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如何从1982年计算站崛起为新疆IT教育龙头?
你知道吗?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该校的二级学院,源头可追溯到1982年8月1日成立的新疆八一农学院计算站——那是新疆早期拥有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第二所高校,堪称区域科技教育的先驱!2003年正式更名后,学院前身实为1981年创建的原计算中心,当年学校自筹资金订购DJS-131小型计算机系统,1985年又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引进Micro VAXⅡ超级小型机和LF/1650分布式计算机,一举将机房设施和计算机装备推至新疆高校顶尖水平。自此,学院紧抓机遇,飞速扩张。
概述
如今,学院已打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大本科专业,1997年起招收信息管理专业学生,2000年扩展至电子信息,2001年开设计算机科学,2012年新增物联网工程,2022年9月更重磅推出人工智能专业——紧跟科技浪潮!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师43人,教授及副高以上职称12人,在校学生达1116人。已培养5届本科毕业生680余人和4届专科生380余人,众多学子在疆内外各行各业成为核心骨干,实力见证。
教学之外,学院积极投身科研与社会服务,例如开发“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系统”,被自治区人事厅推广至47个部委厅局使用;1986至1997年间,承担新疆成人高考、普通高考和高中会考的数据处理,甚至直接参与高考录取招生工作,为新疆教育信息化奠定基石。近期,更中标“自治区招生办公室高考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彰显技术权威。
近三年,学院申请教研科研项目20项,获经费104万,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填补新疆农大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空白。发表论文58篇;2篇获新疆高校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篇获大学教育论坛一等奖。教师主编教材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1999年还斩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集体三等奖和个人三等奖2人。
2000年7月,学院与北京大学签约设立现代远程教育乌鲁木齐学习中心,负责管理工作,配备专用设备接收课件和提供点播服务。自2001年招生以来,开设6个专业,2005年迎来首届毕业生,成果斐然。
1997年校园网一期工程完工后,2002年国家西部高校校园网建设项目中,学院再迎突破,网络系统结构和管理基础设施达新疆一流,2006年1月通过专家组验收。
学院秉承“祖国,荣誉,责任!”院训,通过多样化的思想道德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刻塑造师生心灵与人格。
专业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育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和计算机科技应用能力,精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在管理部门、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及教育机构从事系统开发、管理与教学的高级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学生学习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组织及计算机技术,掌握信息系统设计方法,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应具备:
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现代理论;
2 .精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技术;
3 .拥有信息组织、检索、分析和开发利用技能;
4 .追踪专业动态,获取新知识;
5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6 .熟练运用外语,阅读外文资料。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经济学
四、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系统工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IT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网站设计与管理、3S技术及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共37周,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计算机基础训练、生物信息学收集与整理、电子工艺实习、工程训练、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创新技能培养、毕业论文(设计)和公益劳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计算机领域科学素养扎实、掌握系统理论与方法,能运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事教学、软件研发、信息处理及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应用训练,具备软硬件研发能力。毕业生应获得:
1 .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熟悉计算机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3 .具有研发计算机软硬件的核心能力;
4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获取新知识;
5 .具备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6 .熟练运用外语,阅读外文文献。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相关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主干课程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方法、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概论、网络程序设计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共37周,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计算机基础训练、电子工艺生产实习、工程训练、应用软件课程设计、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创新与创业技能培养、毕业论文(设计)和公益劳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聚焦电子信息科技,培养掌握现代电子信息系统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德育、文化、业务和能力素质。
二、业务培养要求
注重知识更新、问题解决、应用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复变函数、C++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单片机原理、DSP应用技术、嵌入式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程控技术、高频电路、通信原理等。就业方向与深造:本专业强调完整知识结构,学生数理基础坚实,专业知识深厚,了解学科新成就,具备应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或深造。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共37周,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计算机基础训练、生物信息学收集与整理、电子工艺实习、工程训练、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创新技能培养、毕业论文(设计)和公益劳动。
参考资料 >
想加入这场科技革命?立即探索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更多专业详情和招生信息,开启你的IT精英之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