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砍樵
来源:互联网

《刘海砍樵》是湖南花鼓戏中的名篇,传说成型于北宋时期,诞生于沅江之滨,今湖南省常德市。

该戏剧内容讲述了孝子刘海与狐狸精九妹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部名剧中展现了勤劳、孝顺等美德和追求忠贞爱情、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随着花鼓戏《刘海砍樵》不断被演绎和传唱,这故事与内涵也为全国不少观众所熟悉。

2006年,“刘海砍樵传说”被列入第一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地湖南省常德市。

文艺演出

1952年,《刘海砍樵》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获得二等奖,饰刘海的何冬保和饰胡秀英的萧重均获演员三等奖

花鼓戏在解放前被污为“淫戏”,为此,官方不准花鼓戏到剧院演出。抗战胜利那年,从小就喜欢唱地花鼓的何冬保搞了一个叫“胜利班”的草台班子,在西洞庭湖一带唱戏。“我们‘胜利班’1946年夏初进入长沙市,唱了3个月才站住脚。1948年,我们戏班攒了一些钱,就在中山西路盖了一个简陋的戏园,取名‘民众乐园’。”何冬保嫡传弟子、湖南省曲艺团团长李迪辉至今还记得何冬保当年说的这段话。所以,每每与人谈起花鼓戏时,李迪辉就会说:“主要搭帮何冬保第一次将花鼓戏登上了大雅之堂该戏种才‘翻身’”。据何冬保的儿子何治国回忆,1951年10月的一个晚上,何冬保等突然接到通知要演一出传统的花鼓戏给一位“重要人物”看。这位“重要人物”就是听花鼓戏长大的益阳市人周扬,......在第二天召开的座谈会上,周扬明确指出《刘海砍樵》这个戏很好,是一出美丽的神话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戏或鬼戏。而且艺术水平很高,如最后刘海托着胡秀英下场的动作,就可以与西洋芭蕾舞中的“托举”媲美。周扬看戏之后,陈北方对《刘海砍樵》演出本作了文字上的大量加工,增加了一些优美的唱词。接着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署名何冬保、北方整理的《刘海砍樵》单行本

戏曲观摩

1952年10月9日,《刘海砍樵》剧组被邀请到北京怀仁堂向中央首长作汇报演出。何治国介绍说,父亲曾详细地向他讲述了当年演出的情形:“我和萧重珪的《刘海砍樵》排在最后……我一出场,便看见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那时,我心里无比激动,唱得更来劲了……演出结束后,我们去餐厅吃饭。这个时候,周总理过来了,他和我们一一握过手,还说,主席是年轻的时候看过花鼓戏的,他讲现在改进了,很好!今天,主席在看花鼓戏的时候,还哼了几句呢!’我当时听了周总理这一番话后,半天都没能说出话来。”1956年10月1日,何冬保被邀赴京参加国庆大典。大典前,毛泽东、周恩来等接见了观礼代表。在毛主席身边的周总理微笑着指着何冬保介绍道:“这就是湖南省的刘海哥”。

作品评价

到1979年,《刘海砍樵》已被湖南人民出版社印刷达33次之多,印数达到30多万册,这在今天也是相当可观的发行量了。

作品内容

参考资料 >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双送粮》片段亮相央视.m.toutiao.com.2022-06-20

浅析《常德刘海砍樵传说》的传承突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2-01

【戏曲动漫】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好韵味!.国家公共文化云.2024-02-01

刘海砍樵.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4-02-05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