万千瓦。水量充沛,径流季节变化明显,有春汛、枯水期和夏汛,6-9月占年径流60-70%。降水以天池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地下水丰富,泉水补给使河水常年不封冻,枯水不枯,独特水文条件滋养万物。
生物多样性植被
植物区系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植被垂直分布:红松阔叶林带(海拔1100米以下,种类繁多)、针叶林带(1100-1700米,气候冷湿)、岳桦林带(1700-2000米,树木矮小)、高山苔原带(2000米以上,匍匐植被)。五个分布带清晰可见,仿佛自然阶梯。
森林资源
划分为原始林、过伐林和次生林。原始林包括红松林、云杉冷杉林、长白落叶松林、长白松林(美人松)和落叶阔叶林,稳定而多样;过伐林为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过渡型不稳定;次生林有蒙古柞林、杨桦林、水胡林、杂木林、赤松林和灌丛木,阳性树种主导,展现自然恢复力。
野生植物
植物2277种,低等550种,高等1727种。36种珍稀濒危,如国家一级人参,二级刺人参、岩高兰等,三级长白松、水曲柳等。省一级红松、东北红豆杉等。用材、药用、食用、观赏价值极高,例如人参、黄芪、山葡萄、木耳等,是天然宝库。
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1225种,昆虫481种,脊椎动物370种。国家一级保护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等,二级豺、麝、黑熊等。药用、食用、毛皮、观赏类多样,生态平衡的见证。
重要景点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大火山口湖,三江之源,海拔2150米,被誉为“天池”。椭圆形状,周长13公里,湖面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373米。周围16峰环绕,常云雾弥漫,暴雨冰雹常见。水源来自降水和地下水,蓄水20亿立方米,天然水库壮丽莫测。
长白瀑布
位于天池北侧,乘槎河尽头,飞流直泻68米,故名长白瀑布。山大坡陡,水势湍急,似斜立天梯。瀑布口“牛郎渡”巨石分为两股,下成20米深潭,汇为二道白河,气势磅礴。
黑风口
在北坡登山去天池途中,不老峰东侧尾端和观景台中间,峭壁“凹”形缺口,就是闻名黑风口。长年多风且大风,挑战与冒险并存。
聚龙泉
在黑风口黑石下,几十处地热,大如碗口,小有指粗,分布1000平方米温泉群。距长白瀑布不到二里,白河檫边而过。聚龙泉水量最大、分布最广、水温最高,堪称长白山第一泉。7处大泉眼,热流地底涌出,似群龙喷水,故名聚龙泉,体验自然热力。
鸭绿江大峡谷
位于长白山南景区,登天池必经之路。火山喷发形成断裂地沟,300年雨水冲刷、切割、风蚀成自然奇观。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200米,深170米,两侧悬崖绝壁如削,中间奇峰异石林立,如古堡耸立、石笋破土。与西景区锦江大峡谷媲美,独一无二的火山熔岩峡谷,中朝两国共享。
地下森林
又叫“谷底森林”,北景区海拔最低景点,距山门14公里。火山喷发地震使地表下陷,形成谷壁70米、谷底2500-3000米的森林。木板栈道两侧植物郁郁葱葱,松树遮天,苔藓满树干。走1000米左转350米观洞天瀑布,右行500米达谷底。古树参天,树分三层,巨石错落,崖上崖下树木连片,绿色海洋。负氧离子高,天然大氧吧,快乐休闲之地。
高山花园
位于长白山西景区海拔1400米,温带山地气候。花卉集中,面积大,分布山坡、林下、谷地、河边。鸢尾、百合、大花萱草、金莲花等著名。春夏之交,野花竞放,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万亩大花园壮丽。七月百合、萱草、鸢尾盛开。初春,高山杜鹃顶风破雪,乳白到淡黄花色,娇艳挺立,与冰雪一体,最早报春花,自然奇迹。
管理机构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一负责保护管理,职责包括: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保护自然资源、环境、遗迹;拯救珍贵物种,开展科研,建设生物物种储存、科研科普、环境监测基地;宣传教育,普及保护知识;组织森林防火;审核入区手续;监督管理入区人员;资源调查,建立档案;按规划建设;制止处理违法行为,确保生态永续。
开发保护
从2006年起,停止红松果林承包,封闭管理。强化日常巡护,开展“反盗猎”“反盗伐”“护蛙”“护薇”“红松种源保护”专项行动。争取资金实施松花江源头整治,拆除“五馆一站”,恢复生态。2017年调查显示,野猪、马鹿种群较2006年增长70%和27.5%,保护成效显著。
获得荣誉价值意义
分布野生植物2540多种,野生动物364种,包括东北虎、梅花鹿、中华秋沙鸭、人参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东北地区少见。丰富资源、得天独厚环境,使长白山成为天然自然博物馆。保护区建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教学、旅游意义重大,是生态宝藏。
相关事件
2024年11月26日,王池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在锦江大峡谷公路沿线发现东北虎足迹,时隔30年首次。布设9部监测相机,12月3日发现活体,制定预案,发布预警,设立警示牌,提醒公众注意。这事件彰显保护区生态恢复活力,计划您的访问吧,亲身体验这片自然奇迹!
<p>参考资料 ></p>
Changbai Mountains.中国日报网.2024-12-05
长白山概况.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02-21
气候.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长白山快照介绍.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第二章 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5-03-13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二道白河:愿有一天能和你去这样的小镇过日子!.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3
地理位置.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部.2024-12-05
太自豪了!国务院同意了!咱吉林又多了个“国字号”的好地方!.微信公众号.2025-03-13
【吉林的“70个新中国第一”】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第一个建成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吉林网.2024-12-05
中国11个自然保护地入选IUCN“绿色名录.百家号.2024-12-05
13处中国自然保护地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新华网.2024-12-05
走进长白山.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我国第一个建成的自然保护区——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24-12-05
徐晗同志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区50年庆祝大会上的工作报告.长白山管委会.2024-12-05
《中华名山长白山》.长白山管委会.2024-12-05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机构职能.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23号)(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12-05
相约世界地质公园・长白山.百家号.2024-12-05
生态概况-气候.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管理委员会.2025-05-09
地质地貌.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土壤.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第二章 基本情况.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5-05-17
水文.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植被.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森林资源.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野生植物资源.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野生动物资源.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2024-12-05
水资源.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5-03-13
<极好的a href="http://www.ce.cn/ztpd/cjzt/lyzt/2004/bshs/ji/t20040312_397046.btk">长白山旅游景点概览(组图).中国经济网.2024-12-05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极好的2024-12-05
走进吉林省长白山景区.走进吉林省长白山景区.2024-12-05
东北虎的乐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央视网.2024-12-05
中国13处自然保护地被授予“世界最佳”称号.百家号.2024-12-05
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24-12-05
吉林长白山腹地30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百家号.2024-12-24
野生东北虎时隔30年再现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家号.2024-12-0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