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梵净山翠峰茶:千年贡茶,现代茶王的传奇之旅!

揭秘梵净山翠峰茶:千年贡茶,现代茶王的传奇之旅!

亲爱的读者,您是否听说过这款源自梵净山的神秘佳茗?梵净山翠峰茶,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瑰宝之一,因主产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享誉天下。原料采自梵净山800—1300米平均海拔的福鼎大白茶群体品系茶园,产品以“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明亮”的卓越品质,征服专家和茶友。2005年获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启传奇新篇章。

产地环境

想象一下,置身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里是被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绿色宝库,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梵净山西麓,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8℃,日照柔和,云雾缭绕,多漫射光,无高温冻害,促进茶树积累氨基酸、咖啡因和芳香物质,提升茶质。土壤以黄壤、黄棕壤为主,酸性强,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造就了梵净山翠峰茶独一无二的品质。

梵净山翠峰茶原产地团龙村,位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永义乡,距离县城42公里,梵净山护国寺5公里,是西上梵净山的必经之地。团龙村生态环境绝佳,梵净山清泉环绕,常年薄雾弥漫,负氧离子丰富,被誉为“长寿村”。明清时期,团龙茶即为朝廷贡品,以“梵净山翠峰”、“梵净山佛光茶”、“团龙贡茶”之名多次斩获金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持,魅力无限。

品质特点

1992年6月,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鉴评:“梵净翠峰茶”,色绿、扁平显芽,形态似矛,嫩香持久,味鲜醇,汤色、叶底绿。外形肥嫩,品质卓越,名茶风范尽显。

历史渊源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种茶历史悠久,名茶辈出。据明朝《明实录》记载:“思州方物茶为上”。明代永义乡团龙村隶思州,深居梵净山间,团龙茶早在11世纪便享盛名,1411年(明永乐九年)成为皇家贡茶。21世纪初,永义乡团龙村仍存15世纪种植的神仙树30多棵,最大一棵被誉为“中国茶树王”,见证千年茶史。

生产情况

印江县茶叶规模种植始于1987年,列为支柱产业发展,2003年退耕还林推动高潮,2007年实施名茶战略,建成优质绿茶基地,形成生产、加工、市场、品牌、文化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格局。2010年成为贵州省茶叶主产县,绿茶基地21万亩,投产茶园8.5万余亩,有机认证2000亩,无公害认证44800亩。种茶农户3.8万余户,企业35家,省级龙头2家,地级4家,QS认证4家,出口权2家,ISO9000认证1家,GAP认证1家;交易市场1个,茶青市场17个;5万吨精制加工厂启动;2011年产量2500余吨,产值3.3余亿元。开发“梵净山翠峰茶”、“翠芽”、“贡茶”、“雪峰”、“佛光茶”等系列名优茶,多样化选择满足茶友需求。

产品荣誉

2005年获第六届“中茶杯”中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及地理标志保护,注册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共品牌。2006、2007年连续获“贵州省名茶”称号;2006年获“中绿杯”金奖;2007年获“贵州省名优绿茶”称号、第三届贵州农产品展销会“名优特产品”、第七届“中茶杯”一等奖、世界绿茶大会(日本)中国区选样会“蓝天玉叶”杯金奖、世界绿茶银奖;2008年获“贵州省名牌产品”、2008中国绿茶(古丈县高峰论坛银奖;2009年200克“梵净山翠峰茶”之“梵净山第一春”竞拍166000元;2009年获第八届“中茶杯”一等奖、“贵州省十大名茶”、第六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10年300克“梵净山翠峰茶”之“梵天佛缘”竞拍198000元;2010年获上海茶文化节金奖;蝉联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投票第一;品牌价值1.44亿元,贵州前三。

产品保护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审查批准自2005年12月9日起对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75号,确保真品品质。

保护范围

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函(印府函[2004]25号)为准,覆盖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杨柳镇缠溪镇罗场乡朗溪镇合水镇、永义乡、木黄镇、新业乡、天堂镇刀坝镇杉树镇板溪镇、沙子波镇、中坝乡新寨镇峨岭镇等17个乡镇,纯正源产地保障。

质量要求

(一)品种。

福鼎大白茶群体品系

(二)立地条件。

800~1300米平均海拔,受梵净山小气候影响,年降雨量800~13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日照1200~1300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多云阴天,雾多湿度大,土壤黄壤、黄棕壤、红壤,PH值4.5~6.5,有机质丰富。

(三)栽培管理。

1、插育苗:选择当地茶树的优良枝条进行扦插育苗。

2、栽培规格:采取双行双株或单株,单行双株,双行双株或单株。大行距1~1.2米,小行距0.4~0.5米,株距0.3~0.4米;单行双株:行距1~1.2米,株距0.3~0.4米。

3、施肥时间:以有机肥为主。

4、茶树修剪:适时合理修剪。

5、鲜叶采摘:按标准适时分批进行采摘。

(四)加工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青锅理条→摊凉回潮→二炒整形→摊凉回潮→?锅→冷却包装→入库冷藏保鲜。

(五)质量特色。

1、感观品质:外形:扁平直滑尖削、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香气:清香持久,栗香显露;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叶底: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

2、物理化学指标:水分≤7.0%,总灰分≤6.0%,粗纤维≤14.5%,水浸出物≥36.0%,粉末茶≤1.0%,氨基酸3.5-4.5%,茶多酚20-30%。

专用标志

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认证真品。

参考资料 >

贵州团龙村 :清泉环绕 茶叶飘香.人民网.2012-11-16

现在,您是否被梵净山翠峰茶的魅力所吸引?快来品尝这款千年贡茶,体验其独特风味吧!探索更多,行动从今天开始!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