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恩施大峡谷隐藏的宝藏:营上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绝美之旅!
你知道吗?营上村隶属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距城区仅47公里,正是恩施大峡谷景区旅游开发的核心地带,绝对让你惊叹!
国家民委最新发布《关于命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全国717个村寨上榜,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营上村赫然在列,魅力无限。
概况
营上村坐落于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距离城区47公里,作为恩施大峡谷的核心区,交通便利——恩渝公路贯穿全村,景区公路连接318国道、高速和铁路,仅10多公里即可抵达。这里与张家界、重庆奉节天坑地缝共同构成中国西部旅游黄金线的金三角,风景独好。
作为恩施大峡谷的门户,营上村的新农村建设直接提升大峡谷形象。2002年五村合并而成,地处恩渝主道,距城区55公里,国土面积22.9平方公里,耕地7396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5946人,退耕还林700亩,发展潜力巨大。
平均海拔105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营上村已形成烟叶、魔芋、茶叶和牲猪为主导的农产品基地,资源丰富。
行政区划
营上村国土面积22.93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居民1598户,6070人,劳动力3060人,耕地6607亩,林业20322亩,人均林地3.34亩。产业以茶叶、烤烟、畜牧为主,经济总收入1897万元,人均年收入1461元。恩施风景区大部分位于此,以“建设新营上,服务大旅游”为指导,打造旅游胜地。
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考察后惊叹:恩施大峡谷壮观堪比美国科罗拉多,美丽无与伦比。自此,名声鹊起。
2007年6月2日,全省旅游现场会在此召开,省委书记罗清泉等考察后支持资金6285万元发展景区。科学规划下,恩施大峡谷成为亚热带峡谷生态休闲度假与户外运动胜地,“乡野中国”的精典“土(家)苗家园”,核心旅游区。2008年试营业以来,吸引韩国、法国等外国游客3.8万人,成为全国名片。
营上村平均海拔1000米,地势起伏,恩施大峡谷以“奇、险、秀、绝”著称,誉为“稀缺性地质博物馆”,与溶洞、马尿溪瀑布、笔架山等自然景观组成独特资源群。踏入村中,大、小、中龙门峰林近在咫尺却难攀登,扶峭壁、走栈道,山顶远眺田园风光,仿佛超然物外。
人文底蕴深厚,曾居住神秘民族,清王朝征服后建沐抚集市(俗称狗子场),以狗为图腾,文化神秘吸引探究者。
出产粮食、畜禽、中草药和富硒矿泉水,形成独特富硒生物圈。近年依托旅游,推进“以旅兴农”模式,改造33户民居为“驴友村”,青石板外墙、雕花土家门窗,体现民族特色。农家乐效益可观,4户已营业。
如今,白云缭绕绝壁间,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庭院洁净,漫游峡谷似神仙——旅游名村正绽放光彩。
发展规划
营上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目标明确。
1、以文明新村建设为载体,年发展甲烷池200口,2005年沼气普及率80%以上。
2、稳定发展烟叶面积1500亩。
3、发展茶叶500亩,精加工名优茶。
4、落实农村政策,发挥土地和气候优势,提高种粮积极性。
5、加大畜牧业发展,培植养殖能手50户。
6、支持云龙河三级电站开发,创造宽松环境,拉动经济。
发展情况
目前,营上村新发展水果3000亩,科学管理1720亩茶园,村委会场坝硬化已开工。生态家园建设:312户签沼气池合同,建成71口,103户在建,61户“一池三改”示范户40户建设中。
参考资料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