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Chengdu Liewu High School Of Sichuan Province),校本部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双林路双园巷9号,是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直属公办完全中学、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引领型)。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前身为创办于1904年的“叙府公立中学堂”。1930年学校改为“叙属共立旅省中学”;1933年学校更名为“叙属共立旅省初级中学”;1935年学校更名为“叙属联立旅省初级中学”。1939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华阳中学”。1944年,为纪念革命先烈张培爵,学校正式更名为“四川省立列五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校更名为“川西列五中学”。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1953年更名“四川省成都第五中学”。1978年被列为市属13所重点中学之一;1984年被省教委列为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学”。1994年,学校恢复“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校名。2006年,学校由成都市教育局直属移交至成华区人民政府管理。2007年,领办成都列五联合中学。2023年10月,列五联中全体师生并入成都列五中学,实现了两校合并。
截至2025年9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设高中部(双林校区)、初中部过渡校区(建设路校区)、初中部(双桥校区,在建),占地面积共120余亩,教学班96个,学生近5000人。截至2020年7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正高级教师一名,高级教师132人,研究生学历82人。学校先后获“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学校”“四川省重点中学”“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等殊荣。学校还被确定为“四川省课程改革校本学校”“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
历史沿革
1903年,张培爵(字列五)、李宗吾、廖绪初等17位省立高等学堂的叙属(今川南宜宾地区)学生,有感于家乡学子到省城求学无门,四处流散的情景,毅然捐出十七块银元,在陕西街节孝祠茶馆为到省城求学的叙属籍学子赁屋授课。
1904年,经清政府备案,正式成立列五中学前身“叙府公立中学堂”,被后人称为“十七块银圆办学堂”的肇始。1905年,学校创始人张培爵、李宗吾等加入同盟会。次年,隆昌市举人、教育家郭书池变卖田产,捐3000大洋,购马镇街14亩土地为校舍,将隆昌知耻中学并入叙府公立中学堂。叙府公立中学堂师生以同盟会员为核心,联络高等学堂、通省师范学堂等师生进行革命活动;秘密奔走于四川省各县,扩大革命力量。他们参加了辛亥保路运动,还亲自到重庆市建立革命基地,响应武昌起义,因此,学校也被誉为“辛亥革命四川策源地”。
1912年2月,张培爵被害,郭书池、廖绪初等相继离世,一时校务松弛;1917年改名“叙州联合县立旅省中学”,学校由叙属13县组成校务维持会;1930年学校改为“叙属共立旅省中学”;1933年学校更名为“叙属共立旅省初级中学”;1935年,时任四川省主席刘湘鉴于学校光荣的革命历史,改由省府统办,更名为“叙属联立旅省初级中学”,经费开支标准与其他省立中学相侔。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疏散到唐昌镇(今郫都区)唐昌镇城隍庙继续办学。1939年,四川省教育厅为落实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关于创办“六年一贯制中学”的决议,将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华阳中学”。学校聘请留美博士、平民教育家汤茂如任校长,制定办学章程,确立培养目标,推行“六年一贯制”,延聘叶圣陶、文幼章、李伏伽、徐霞村、车耀先、施谷等担任管理和教学。1944年,为纪念革命先烈张培爵,学校正式更名为“四川省立列五中学”,继续实验六年制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校更名为“川西列五中学”,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1953年更名“四川省成都第五中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艰苦奋斗,办学质量逐步提升。1978年被列为市属13所重点中学之一;1984年被省教委列为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学”。1994年,90周年校庆时,恢复“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校名。
2001年被授予“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学校”。 2002年,在列五中学即将迎百年华诞之前,通过与成都市双林中学的联合,进行集团化发展。2007年,领办成都列五联合中学。2016年,学校通过了“四川省一级示范性高中”验收,顺利跨进了“成都市领航学校”的行列。2009年,由成华区政府牵头,整合区内教育资源(公办学校),成立成都列五中学教育集团,同年成为成都市首批优质教育集团。2018年,高中部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教育倍增”工程为列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2年,列五中学被评为“四川省引领型一级示范高中”。2023年10月,列五联中全体师生并入成都列五中学,实现了两校合并。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5年9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设高中部(双林校区)、初中部过渡校区(建设路校区)、初中部(双桥校区,在建),占地面积共120余亩,教学班96个,学生近5000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7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正高级教师一名,高级教师132人,研究生学历8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特级教师7人,省优秀教师3人,市特级校长1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43人,优秀青年教师68人,各类优模教师180余人。
四川省特级教师:吴光平、杨新建等
四川省名校长:吴光平
四川省省级骨干教师:王江等
四川省优秀教师:汪勤、王江等
成都市优秀教师:张维、袁宗文、张波等
成都市市级骨干教师:罗毅、封霄、何艳妮、邓正华、陈雪梅等
硬件设施
截至2020年7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校内建设有教学楼、膳食中心、实验楼、智慧教室、图书馆、行政楼、体育馆等。楼群分为允公楼、书池楼、格致楼、俭恒楼等,其中生活区俭恒楼是全国中小学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学校拥有理化生实验室、高端大气的生化创新实验室,室内体育馆、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能容纳900人参会的磅礴大气的学术报告厅、2200余平方米的学生食堂以及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和社团活动的各类功能用房和专用教室。学生公寓为6-8人间,全实木家具,独立卫生间并配置有空调、饮水设备、洗衣机等。
教学特色
少年班基地
2020年1月,教育部启动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聚焦基础学科,明确要求加强中学与高校的协同育人,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机制。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从高一开始,选拔一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优秀的学生,组建中科大少年基地班/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开设强基、竞赛课程,由高校教授系统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定期测试,阶段考核,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拔尖人才培养
2018年11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成立了学生生化创新实验中心,以此构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创新变革,促进教师队伍专业与特长发展。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先后获得“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基础创新学习中心”的授牌。学校先后与四川大学、成都大学药学与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深度合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确定了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三个研究方向。学生从高一年级开始参加基础创新学习,通过选拔后,优秀学生进一步参与专题项目探究。学校教生不仅参与大学的项目研究,而且已独立开发研究项目,申请专利多项,发表论文多篇,研发三本校本课程。
特色课程
2023年11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成立课程中心。课程中心以“培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主要承担着课程规划、开发、实施与评价的系统工作。其核心职责在于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开设有思政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思维课程、活动课程、社团课程、校史文化课程、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等多项校本课程;开设有礼仪课、科创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川西童谣、思维训练、国际理解、生涯规划、生化创新实验、学科提升培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高校自主招生培训课等校本课程;研发了《语文大观园》《高中数学入门教程》《高中化学实验》《成都民俗》《列五画语》《学生礼仪读本》《科创教材》《高中体育与健康》《家庭教育读本》等50余套校本教材。
强基计划
2020年1月,教育部启动“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明确要求加强中学与高校的协同育人,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机制。学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学校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聘请高校教授作为高校指导专家,从高一开始选拔一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优秀的学生,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开设强基、竞赛课程,由高校教授系统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定期测试,阶段考核,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考入著名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6年,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文考(硬上线)一本率达65%(实验班达90%),二本率达95%(实验班达100%),高居同类学校前列。
截至2025年9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高考成绩保持高位稳定,2025年高考理科最高分678分、文科最高分641,特控线率超90%,本科率99.66%,优生群体突出,985、211录取人数达一半以上。
艺体成绩
2015年2月5-8日,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代表成都市参加了在鄂尔多斯市市举办的首届国际青少年足球冬令营暨“鄂尔多斯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夺得冠军。在小组赛中,成都列五中学足球队力克对手。半决赛对阵俄罗斯国家男子足球队,4比2胜出。2月8日下午15:30分,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全民健身中心举行决赛。在比赛时间,双方打成3比3平,进入点球决胜阶段,成都列五中学足球队队员守门员发挥出色,最终以5比3力克蒙古国代表队,摘得桂冠。
2022年4月,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选送节目《霓裳戏韵》参加成都市第八届中小学戏曲艺术成果现场展演,最终获展演活动一等奖。
2023年12月11日,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选送的戏曲节目《我是中国人》获得成都市第十届中小学生戏曲艺术成果展演活动一等奖。
2024年6月,在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成都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中,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舞蹈团《在灿烂的阳光下》获舞蹈类中学组一等奖(第二名)。同年底,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展示活动暨”亚洲冬季运动会“青少年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分别获得了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
2025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公布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中公布了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评选结果。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舞团剧目《在灿烂的阳光下》荣获艺术表演类二等奖,美术团作品《成都男儿本色》荣获艺术作品类二等奖。
教师成绩
2019年11月,在2019年度成都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暨“课堂大比武”活动中,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有7名教师获一等奖,4名教师获二等奖,2名教师获三等奖。
2021年9月28日一29日,2021年成都市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大赛在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举行,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教师李讷代表成华区参赛,以《绘形传神,细写人物》为课题,获赛课一等奖。
2025年3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大赛中,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物理组教师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大赛一等奖。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文化传统
校训
“公 勇 诚 朴”
列五中学是一所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多年来,该校发扬爱国益民的优良传统,注重科学发展,敢于探索,以创品牌、创特色,全面实施的做人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办学目标,贯彻赢在思路、重在队伍、强在管理的办学方针。秉承公、勇、诚、朴的校训、爱国益民的传统,坚持一切为了列五人的终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严谨、勤奋、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和严、勤、实、恒的优良学风。
学校大力实施以做人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坚持培养学生做好三个层次的人:一是基础文明人,即有规则意识,尊重他人,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勇于奉献,敢于负责,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勤奋坚毅,乐观自信;二是现代文明人,即高尚有品位,有修养,有内涵,举止高雅端庄,会体味爱,有正确的幸福观;三是可持续发展的人,即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培养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有独立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行为规范,至少有一门兴趣特长的学生。
校歌
《列五之歌》
巴山蜀水列五辉煌,百年风云哺育国家栋梁,豪情跨步新实世纪,继往开来去远航。
勤奋进取茁壮成长,公勇诚朴师生代代传扬,与时俱进志不忘,书写和谐新篇章。
鼓角鸣响奋勇前往,英才辈出桃李芬芳,抬眼望大地星空,辉映列五荣光;
鼓角鸣响奋勇前往,英才辈出桃李芬芳,抬眼望大地星空,辉映列五荣光。
校徽
校徽释义:
圆形:寓意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象征列五人的团结进取,彰显一种多元和谐的凝聚、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其命唯新的使命;
金色芙蓉叶:既代表成都市,又代表成功与收获;
五条叶脉:既代表列五中学,又代表“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
绿色:代表健康、生命和希望,既体现学校“为了列五人终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又象征老师们春风化雨的精神和学生们茁壮成长的沃土;
1904:表示学校创建于1904年。
校旗
校旗释义:
白色:代表朴素、宁静,体现校训中的“朴”(淳朴做人、质朴求知);
蓝色曲线:寓意列五“海纳百川,和而不同”;
篆体:象征百年列五厚重的文化底蕴;
橙色:既代表青春和活力,又代表创新精神;
篆体的古典与橙色的现代完美融合,彰显出列五中学传承历史、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努力与追求。
校园活动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成立了学生活动部,负责策划、统筹各类学生活动,为学生搭建挑战自我、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学校开展了每月一主题的教育活动、学生青年团校、精彩列五人评选、校史文化传承、名家大师进校园、校园歌手大赛、体育活动月、戏曲进校园、科技人文中国艺术节、元宵节游园、心理教育活动月、徒步远足社会实践、清明节祭奠英烈、向身边的劳动者致敬、青春志愿行、校园应急救护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开展社团类、艺体类、科创类、实践类活动,开展川剧特色课间操、羌族锅庄舞蹈操和跆搏操等特色阳光体育大课间、开展名家名师进校园、戏剧进校园、精彩列五人、戏剧节、文学节、艺术节、体育活动月等活动。学校还成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团,参与学校管理;组织研学旅行、志愿者服务、成人宣誓、国旗下演讲、中国艺术节、运动会、辩论会、英语演讲、青年党校等学生活动;成立蓝叶志愿者协会、模拟联合国社、川剧社、列五广播站、列五电视台、心理协会、创拓社等30多个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知名校友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校长
相关事件
2025年9月,成都市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首批参与试点的学校共8所,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位列其中。2025年秋季学期,该校初一年级总共招收了20个班,其中9班、11班设置为贯通改革试点班。两个“贯通班”共90名学生。为了探索这一全新的育人模式,该校专门组建了高初中贯通式培养联合教研组,并配备了一支特殊的师资队伍——在这两个“贯通班”里,2/3的老师都有高中教学经历。试点班级除了学段贯通以外,课程贯通、素养贯通也是改革重点。在课程贯通方面,试点班级在国家规定学制、课程和教材基础上,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构建具有整体性、衔接性、整合性、选择性、独特性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纵向整合、层层递进,横向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融合。素养贯通,则是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习能力、情感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学阶段重点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素养和人格素养”,促进学生能力素养逐级进阶。
参考资料 >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5“蓉漂人才荟”教师招聘.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成都市教育局.2025-10-29
成都百年名校寻访|列五中学.成都市教育局.2025-10-29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爱企查.2025-10-29
赓续薪火砺新程 公勇诚朴启华章 —— 成都列五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期开学典礼纪实.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公 勇 诚 朴——成都列五中学校训.中国高校之窗.2025-10-29
古典范儿、流行范儿、民谣范儿……这些成都校歌,你最喜欢哪个?.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成都百年名校寻访|列五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0年高中招生咨询问答.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除了四七九 成都还有哪些优质公立高中?.新浪四川.2025-10-29
四川省特级教师吴光平.成华区智慧教育云平台.2025-10-29
省特级教师杨新建.成华区智慧教育云平台.2025-10-29
修己安人,琢玉成器|列五中学高2022级(新高一)教师团队介绍.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大胆创新探路人 敬业爱岗铸师魂.凤凰网.2025-10-29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5年初升高招生咨询公告.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成都列五中学2016年高考再创辉煌.新浪四川.2025-10-29
成都校园足球队喜获冠军 载誉归来.四川经济在线.2025-10-29
列五川剧舞蹈《霓裳戏韵》喜获成都市一等奖.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第十届中小学生戏曲艺术成果展演活动获奖结果的公示.成都市教育局.2025-10-29
列五中学舞蹈团在成都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佳绩.四川文明网.2025-10-29
艺韵流芳 美育深耕——列五中学艺术教育成果闪耀绽放.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列五中学庆祝建校115周年办学情况公告(十九)|我校教师在2019年成都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暨“课堂大比武”活动中获佳绩.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列五中学语文组教师李讷荣获成都市赛课一等奖.新浪四川.2025-10-29
喜报!我校物理组教师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大赛一等奖.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列五解读】列五中学"图腾":校徽、校旗、校歌.微信公众平台.2025-10-29
成都试点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首批8所学校试点.新华网四川频道.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